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力排行(2005)(中国上市公司排行分析丛书)

分類: 图书,管理,战略管理,并购与重组,
品牌: 上海世纪联融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页码:270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504937967
·条形码:9787504937964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上市公司排行分析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如果您是一位上市公司的老总,是不是很想了解同行业的发展状况呢?如果您是一位证券分析师,是不是很想得到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和实证分析呢?如果您是一位股民,是不是很想使投资得到更多的回报呢?向您推荐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排行分析丛书:《企业高管薪酬排行》、《企业竞争力排行》、《资产重组绩效排行》。
作者简介2001年春,世纪联融诞生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成立伊使,世纪联融便开创性提出整合咨询理念,并通过为中国企业提供卓有成效的咨询服务积极实践。
世纪联融依托上海交通大学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将“战略、资本、管理、激励”四要素贯通于企业运营中,以“管理咨询+投资银行”的模式为中国企业与政府提供最具价值的整合咨询服务。
世纪联融希望通过为顾客提供咨询服务,使顾客企业获得最具有价值的提升,在协助中国企业直面全球竞争的国际化进程中贡献我们最大的价值。
媒体推荐苏州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纪向群:
“世纪联融既是一家工作在管理实践第一线的咨询公司,也是一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智囊机构,他们编著的《中国上市排行分析丛书》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颇具权威性。”
中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董剑锋:
“一杯清茶,一张书桌,一段浏览,一分思考,一本权威实用的上市公司高管必读的图书……”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对2004年排行分析的回顾和总结
第二节 2005年竞争力排行的意义和创新
第二章 2005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排行及分析评价
第一节 2005年上市公司竞争力排行的指标基本情况
第二节 2005年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排行分析
第三节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分类排行
第四节 2005年上市公司单项竞争力50强排行
第五节 值得关注的上市公司
第三章 2005中国交通运输行业排行及分析评价
第一节 2005年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排行
第二节 2005年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单项竞争力排行
第三节 值得关注的上市公司
第四节 2004年交通运输业行业竞争力分析
第五节 交通运输业行业发展潜力
第四章 2005中国汽车行业排行及分析评价
第一节 2005年中国汽车业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排行
第二节 2005年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单项竞争力排行
第三节 值得关注的上市公司
第四节 2004年汽车行业竞争力分析
第五节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潜力
第五章 2005中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力排行及分析评价
第一节 2005中国钢铁业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排行
第二节 2005钢铁行业上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排行
第三节 值得关注的上市公司
第四节 2004年钢铁行业竞争力分析
第五节 钢铁行业发展潜力
第六章 2005中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力排行及分析评价
第一节 2005中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排行
第二节 2005年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单项竞争力排行
第三节 值得关注的上市化司
第四节 世界医药行业发展潜力分析
第五节 2004年中国医药行业竞争力分析
第六节 中国医药业发展潜力分析
第七章 2005中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竞争力排行及分析评价
第一节 2005年中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排行
第二节 2005年房地产业上市公司单项竞争力排行
第三节 值得关注的上市公司
第四节 2004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竞争力分析
第五节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第八章 2005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力排行及分析评价
第一节 2005年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排行
第二节 2005年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单项竞争力排行
第三节 值得关注的上市公司
第四节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现状及其目标取向
第五节 体制改革对电力产业的影响
第六节 中国电力产业竞争力分析
第九章 2005其他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力排行
第一节 2005年电子产业上市公司竞争力排行
第二节 2005年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竞争力排行
第三节 机械、设备、仪表产业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排行榜
第四节 批发和零售贸易产业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排行榜
第五节 纺织、服装、皮毛贸易产业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排行榜
第六节 食品、饮料产业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排行榜
第七节 综合类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排行榜
第十章 潜心修炼.努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致谢
……[看更多目录]
序言2004年,上海世纪联融企业咨询有限公司以排行榜的形式首度推出了《中国上市公司排行分析丛书》(包括《企业竞争力排行》、《资产重组绩效排行》和《企业高管薪酬排行》三部书),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时隔一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多位权威专家经过潜心研究和反复论证,将2005年版《中国上市公司排行分析丛书》奉献给社会。
我们编著2004年版丛书时,采用了经权威专家详细论证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模型,以严谨求实的研究态度,对汇集的经验数据反复论证,保证了丛书内容的权威性。2005年版丛书依然采用了2004年版的分析方法。排行榜的权威性主要来源于评测指标的选取。排行结果的不同,主要原因是评选机构选取指标的侧重方向不同,这种方向的差异,形成了相同企业在不同排行榜内的次序差异,另外,由于各个指标权重不同及加总方法不同,造成最终的排名顺序也存在差异。从理论上说,测评指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直接计量的指标;另一类是难以直接计量的指标,比如企业家精神。考虑到公平性和透明度,我们主要采取了一系列可以直接计量的指标建立测评体系。
文摘第二章 2005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排行及分析评价
截至2005年4月30日,在所有1382家上市公司中,除中科健、古井贡、ST大菲、深本实B、大众公用和ST金荔外,其余1376家上市公司均按规定披露了2004.年度财务报告。年报显示,上市公司总体业绩在2004年度出现了大幅飙升。数据显示,已披露年报的。1376家上市公司2004年共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4271.48亿元,同比增长31.33%,实现净利润1734.23亿元,同比增长31.07%,2004-年度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241元,比2003年的O.196元提高了22.9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比2003年的7.39%提高了1.61个百分点。2004年沪深两市每股收益超过0.50元的公司多达150家,其中有22家公司每股收益超过1元,比2003年17家增加了5家。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上市公司越来越重视对股东的投资回报,现金分红的比例进一步提高。1376家公司中共有759家公司提出了派现预案,拟派现总额为769亿元,加上2004年中期上市公司派现总额49亿元,上市公司2004年度派现总额为818亿元,占上市公司当年净利润的47.2%。而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4。年度发行股票筹资总额为654.亿元。年度派现总额首次超过融资总额。从行业分布来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钢铁、石化、化工、银行业是推动整个市场业绩上升的主要动力,5大行业对2004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净利润的贡献率高达70%。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以27%的贡献率位居各行业之首。这些行业正处于新一轮周期的景气阶段,有力地推动了上市公司业绩的提高。
本书按照世纪联融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竞争力综合值的计算方法,采用中国上市公司2004年度报告和以前年度报告中的有关数据,进行中国上市的竞争力排行计算和评价。本书的数据来源为截至2005年4月30日的所有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