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高等院校文科和研究生教材)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大学,综合,
品牌: 刘健清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页码:380 页
·出版日期:1993年
·ISBN:7310006070
·条形码:978731000607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院校文科和研究生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以政治思潮为主线,以专题形式阐述近百余年来,中国主要的社会政治思潮起伏、交替、碰撞,及其对中国社会进程发生作用的历史。在写作上我们力图从政治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角度,对各种思潮作出简明、深入的分析,以有助于说明五四时期中国先进分子选择科学社会主义以及这一理论在中国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作者简介�
媒体推荐�
编辑推荐《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作为高等学校文科和研究生教材奉献给读者。
专业书评�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晚清地主阶级革新派的社会改革思想
第一节 清王朝的没落与经世致用之学的兴起
一 清王朝的没落与资本主义的入侵
二 经世致用之学的兴起
第二节 地主阶级革新派的社会改革思想
一 龚自珍的更法改制主张
二 林则徐的反侵略思想
三 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第二章 太平天国的农民革命思想
第一节 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理论
一 洪秀全反清思想的形成
二 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理论
三 洪秀全皇权主义思想评析
第二节 《天朝田亩制度》
一 《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 《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与空想性
第三节 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一 《资政新篇》的基本思想
二 《资政新篇》评析
第三章 洋务派与洋务思想
第一节 洋务运动与洋务派
一 洋务运动的兴起
二 洋务派代表人物
第二节 李鸿章 的“自强”“求富”
一 “自强”与“求富”
二 “力保和局”的外交思想
第三节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说
一 “中体西用”的思想源流
二 “中体西用”论的二重性
第四章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思潮
第一节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
一 早期改良派的产生
二 早期改良派的革新主张
第二节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一 康有为及其变法维新主张
二 康有为维新理论的思想渊源
三 康有为的大同思想
第三节 谭嗣同对纲常礼教的批判
一 反君主倡民权
二 反纲常礼教的自由平等思想
第四节 严复对西方思想的传播
一 严复的进化论与自由民主观
二 严复政治思想的局限性
第五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理论
第一节 革命民主主义思潮的勃兴
一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观
二 革命派同改良派的论战
第二节 孙中山的政治思想
一 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二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第三节章太炎的政治思想
一 由改良到革命
二 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第六章中国无政府主义
第一节 中国无政府主义的由来
一 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早期流传
二 早期无政府主义者的活动
第二节五四前后的中国无政府主义
一 五四前后无政府主义的传播
二 五四前后无政府主义的派别和基本观点
第三节中国无政府主义的瓦解
一 马克思主义者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
二 无政府主义的破产
第七章五四前后新旧思潮之激战
第一节 民初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分歧与封建复辟思潮
一 辛亥革命后革命派的思想分歧
二 封建复辟思潮
第二节 民主与科学新思潮
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二 民主与科学
三 打倒孔家店
第三节东西文化问题论战
一 守旧派文人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扑
二 东西文化问题论争的展开
三 科学与玄学论战
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节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一 十月革命前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社会条件
第二节十月革命与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
一 中国思想界对十月革命的最初反应
二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
第三节科学社会主义思潮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一 五四后的社会主义热潮
二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第四节科学社会主义与社会改良主义的论争
一“问题与主义”之争
二 社会主义论战
第九章 国家主义派、“联省自治”和“好政府”主义
第一节国家主义派的政治思想
一 国家主义派的产生,
二 国家主义派的政治主张
三 反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
第二节“联省自治”思潮
一 “联省自治”思潮的出现
二 地方军阀的“联省自治”
三 胡适、章太炎等人的“联省自治”
四 对“联省自治”思潮的批判
第三节胡适派的好政府主义
一“好政府”主义的提出
二 “好人政府”的出台和破产
第十章新三民主义、戴季陶主义
第一节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一 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二 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戴季陶主义
一 戴季陶主义的出现
二 戴季陶主义的主要观点
三 对戴季陶主义的批判
第十一章第三党及其它资产阶级派别的政治主张
第一节第三党的政治主张
一 第三党的出现及其活动
二 第三党的政治主张
三 第三党政治思想评析
第二节国民党改组派
一 改组派的形成
二 改组派的政治活动
三 改组派的政治主张
第三节人权派
一人权派的产生
二 人权派的政治主张
第十二章中国托派与三十年代社会性质论战
第一节中国托派的政治观点
一 中国托派的由来和覆灭
二 中国托派的理论及其政治主张
第二节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
一 社会性质论战的发生
二 社会性质论战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中国社会史论战和农村社会性质论战
一 中国社会史论战
二 农村社会性质论战
第十三章 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
一 更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二 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提出
三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一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二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成熟
一 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总结
二、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十四章 中国法西斯主义
第一节 国民党内法西斯主义的泛起
一 法西斯主义的产生和泛滥
二 国际法西斯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节法西斯特务组织和主要活动
一 特务组织是法西斯的生命
二 CC与“中统”
三 复兴社与“军统”
第三节 中国法西斯主义的基本特征
一 封建性
二 买办性
第十五章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理论和汉奸的卖国主义
第一节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理论
一“侵略战争有理”论
二“王道主义”
三 “建设东亚新秩序”论
四 “大东亚共荣圈”论
第二节汉奸卖国主义
一 华北汉奸的“新民主义”
二 汪精卫的卖国主义
第十六章 中国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
第一节 民主党派的抗战观
一 民主党派的抗战主张
二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政治主张
第二节 民主党派的建国观
一 民主党派的建国主张
二 中间路线的破产
第十七章 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第一节关于联合政府的争论
一 中国共产党的和平建国纲领
二 国民党的“法统”与“宪法”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一 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理论
二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看更多目录]
文摘第一章 晚清地主阶级革命派的社会改革思想
第二节 地主阶级革新派的社会改革思想
一、龚自珍的更法改制主张
龚自珍(1792—1841),字瑶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曾在京做官。外祖父段玉裁是著名汉学家。龚自珍少年时期曾从外祖父学习文字学,但他并没有走上正统考据学的路子。社会的腐败和动荡促使他从青年时期就开始关心时政,写作针砭时弊的政论性文章,并因此引起世人的注意。1819年,他在北京师从今文经学家刘逢禄学习《公羊春秋》。今文经学微言大义的理论,使他找到了畅快地表达自己社会改革思想的手段。他写道:“昨日相逢刘礼部,高言大句快无加;从君烧尽鱼虫学,甘作东京卖饼家。”(“鱼虫学”指训诂考据学。“卖饼家”典出《三国志》魏志裴秀传注:当时的司隶钟繇不喜欢今文的《公羊传》,而喜欢古文的《左传》,他把《左传》比作御膳房,把《公羊传》比作卖饼的小铺子。)当然,龚自珍的思想不仅仅是渊源于今文经学,他不拘泥儒典,而是“方读百家,好杂家之言”。由于他的思想和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汉学、程朱理学相悖,多次科考不第,直到38岁才中进士,此后仕途不畅,长期担任内阁中书、礼部尚书等闲职。1839年,他因讥议朝政,得罪了权贵,随后辞官南下。此后在丹阳县云阳书院、杭州紫阳书院教书。1841年秋死于丹阳云阳书院。龚自珍一生著作颇丰,后人将其编为《龚定庵文集》、《龚自珍全集》等。龚自珍生活在清王朝由盛转衰的嘉庆、道光年间,内忧外患使清王朝的封建大厦行将崩塌。然而,权贵们和整个社会上层仍在麻木的平静中歌舞升平,他们对社会的危机、民族的危亡、人民的灾难一概熟视无睹。官吏们更加贪婪地追逐利禄,士子们仍旧在八股寸中钻营。一方面是危机四伏,另一方面则是整个统治阶级的腐朽和堕落。这种情况势必要深刻而尖锐地反映在清末一些比较清醒的思想家的头脑里,龚自珍就是这些思想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龚自珍政治思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清王朝面临“末世”的揭露和批判;二是提出了更法、改制的社会改革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