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全译插图本)(名家名译世界文学名著文库)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世界名著,欧洲,法国,
品牌: 莫泊桑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页码:216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104022627
·条形码:9787104022626
·包装版本:2005-11-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名家名译世界文学名著文库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为《世界文学名著文库》中的一本,全译插图本。该小说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长篇处女作,是其生平仅有的6部长篇小说中影响较大的一部。被茅盾推荐的中国读者要读的37部世界名著之一,并入选日本城冢登等著名学者开列的世界优秀古典名著书目。这《一生》,究竟是怎样的一生?就如小说中所言,只能享受短暂的欢乐而必须经历无数的失望,悲惨的一生。
《一生》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长篇处女作,是其生平仅有的6部长篇小说中影响较大的一部。小说以朴实细腻的笔调,描写一位出身破落贵族的纯洁天真、对生活充满美好憧憬的少女雅娜进入人生旅程后,遭遇丈夫背叛、父母去世、独子离家出走等一系列变故,在失望中逐渐衰老的过程,概括出了人们生活的一种基本状态:人生既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坏。
小说显示了擅长短篇,小说创作的莫泊桑在长篇小说上的创作功力,使他赢得了大作家的声誉,巩固并提高了他往法国文坛上的地位。同时也体现了莫泊桑主张的表现自然主义观点,具有他所追求的“以单纯的真实来感动人心”的艺术效果。
茅盾推荐的中国读者要读的37部世界名著之一。
入选日本城冢登等著名学者开列的世界优秀古典名著书目。
作者简介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生于法国诺曼底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童年在诺曼底乡村度过,青少年时期在鲁昂中学就读,1869年到巴黎学习法律。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莫泊桑应征入伍。战争结束后,他回到巴黎,先后就职于海军部和教育部,业余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并得益于文学大师福楼拜的教诲。经过苦心锤炼,莫泊桑的文学创作技巧日趋成熟。1880年,莫泊桑因《羊脂球》而一举成名,此后,他辞去公职,笔耕不辍。但私生活上的随意导致了他身体上的疾病,加上精神疾病的困扰,最终使他病魔缠身。莫泊桑曾于1892年自杀未遂,翌年在巴黎去世。莫泊桑的创作生涯虽然短暂,然而作品颇丰。在短短的十余年间,他共完成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说,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此外他还创作了《一生》、《俊友》等6部长篇小说。莫泊桑的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他对日常生活和周围事物的观察和体验细致而独特。
媒体推荐书评
他文思敏捷,成就卓著,不满足于单一的写作,充分享受人生的快乐。
——左拉
编辑推荐本书为《世界文学名著文库》中的一本,全译插图本。该小说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长篇处女作,是其生平仅有的6部长篇小说中影响较大的一部。被茅盾推荐的中国读者要读的37部世界名著之一,并入选日本城冢登等著名学者开列的世界优秀古典名著书目。这《一生》,究竟是怎样的一生?就如小说中所言,只能享受短暂的欢乐而必须经历无数的失望,悲惨的一生。
目录
第一章
……
第十四章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雅娜打好行装,走到窗口张望,雨还是没有停。
大雨下了一整夜,敲打着玻璃窗和房顶。天空低沉,装满了雨水,仿佛
涨破了,雨水倾泻到大地上;大地像糖一般融化了,变成一片泥浆。不时刮
过阵风,送来一股闷热。阴沟的水漫出来,哗哗流淌,灌满了行人绝迹的街
道。临街的房舍海绵似的吸足了水分,从地窖到顶楼的墙壁都湿透了。
雅娜昨天出了修道院,这一生总算自由了,要及时享受她梦想已久的各
种幸福。从清晨起,她就不厌其烦地观望天色,唯恐天气不放晴,父亲就不
肯动身。
雅娜忽然发现忘了把日历放进旅行包里,于是她从墙上摘下小小的月份
牌。月份牌的图案正中烫金印出一八一九这个年份,她拿起铅笔,划掉头四
栏和每个圣徒日,一直划到五月二日,这正是她出修道院的日子。
“小雅娜!”门外有人叫她。
“进来,爸爸。”雅娜答应一声,只见她父亲走进房间。
他就是勒佩丘·德沃男爵,名唤西蒙一雅克,是上个世纪的老派贵族。
他追随卢梭,热爱大自然、田野、树林和动物,表现出情人般的温存。
他既然出身于贵族家庭,就本能地痛恨一七九三年①;不过,他又受了
非正统教育,具有哲人的气质,因而憎恶暴政,但只是发泄不满,讲些无关
痛痒的话。
仁慈,既体现他的巨大威力,也体现他的致命弱点。他这种造物主式的
仁慈,要爱怜,要施舍,要广为行善,有求必应,倒显得意志薄弱,缺乏主
见,几乎成了一种毛病。
男爵崇尚理论,为女儿的教育拟订一整套计划,要把女儿培养成为快活
、善良、正直而温柔的女性。
雅娜在家长到十二岁的时候,就被送进了圣心修道院,母亲的眼泪也未
能阻挡。
父亲严令,让她在修道院幽居,与外界隔绝,不谙人事。他希望女儿到
十七岁上回家时仍然天真无邪,以便亲自调理,让她沐浴在理性的诗中,让
她驰骋在丰饶的田野里,观察动物天生的爱恋和单纯的温情,观察生命的客
观法则,从而开启性灵,走出蒙昧无知的状态。
现在,她出了修道院,一团喜气洋洋,显得充满活力又渴望幸福,急于
要尝一尝各种欢乐和各种艳遇的滋味;况且这一切,她在修道院穷极无聊的
白日里,在漫漫的黑夜和孤独的期待中,早已从精神上品尝遍了。
她的相貌宛如韦罗内塞①的一幅肖像画,那黄灿灿的金发仿佛给她的肌
肤着了色:华贵的肌肤白里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