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生课程班系列教程
分類: 图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品牌: 柳海民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90 页
·出版日期:2002年
·ISBN:7560231160
·条形码:9787560231167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现代教育学原理》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学的历史和未来;教育的概念;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学校等。
编写一本富有学术意蕴和系统科学体系的《现代教育学原理》一书是我们的一个愿望,这个愿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要实现。本书的编写可以看成是一次前期研究与尝试。
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有:柳海民、周霖、李伟言(第一、三章)、杨兆山(第二、四、五、八章)、谷峪(第六、七章)、吕立杰(第九、十章)、赵宏义、李艳梅、赵杰(第十一章)。
全体作者希望本书从内容到文字都能臻于完美,包括东北师大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在内。但事实上,这是一种理想化的设想。这不仅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发展与变革的速度前所未有,更有每一位作者对学术前沿信息的把握和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及学识、水平的限制。所以,对读者们的批评指正我们将致以诚挚的谢意,待有机会再版时予以吸收和改正。
目录
第1章教育学的历史和未来
第一节教育学的历史
第二节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教育学的元研究与元理论
第2章教育的概念
第一节教育的定义及其要素构成
第二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教育本质的论争
第3章教育与社会
第一节教育的属性
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
第三节教育与经济基础
第四节教育与政治制度
第五节教育与文化
第六节教育现代化
第4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人的本质观与教育
第二节人的发展观与教育
第三节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第5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当代
教育的目的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第四节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6章教育制度
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
第二节现代学制及其类型
第三节现代学制的变革
第四节我国现代学制的变革
第7章学校
第一节学校的历史
第二节学校、家庭与社区
第三节学校文化
第四节学校的法律地位与法律问题
第8章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教师
第二节学生
第三节师生关系
第9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概述
第二节现代课程理论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课程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10章教学
第一节教学概述
第二节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第三节教学的基本形式--班级授课制
第四节教学模式
第五节教学评价
第11章德育
第一节德育的概念与意义
第二节德育目标与内容
第三节德育过程与原则
第四节德育的理论与方法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在21世纪刚刚踏出第一步的时候,由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_的专家、学者撰写的这套《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生课程班系列教程》跃然摆在了每一位读者和研究生课程班学员的面前。它的诞生,标志着研究生课程班的教学和管理跃上了一个系统建设和规范管理的新水y-,标志着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开始进入了更加完善的轨道。《教程》的出版,将为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增加新的学术魅力,为每一位研究生课程班学员系统的专业学-7和理论拓展提供难得的有益参照。
21世纪将是一个充满全方位竞争的世纪。中国人在20世纪行将结束的10年里已深切感受到了这种来自职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每个方面的竞争。这多方面竞争归结为一点,其实是更高层次更新意义上的生存竞争。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一本书,名为“学会生存”。《学会生存》的本真意义是提醒每一个现代人要学会通过不断的学习去获得持续的生存空间--不是自然生命而是社会生命--职业、专业与社会生活。生存蕴藏在学习之中。我敢断言,时代越是向前发展,大家越会体验到这一点。参加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的学员是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反应敏锐的一个群体,也是追求高品位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的群体。在未来社会里,我们要想获得理想的生活质量和212作质量,依靠的再不是自然的体力,而是智力和知识。因为21世纪是个知识经济的社会,是个法制更加健全的社会。大家一定都知道西方哲学家培根的哲言:知识就是力量。培根的话在历史的今天显现出了它的伟大价值。研究生课程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层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每一位在职工作或因某种原因丧失研究生学习的人开辟的一个新的学习渠道。对每一位已在工作岗位奋斗多年的人,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文摘一、教育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
(一)什么是社会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是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变迁之一。也是当今世界变迁的主旋律。美国历史学家布莱克认为,在整个人类历史上,能够与今天的社会现代化相提并论的社会变革只有两次:一是人类的诞生,二是从野蛮到文明的出现。社会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第三次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都经历其中,波及的范围之广泛、影响之深刻都是空前的。
在社会学中,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有特定内涵的概念,是社会的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进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社会变革过程。
社会现代化的兴起有一定背景,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即1640年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导致了欧美接连发生的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建立起以机器大工业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和商品经济,使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改变了社会物质生产的面貌,也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
社会现代化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潮流始自20世纪50年代,有人称之为“信息社会”,有人称之为“后工业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有相对意义和相对标准的概念。它不仅是时间上的相对,而且在内涵上是相对于传统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的社会整体变迁。现代化的概念最先由谁提出尚无据可考,在社会学中,较早对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作区分的是法国的社会学家涂尔干。在《社会劳动分工》一书中,他把过去劳动同质单一的社会称为传统社会,把以分工为基础的劳动专门化社会称为现代社会。60年代后的社会学家在讨论现代化问题时往往使用西方化、工业化、都市化或经济持续发展作为代名词。
后记《现代教育学原理》一书是根据《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以下简称《大纲及指南》)专门为教育类方向研究课程班而编写的教学用书。为适应近年来教育类研究生课程班的教学需要和学习者参加以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的需要,本书在编写中原则上遵循了《大纲及指南》的内容体例和范围,以便于学习者根据《大纲及指南》进行复习。同时,在内容构成上做了适当的扩展,以帮助学习者能以知识的广度实现对《大纲及指南》规定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编写一本富有学术意蕴和系统科学体系的《现代教育学原理》一书是我们的一个愿望,这个愿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要实现。本书的编写可以看成是一次前期研究与尝试。
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有:柳海民、周霖、李伟言(第一、三章)、杨兆山(第二、四、五、八章)、谷峪(第六、七章)、吕立杰(第九、十章)、赵宏义、李艳梅、赵杰(第十一章)。
全体作者希望本书从内容到文字都能臻于完美,包括东北师大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在内。但事实上,这是一种理想化的设想。这不仅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发展与变革的速度前所未有,更有每一位作者对学术前沿信息的把握和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及学识、水平的限制。所以,对读者们的批评指正我们将致以诚挚的谢意,待有机会再版时予以吸收和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