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论语

我读论语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哲学,中国哲学,先秦哲学,儒家哲学,孔子,
  品牌: 赵又春

基本信息·出版社:岳麓书社

·页码:439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806656618

·条形码:9787806656617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编辑推荐目前,有关《论语》的研究著作很多很多,而本书却大有不同,本书将《论语》按内容分类处理,能帮助一般读者实现了解《论语》全貌的愿望,对尚未把《论语》读熟的专门研究者,则能起“资料作用”。并且在原文后有一篇小“随笔”,或者说“札记”,夹述夹议,把对原文文字、语法的诠释,内容、义理的阐述,和对别人理解的批评,融为一体,帮助一般读者扫除文字障碍,直接了解原文,又读来轻松愉快,特别是,通过对于不同理解的辨析,能让读者不仅因为有所比较而对原文有更为准确深刻的领悟,还会因此得到启发,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

目录

一 《论语》中的孔子形象

(一)学生的赞誉和同时代人的评价

(二)孔子自况

1.道德修养方面

2.学问才能方面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这章大意很明白,只有两小点不好讲。一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

讲谁?有人说是丈人讲他自己,也有人认为是指责子路,“批林批孔”时期

,更有人说是批评孔子。从文章看,后一说自然不能成立。杨伯峻赞成第二

说,但未说明理由。钱穆认为,“据下文,丈人甚有礼貌,似不会邂逅子路

即予面斥”,所以主第一说。李泽厚回避了这问题。我同意钱先生,并且认

为丈人先说这样两句话,是为了表示:我年岁大了,腿脚不方便,很少走动

,眼睛也看不清了,所以不可能认识哪个人是你夫子。这既有抱歉的意思,

也给知道他是隐者的人留下一个悬念:他这是暗示他不是你夫子孔丘那样为

实现理想而到处奔走的人!因此,这“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必是后来人

们理解的那样,是批评人不劳动、没知识,而仅仅是指人老了,腿脚不便,

视力不佳。

二是最后“子路日”那一大段话是对谁说的?既然丈人已经“行矣”,

就不是对丈人说的了。可又明显不是自言自语。杨、李二位都不对此作出交

代,杨先生还把“子路日”译作“子路便道”,似乎这是子路承接着别人的

一番话而说的了;李先生的译文没有“便”字,可“子路说”接在“子路到

了,老人却已走开了”之后,则使得语气不连贯,说话无对象了。钱先生根

据前文有“见其二子焉”一句,就将“子路日”译作“子路和他的二儿子说

”,这倒不失为一种“交代”,但却只是一种猜测。我以为这段话从内容和

语气看,完全是孔子说的,并且是对丈人——隐者“欲洁其身而乱大伦”的

批评,所以,把它看作是子路返回到孔子身边,告知孔子丈人“行矣”之后

,孑L子对子路说的,更合事理逻辑一些。因此,我怀疑,这里的“子路日

”是否多了一个“路”字?自然,不管是谁说的,都不影响我们对孔子的了

解,因为即使是子路说的,也一定是孔子教他去向丈人说这番话的,也仍然

是孔子的意思。

这番话可说是对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作的注释。当今世界“礼崩

乐坏”,“天下无道”,非哪个人所能改变的,这一点,孔子十分清楚:“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因此他对洁身自好、避世隐居的隐士一点不敢轻视

,相反,很是尊敬。但这只是在理性认识层面上他和他们认同,在社会责任

感方面,在道义上、行动上,他就不同于他们了。他认为,“君子之仕也,

行其义也”,所以“不仕”是不行义的表现,而“

……[看更多书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