汉魏六朝小说简史唐代小说简史(古代小说断代简史丛书)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文学理论,文学评论与研究,小说,
品牌: 侯忠义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页码:204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203052680
·条形码:9787203052685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古代小说断代简史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汉魏六朝小说简史唐代小说简史》从文学的角度,根据古今结合的原则,确定举凡具备一定情节和艺术趣味的创作性叙事故事,均可视作小说作品。但史传与诸子书中的叙事性作品,以及寓言、叙事散文等,均不在我们的介绍之列。唐以前的小主,都是用文言写成的,故也可称作文言小说,是属于中国小说史上孕育期的作品,还不能算作成熟的小说,更不能用今天的小说标准去衡量、评价它们。关于文言小说的界定,向有歧义。
唐以前的小说,从内容和体裁上可分为志怪、轶事两类。所谓志怪,即记鬼神怪异之事;所谓轶事,即记人物言行、轶事遗闻。这两类体裁的小说,在《汉书·艺文志》十五种小说中,就已具备。因此,我们这本小书,就是从汉代开始介绍我国的小说,但其中有的小说肯定是汉以前的作品。
编辑推荐《汉魏六朝小说简史唐代小说简史》内容为:唐以前的小说,从内容和体裁上可分为志怪、轶事两类。所谓志怪,即记鬼神怪异之事;所谓轶事,即记人物言行、轶事遗闻。这两类体裁的小说,在《汉书·艺文志》十五种小说中,就已具备。因此,我们这本小书,就是从汉代开始介绍我国的小说,但其中有的小说肯定是汉以前的作品。
从先秦两汉到魏晋六朝,无论志怪小说或轶事小说,都在不断成熟和进步。总结其经验,了解其过程,对认识我国小说的发展是极其必要的,对认识魏晋南北朝小说与通俗小说,古代戏曲等的关系和影响也是极其必要的。
目录
绪言
第一编 汉代小说
一 汉代的小说概念
二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
三 汉代的志怪小说
四 汉代的轶事小说
第二编 魏晋志怪小说
一 魏晋志怪小说的兴盛
二 魏晋志怪小说的内容
(一)记怪类小说
(二)博物类小说
(三)神仙类小说
三 魏晋志怪小说的思想艺术及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编 魏晋轶事小说
一 魏晋轶事小说的兴盛
二 魏晋轶事小说的内容
(一)笑话类小说
(二)琐言类小说
(三)轶事类小说
三 魏晋轶事小说的思想艺术及后世的影响
第四编 南北朝志怪小说
一 南北朝志怪小说的发展
二 南北朝志怪小说的内容
(一)记怪类小说
(二)博物类小说
(三)神仙类小说
三 南北朝志怪小说思想艺术及对后世的影响
第五编 南北朝轶事小说
一 南北朝轶事小说的成就
二 南北朝轶事小说的内容
(一)笑话类小说
(二)琐言类小说
(三)轶事类小说
三 南北朝轶事小说的地位与影响
主要参考书目
绪言
第一编 唐代传奇小说
一 唐代传奇小说的兴盛
二 唐代传奇小说的内容
(一)神怪类小说
(二)世情类小说
(三)历史(政治)类小说
(四)传奇集
三 唐代传奇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编 唐代志怪小说
一 唐代志怪小说的概况
二 唐代志怪小说的内容
(一)记怪类小说
(二)博物类小说
(三)神仙类小说
三 唐代志怪小说的地位和影响
第三编 唐代轶事小说
一 唐代轶事小说的发展
二 唐代轶事小说的内容
(一)轶事类小说
(二)琐言类小说
(三)笑话类小说
三 唐代轶事小说思想艺术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第四编 唐代话本小说
一 唐代话本小说的产生
二 唐代话本小说的内容
(一)神怪类小说
(二)世情类小说
(三)历史类小说
三 唐代话本小说的艺术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主要参考书目
……[看更多目录]
文摘柳毅传
《柳毅传》,《太平广记》题作《柳毅》,无“传”字;《类说》题《洞庭灵姻传》。作者李朝威,生平失载,约为中唐时人。《柳毅传》原是流行的民间故事,经作者敷衍加工而成。在它产生和出现以后,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和赞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小说以神仙为题材,用幻想的形式,反映了现实的问题。如:抨击包办婚姻,歌颂自由恋爱,对广大妇女的不合理婚姻以及悲惨命运,表示了极大的关怀和同情。小说自始至终围绕着龙女的不幸遭遇和争取真挚爱情这个中心线索,展开矛盾冲突。
作品的内容是写在高宗时,落第书生柳毅,家住湘滨,归途中访友,在泾阳(今陕西泾县东南)遇牧羊龙女,龙女是被丈夫泾川龙王次子所厌弃,并遭公婆虐待,被罚至此的。柳毅出于义愤,答应给她父亲洞庭龙王送信。龙女得叔父钱塘君相救,杀婿归家,欲嫁毅,遭毅拒绝,后柳毅徙家金陵,娶范阳卢氏女,即龙女所化。终于结为夫妻。后归洞庭,最终仙去。
小说写龙女在夫家受到丈夫的欺凌和公婆的迫害,正是古代一般妇女所常有的遭遇和痛苦;是在夫权和家长制的压迫下千万妇女不幸命运的写照。小说中的喜剧结尾,让柳毅和龙女结成幸福婚姻,是作者理想和愿望的体现,是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柳毅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他为不幸的龙女到洞庭君那里传信,是出于对龙女的同情和对泾阳君的义愤,没有私心,不求报答,故当钱塘君杀死泾阳君次子,要把龙女嫁给他时,他加以拒绝,正气凛然,赢得了龙女的爱情。柳毅正直无私、扶危济困的性格和高尚品质,正是对现实中追求功名利禄、趋炎附势的知识分子的批判。小说的主题,正是通过柳毅的形象完成的。其他人物性格,如洞庭君的忠厚、仁义和疾恶如仇,钱塘君的暴烈、正直和勇于改过,以及龙女的热情、坚定和执著,都是鲜明的。《柳毅传》正是把灵怪、侠义、爱情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成功的作品。
《柳毅传》不仅对人物性格描写突出,而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曲折有致,让人始终关心龙女和柳毅的命运。它注意心理刻画,特别把柳毅对龙女的心理变化,始则同情,继则爱怜,终则爱慕的感情,层层写来,极为出色。小说善于用环境来衬托人物,如用龙宫的富贵来衬托柳毅的清高,就是明显的例子。《柳毅传》是传奇的成功之作。
《柳毅传》的成就,颇影响后人。如唐孙揆的《灵应传》,就是取《柳毅传》中事,又稍变异之。又元代高仲贤杂剧《柳毅传记》、明代黄说仲《龙箫记》,均据《柳毅传》敷演而成。
枕中记
《枕中记》是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