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衍生工具与风险管理(Credit Derivatives: An Innovative Risk Management Instrument)
分類: 图书,经济,金融投资,金融市场与管理,
品牌: 尹灼著
基本信息·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页码:36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80190494X
·条形码:9787801904942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Credit Derivatives: An Innovative Risk Management Instrument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提高中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是当前金融改革的核心任务,金融改革所面临的困境是:如何构建金融体系的市场化运行环境,有效提高银行信贷资产管理。本书以”信贷资产管理”为中心,结合”风险管理”和“金融创新”在金融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在实务方面的创新操作技术,从基本理论文献的输理,技术方法、银行内部管理框架和外部市场环境等多个层次进行全面而卓有成效的研究。全书分为三部分:首先.利用归纳法将中外历史经验高度压缩,概括出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技术演进框架.在这一框架中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国银行体系进行相互比较.进而在实证研究与应用性研究阶段.以技术视角观察各种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实际效果.并分析基于信用衍生工具的信贷资产管理技术创新对于解决问题的诸多有利因素和现实可行性.从而通过管理技术创新改善银行信贷资产管理约束环境,通过建立相应的风险转移机制提高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能力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增进以银行为主体的整个金融体系效率。
作者简介尹灼,1970年出生,天津人。1991、1998和2004年先后在辽宁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获得经济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2003-2004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英国兰开斯特大学进行“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管理”项目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基于信用衍生工具的银行业信贷资产管理》被评为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毕业论文。
1991年加入中国农业银行,长期从事银行系统外汇业务风险控制和外汇资金管理工作,有丰富的银行运营系统管理与操作风险控制实践经验,具有多年境外学习、科研经历,研究领域涉及金融风险管理与金融创新、信用风险管理与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管理、结构化金融与信用衍生工具、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体系设计等。
媒体推荐书评
本书以信贷资产管理为中心,结合风险管理和金融创新在金融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在实务方面的创新操作技术,从基本理论文献的输理、技术方法、银行内部管理框架和外部市场环境等多个层次进行全面而卓有成效的研究。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导言:理解风险管理与金融创新
第一节研究背景
第二节研究方案
第三节全书的安排
第二章银行贷款的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企业融资结构之谜
第二节信贷悖论
第三节银行业结构性脆弱
第四节银行贷款的风险转移安排
第三章银行贷款组合管理方法:信用衍生产品和相关选择
第一节银行贷款组合特征
第二节贷款组合管理方法综论
第三节再论优化贷款组合条件
第四章信用风险一信用衍生工具估值框架
第一节信用风险度量技术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基本框架
第三节结论
附录违约风险的结构性模型:默顿模型
附录违约风险的密度模型及归纳形式运用
附录市场风险、企业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关系
第五章积极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管理
第一节重塑银行业:信贷资产组合管理
第二节信用衍生品应用分析:违约保护和组合管理
第三节信用风险市场化安排:信用衍生品结构
第四节基于信用衍生工具的积极信贷组合风险管理
第六章信用衍生品市场基础环境
第一节信用衍生品市场状况
第二节信用风险转移市场
第三节信用衍生工具与金融稳定性
第七章信用衍生工具应用:建立风险转移机制
第一节银行业信贷资产管理概貌
第二节理解信用衍生工具
第三节建立风险转移机制
第八章银行基金融体系结构设计
第一节银行基金融体系分析
第二节创新金融结构分析
第三节银行基金融结构调整方案
第九章情景分析:完善中国的银行基金融体系
第一节中国金融发展的约束环境
第二节金融改革困境
第三节基于信用衍生工具的银行业信贷资产管理
参考文献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前言:
提高中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是当前金融改革的核心任务,而金融改革所面临的困境是,如何构建金融体系的市场化运行环境,以有效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我们无从将中国银行业二十多年的发展与经历三四百年自然演进的欧美金融体系处处衔接,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金融业有可能利用后发性优势,从先行国家经历的诸多问题中获得启示,慎重地吸取经验,减少摸索时间,降低学习成本,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体系。
制定中国金融改革策略的出发点可以概括为如何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在变革与发展的时代,如何与时俱进,利用金融创新理念和技术推动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
(2)在金融结构调整和金融体系完善的进程中,如何扬长避短,发挥现有的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优势,缩短变革期,降低金融改革成本?
(3)在日益动荡的国际金融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如何迅速提升金融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构建有效率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目前,解决中国银行业信贷资产管理问题的一些实践做法或改革建议,大致可以归结为两类:一类是针对中国银行自身的公司治理机制,通过建立与激励相容的结构和完善信贷业务管理规则,降低放贷业务在经营和管理环节的各种操作性风险损失,如以公司制形式、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改变银行的内部管理特征;另一类是针对中国整体金融结构改革,通过发展资本市场的替代性基础金融产品,如以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来改变企业融资结构安排,进而改变银行放贷业务的外部经营风险特征。
分析这一政策框架,不难得出以下结论:这些措施的首要关注点都是解决中国问题,即在特定的经济转轨时期,中国的银行业如何通过改善组织、制度架构来降低经营风险和提高绩效。然而,关于“信贷资产管理”本身,其历史演进框架和技术特征,特别是作为管理技术所特有的创新性因素对中国信贷资产质量问题的形成和影响,政策研究或学术探讨却少有涉及,更不必说从技术角度,甚至用技术创新方法提供解决现实困境的可选择策略和低成本方案。由于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工作仅停留在外部制度层面,缺乏在技术性层面上的培育和系统构建,导致中国银行业管理信贷资产的技术特征与国际领先的行业做法存在巨大差距,而这种管理技术上的局限性也成为现阶段中国银行体系信贷资产管理低效和银行改革进程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