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学原理(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文学理论,综合,
品牌: 吴建民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码:438 页
·出版日期:2001年
·ISBN:702003781X
·条形码:9787020037810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的写作,参考借鉴了当今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成果,特别是对古代文论横向理论体系的研究成果,诸如李壮鹰的《中国诗学六论》、祁志祥的《中国古代文学原理》、陈良运的《中国诗学体系论》等,给我以极大启发。
本书的写作得到了江苏省教育厅的资助,解决了写作过程中所需的部分资金问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诗歌本质论
第一节 “诗言志”论
第二节 “诗缘情”论
第二章 诗歌创作过程论
第一节 物我双会、生命共感——创作发生论
第二节 惨谈经营、创构意象——艺术构思论
第三节 精雕苦琢、铸造生命——艺术表现论
第三章 构思想象论
第一节 神恩
第二节 妙悟
第三节 灵感
第四章 审美体验论
第一节 格物——审美体验之逻辑起点
第二节 味象——审美体验之基本方式
第三节 物化——审美体验这高峰状态
第四节 忠恕——审美体验之心理依据
第五章 创作动力论
第一节 创作动力与生命需求
第二节 “情动言形”说
第三节 “发愤著书”说
第四节 “不平则鸣”说
第五节 “自适”“自娱”说
第六节 “志”动力说
第六章 创作心态论
第一节 “虚静”心态
第二节 自由心态
第七章 诗法论
第一节 古人对诗法的基本态度
……
第八章 诗人论
第九章 诗歌作品论
第十章 诗歌审美特征论
第十一章 诗歌风格论
第十二章 诗歌功用论
第十三章 通变发展论
第十四章 诗歌鉴赏、批评论
后记
……[看更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