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文学理论,综合,
品牌: 张岂之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475 页
·出版日期:2001年
·ISBN:7040088959
·条形码:9787040088953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 国家级重点教材。全套书共六卷。《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为第五卷:晚清民国卷,叙述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民国终结共110年的中国历史。本卷以重大历史事件及所引起的社会与经济变动、文化教育和科技发展等情况划分章节,展现晚清至民国时期社会转型的全貌,注重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和人物活动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与特点,克服了以往同类教材偏重于以阶级斗争为主线来描述历史事件的局限,并在体例上有所创新。
作者简介张岂之
[编辑本段]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中国思想文化史专家。江苏南通人,生于1927年11月。1988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89年10月荣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988年12月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博士生指导教师。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考入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读研究生。1951年在重庆教育学院任教。1952年在西北大学从事教学工作,1980年晋升为教授,198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曾任西北大学历史系主任(1978年8月至1984年9月),西北大学副校长(1983年9月至1985年5月),西北大学校长(1985年4月至1991年8月)。现任西北大学名誉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
张岂之长期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50-60年代,他协助侯外庐先生整理《中国思想通史》1-2卷,后来又同侯外庐、邱汉生共同主编了《宋明理学史》,成为史学界著名的侯外庐学派的领军人物。80年代中期以来,他主编的著作有:《中国思想史》、《中国思想学说史》、《中国历史大辞典·思想史卷》、《中国儒学思想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近代伦理思想的变迁》、《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以及《陕西通史·思想史卷》、《中国历史》(六卷本)。自著有《顾炎武》、《儒学、理学、实学、新学》、《春鸟集》、《中华人文精神》。并主编《华夏文化》杂志。1997年张岂之教授主编的《中国思想史》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999年9月张岂之教授参与主编的《宋明理学史》荣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1999年12月张岂之教授参与主编的《宋明理学史》。荣获首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荣誉奖。
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历史学科组成员、国家教育部古籍管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陕西省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省高校研究生教育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科技史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兼职研究员或教授、陕西省政府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等。
现任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编辑推荐《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可作为高等学校历史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其他专业选用和社会读者阅读。
目录
晚清篇
第一章 清王朝被迫开放
第一节 19世纪前期的中国与世界
一、清王朝的衰落
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觊觎中国
三、中外贸易与鸦片走私
第二节 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端
一、正义的禁烟运动
二、鸦片战争与中国军民奋勇抗英
三、不平等条约与社会半殖民地化的开端
四、新思潮的兴起
第三节 旧式农民战争的新使命
一、社会矛盾的激化
二、太平天国起义
三、太平天国的各项制度
四、领导集团的腐化与天京悲剧
五、《资政新篇》提出新的历史使命
第二章 学西方图自强的洋务运动
第一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修约活动与发动战争
二、英法扩大战争,俄国趁火打劫
三、清廷政变及其政策调整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起
一、练兵制器
二、“先军工、后民用”的近代化模式
三、军工企业带动民用企业的发展
四、创建海军与筹设海防
第三节 民族资本的产生
一、民族资本的早年
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诞生
三、封建军事资本主义的雏形
第四节 兴学育才——洋务运动的深化-
一、洋务学堂的设立
二、派遣幼童赴美留学
三、官费生徒赴欧洲留学与考察
第五节 近代外交关系的建立
一、近代外事机构与体制的构建
二、走向世界的出访活动
三、驻外使领馆的设立
第三章 民族危机与民族觉醒
第一节 从边疆危机到中法战争
一、同光年间的边疆危机
二、中法战争
第二节 甲午战争与瓜分狂潮
一、日本发动侵略战争
二、《马关条约》及其危害
三、“公车上书”与反割台斗争
四、瓜分狂潮的形成
第三节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民族觉醒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二、洋务运动的新动向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早期活动
四、改良思潮与维新运动的兴起
第四节 戊戌变法运动
一、维新运动的高涨
二、光绪皇帝亲政与百日维新
三、变法运动的失败及其历史意义
第四章 庚子国难与清王朝的最后改革
第一节 各地教案与义和团运动
一、反教会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二、义和团的成分、组织和口号
三、八国联军入侵与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四、《辛丑条约》与半殖民地的确立
第二节 从新政至预备立宪时期的政体改革
一、光绪末年的新政改革
二、预备立宪政体改革的序曲
三、预备立宪时期的各项改革
第三节 列强侵华的新形势与人民的抗争
一、列强掠夺中国的铁路、矿山
二、日俄战争与英国入侵西藏
三、人民大众的新灾难
四、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五章 清王朝的覆亡
第一节 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
一、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二、中国资产阶级的成熟和商会的涌现
第二节 民主革命与立宪运动的高涨
一、民主革命思潮的勃兴
二、同盟会的成立及其纲领
三、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论战
第三节 清王朝的末日
一、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
二、立宪派的三次请愿活动
三、收回矿权、路权与保路运动
第四节 武昌起义与清帝退位
一、武昌起义
二、袁世凯东山再起与南北议和
三、袁世凯逼宫与清帝退位
四、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第六章 晚清社会风貌
第一节 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一、开埠通商与城市近代化
二、物质生活的新变化
三、晚清婚姻家庭与习俗的变革
第二节 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
一、少数民族的分布状况
二、少数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形态
三、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变化与发展
第三节 晚清时期的灾害与荒政
一、持续不绝的灾荒
二、灾荒的严重影响
三、救灾与防治
第七章 学术思想及其成果
第一节 进化论的传人
第二节 史学成就
一、当代史研究的兴起
二、边疆史地与世界史地研究的兴盛
三、史学研究的新局面
第三节 文学艺术
一、诗与散文的繁荣
二、晚清小说与此间外国小说的翻译
三、白话文与拼音的提倡
四、戏剧、音乐、电影艺术的改良与引进
第四节 近代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发展
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端
二、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确立
三、近代建筑的传入与发展
民国篇
第八章 北京政府时期
第一节 中华民国建立
一、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二、清帝逊位与政权北移
三、国会变异与内阁更叠
四、独裁统治与帝制灭亡
第二节 军阀政治演变
一、军阀割据大势
二、新旧约法之争与府院之争
三、军阀政治与社会动荡
四、弱势外交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初创与国民革命勃兴
一、中国共产党建立
二、民众运动掀起高潮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
四、黄埔军校与平定商团叛乱
五、五卅运动与全社会动员
第四节 南方国民政府分立
一、广州国民政府建成
二、北伐战争
三、南方民众运动的勃兴
四、武汉国民政府成立
五、内争与反共事件
六、武汉国民政府危机
第五节 经济与社会变迁
一、夹缝中的财政体制
二、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三、东部城市巨变
四、农村社会的变动
……
第九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
第十章 八年抗战
第十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终结
晚清篇大事记
民国篇大事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20世纪初,梁启超、章太炎等人提出要撰着一种新的中国通史,并探讨了这种通史的体例和方法。此后,相继出现了夏曾佑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刘师培的《中国历史教科书》、钱穆的《国史大纲》、范文澜的《中国通史》、郭沫若的《中国史稿》、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等代表性著作。这些通史之作各有特点,为中国史学研究和史学教学作出了贡献。
1994年初,国家教委(现教育部)高教司提出重新编写中国历史教材的任务,并指出教材建设是面向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内容、方法改革中的重要一环。高教司要求我们:(1)将中国历史的研究成果系统而精练地吸收进新的教材中。几十年来关于专题史的研究已经出现了不少科学成果;在断代史方面有许多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和专著出版,考古学方面也有很多发现。所有这些均需在新编的中国历史教材中得到反映。(2)时代和读者对中国历史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科学理解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吸取历史的经验。(3)原有通史之作在体例上存在一些不足,新的中国历史教材有可能探索出一种将学术性与可读性熔于一炉的编著体例新的中国历史教材编写的目的有三:(1)向大学生、特别是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介绍中国历史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过程。(2)向大学生和研究生介绍中国历史上关于国家行政制度、社会管理、经济管理、文化政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揭示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与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3)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深化并探索文科教材的编着方法。
新的中国历史教材在写法上力求遵循以下六条原则:(1)朝代更替和历史事件相结合:将历史发展的脉络大体叙述清楚,为此可使用适当的图表。(2)制度与人物活动相结合:既叙事又记人,记人侧重在政治、制度、管理以及科学文化方面有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3)文化与社会生活相结合:通过文化反映每一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4)注重中国历史重要内容的前后关系,做到前后呼应。
文摘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