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孝寺/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岭南文化知识书系)

分類: 图书,宗教与术数,佛教,组织与寺院,
品牌: 胡巧利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页码:136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218050638
·条形码:9787218050638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岭南文化知识书系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为岭南文化知识书系之一,介绍了岭南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为深广,规模最为宏大的寺院——寺庙光孝寺严谨的建筑结构,雄伟壮观的殿宇,以及众多的文物史迹。对于研究中印文化交流,中国佛教史、文化史、建筑史、以及广东地方史,都具有相当高的价值。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对岭南文化丰富内涵的发掘、整理和研究,虽已有《岭南文库》作为成果的载体,但《岭南文库》定位在学术层面,不负有普及职能,且由于编辑方针和体例所限,不能涵盖一些具体而微的岭南文化现象。要将广东建设成为文化大省,必须首先让广大群众对本土文化的内涵有所认识,因此有必要出版一套普及读物来承担这一任务。出版《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的初衷盖出于此。因此,《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可视作《岭南文库》的补充和延伸。
书系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选题广泛,覆盖面广,力求文字精炼,图文并茂,寓知识性于可读性之中,使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丛书。
编辑推荐本书为岭南文化知识书系之一,介绍了岭南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为深广,规模最为宏大的寺院——寺庙光孝寺严谨的建筑结构,雄伟壮观的殿宇,以及众多的文物史迹。对于研究中印文化交流,中国佛教史、文化史、建筑史、以及广东地方史,都具有相当高的价值。
目录
一、王府虞苑建佛寺
二、昙摩耶舍创大殿
三、求那跋陀罗建戒坛
四、智药三藏栽菩提
五、达摩祖师留圣迹
六、真谛译传摄论宗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八、义净三驻光孝寺
南北朝以后直到唐代,随着佛教的发展和兴盛,中国僧人中涌现出一批
学识修养较高的僧人。他们对佛教经典深入钻研,发现早期翻译的佛经有不
少质量比较差,翻译并不准确,影响对佛教基本教义的诠释,不利于佛法的
弘传。为了求得原汁原味的佛经教义,有志者决心亲自往佛教诞生地印度求
法,于是出现了西行求法运动。西行求法的道路与佛教东来的道路一样,也
分海陆两路。经海路往西天取经的僧人,大多就由广州乘船出发,或从海路
回国时由广州登陆。作为广州最大的佛教寺院,光孝寺因而不仅是域外高僧
东来弘法的第一站,也是那些前往“西天”(古印度)取经的中国佛门志士们
扬帆启程的“始发港”。在众多西行求法、与光孝寺结下不解之缘的中国高
僧中,最为著名的当推大译经家义净。
义净(635—713),俗家姓张,祖籍范阳(治所在今河北涿县),高祖时迁
到齐州(治所在今山东济南),所以史书多称他是齐州人。义净六七岁时在泰
山金舆谷的神通寺出家。由于他聪明勤奋,深得师父欢心,师父不仅教他学
习佛法,还教他学习儒家、道家的经典,义净因而成为一个学识广博的僧人
。义净年长后遍访名师,通览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各种经论,发觉有许多
佛经翻译得不够准确,于是决心向东晋法显、唐代玄奘学习,亲自远赴印度
求法。
义净西行求法,走的是海路,由广州出发,返回时又从广州登陆,中间
曾返回广州一次。这样,义净曾三次到广州,三次都在光孝寺停留。
P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