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十讲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作品集,综合,
品牌: 韩唐
基本信息·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页码:298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80699467X
·条形码:9787806994672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三国之所以引人入胜,最重要的在于三国不仅是三国群英们的三国,而是全中国人的三国,中国人集体参与了对三国的创造和改版,从而最终将一段历史变成了一门文化。三国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将三国历史当成中国文化思想的一个出口。
第一讲 分分合合背后的历史玄机;
第二讲 王霸之道与纵横之术的较量;
第三讲 冲突与整合:新君与旧臣之间;
第四讲 过渡性政府与权力资源重组;
第五讲 人才观与乱世生存伦理的多元化;
第六讲 武将与文臣的离合向背;
第七讲 军事问题的政治化;
第八讲 三国群英与群英三国;
第九讲 “三”中无“一”的历史迷题;
第十讲 三国历史资源与中国思想的出口。
媒体推荐书评
从文学上《三国演义》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富,从思想上《三国十讲》使三国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政治时期,而是变成中国古代思想智慧的一个宝库。
编辑推荐从文学上《三国演义》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富,从思想上本书使三国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政治时期,而是变成中国古代思想智慧的一个宝库。
本书从历史及时间纬度上,从十个方面对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等这些著名的三国人物及火烧赤壁、七擒孟获、捉放曹、凤仪亭等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进行了重新解读及认识,提出了一些能供读者借鉴的见解。
目录
第一讲 分分合合背后的历史玄机
天数茫茫不可逃/003
“内重外轻”与“内轻外重”/010
历史的三岔路口/018
兄弟阋于墙——分与合的时势选择/025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楚汉相争的"怪胎"?
历史上为什么会有一一个三国时代?
什么事情发生都要有个缘由,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更是如此。然而,很多读者、三国迷们,在读三国、谈三国的时候,只关心里面的人物和精彩场面了,对三国为什么会出现反而没有考虑过。
人们对三国历史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小说《三国演义》,无论那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所以,《三国演义》中的历史观,也多多少少影响了读者对三国历史的认识。而《三国演义》里面,有一些可以称之为"导读"的言语,这些言语影响了人们对三国时期历史状况的看法。
其中最为著名的,自然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语"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另外还有《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中,在全书最末的一首古体诗里所阐述的观点--"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这两段话,都突出了一个话题。那就是冥冥之中存在着一个左右历史发展的力量,就是所谓"天下大势"或者说"天数"。
这种思路其实并不由《三国演义》所创始,早在《三国演义》问世之前.在元朝中后期的元英宗时代,就有一部演义色彩很浓重的《三国志平话》,这部书里面对三国鼎 立局面的出现作了一番十分富有传奇性的解释。后来,这段传奇性的解释 被明朝的通俗小说家冯梦龙收集进了他编著的《喻世明言》:
东汉末年,有一位叫做司马貌的 书生,一夜他突然梦游地府,遇上当年汉高祖时期的一些英雄豪杰在喊冤叫屈,其中有项羽、韩信、彭越、英布等,他们或告刘邦两面三刀,或告吕后心狠手辣,或告刘邦吕后二人使用心机谋害功臣,司马貌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地府阎王三百年问都无法审判清楚的这一段公案安排得井井有条,他判决的办法是,让曾经受到刘邦和吕后欺压杀害的人都转世投胎,去分裂汉代的江山各据一方,而刘邦和吕后则投胎成为汉代的末代皇帝汉献帝和其妻子伏皇后,受这些转世大臣与英雄的欺压凌辱,以偿还其前世的罪孽,而司马貌因为在阴间断此大案有功,又被玉帝封赏投胎成为司马懿,再次料理这些前世冤家之间的争战,将天下重新归拢统,结束三国纷争的局面。
这种解释,是把三国时期彼此争斗征战的历史解释成为前世冤孽所种下的因果报应,三国不过是楚汉相争时期的那些英雄豪杰谋士武将们向刘邦吕后夫妇讨还血债的舞台,争战厮杀中枉死的将士也不过是他们为了报前世冤仇的筹码。有人认为,司马貌断狱的这个故事对三国历史的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