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往事
分類: 图书,教育,高等教育,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
品牌: 侯宇燕
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20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302112770
·条形码:9787302112778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分上篇“拼接旧时的人文地图”与下篇“1973至1986”两个部分。上篇精选有历史价值、文学价值、集思想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资料,以老清华的人文地理为线索,从不为人注意的琐碎细节入手,由独特的视角,还原具有老清华灵魂独特气息的人文地图,将那个时代人眼中中西新旧相融合的校园、家庭生活一一道来,力图使读者多看到一些老清华民间生活的“潜历史”。下篇以70年代新清华人的视角,丰富生动地反映了发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新清华各幢普通建筑里的真实生活,真实地体现了那个特定年代的清华神韵和广大知识分子的日常人生以及新清华鲜为人知的细节与风貌。
作者精妙地点评了新、老清华的风情、历史、人物,忆人述事,文字质朴,感情真实,充满了鲜活的思想与哲学思考。
作者简介侯宇燕,女,199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文学硕士学位。曾任出版社编辑,策划编辑散文、小说集,名人传记,经济管理丛书等,并有《夏完淳》单行本及《这方园地中的冯家山水一试论宗璞(冯钟璞)的小说艺术》、《柳如是的爱情?》等多篇评论、散文问世。
媒体推荐书评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将老清华的人文景观如工字厅、大礼堂、科学馆和名人故居如甲所、新林院、普吉院等结合校园往事和名人逸闻一一道来,传神地刻画出当年的清华学子和朱自清、冯友兰等著名学者的精神风貌,由杨振宁、宗璞等第一代清华子弟早年的成长经历,探究了美丽的清华园给人的文化熏陶和精神感染;下篇则从一个孩子成长的视角,记录了七八十年代发生在新清华建筑里的种种真实的生活,从一个侧面,描绘了新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喜人生…… ……清华自始就被一种伟大而深刻的精神所渗透所贯串。这精神就是对国家民族的锲而不舍无往弗屈的大无畏的爱……
“在熟悉清华历史的清华现状,尤其是亲身参加过清华生活的人,都会感到清华自始就被一种伟大而深刻的精神所渗透所贯串。这精神就是对国家民族的锲而不舍无往弗屈的大无畏的爱。”“建筑起巍峨壮丽的清华园的,不只是意大利的花岗石,美国制造的机械与仪器,而也有中国青年的血肉之躯和中华民族的不屈的气节与求生的意志。”
——1947年校庆献词
编辑推荐清华自始就被一种伟大而深刻的精神所渗透所贯穿。这精神就是对国家民族的锲而不舍、无所不屈的大无畏的爱……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将老清华的人文景观如工字厅、大礼堂、科学馆和名人故居如甲所、新林院、普吉院等结合校园往事和名人逸闻一一道来,传神地刻画出当年的清华学子和朱自清、冯友兰等著名学者的精神风貌,由杨振宁、宗璞等第一代清华子弟早年的成长经历,探究了美丽的清华园给人的文化熏陶和精神感染;下篇则从一个孩子成长的视角,记录了七八十年代发生在新清华建筑里的种种真实的生活,从一个侧面,描绘了新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喜人生……
目录
序 宗璞
前言
上篇 拼接旧时的人文地图
人文气息与公共景观
大学路上、校门
工字厅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二校门前是向东西方向包抄的围墙。门前一条小河,河上有桥。这条河
至今尚存。在30年代的教授女儿虞佩曹的记忆中,常有许多农村的人在桥下
洗衣服。而大学生海莺的记述则细致动人得多:“右边萦纡的溪水,掠岸湍
奔过,两岸满是水草,许多露形的男孩女孩,在玩水边的泥沙,筑城,开河
,造桥,堆宝塔,也有赶水面上鸭儿鹅儿回家去的。桥下是他们的母亲伏在
石上浣衣。”最后一句,于经意与不经意间反映出了同一区域内由社会阶层
差别所造成的生活环境的迥异。
二校门外的涓涓水流,吸引了不少同学去听这种自然的音节。他们带着
鲜果干点,择绿草为茵,欢笑之声不绝。二校门旁的售品所,也是个有名的
所在。学生们好像最喜豆浆,还有栗子羹、汽鼓之类的远东点心。天气热时
,汽水、酸梅汤、冰激凌都上市了。清华学生,素以能吃冰激凌自豪。年轻
人胃口奇佳,加之抗战前生活富裕安定,又不大理会养生之道,整桶手摇冰
激凌放在面前,三四个人不住地一杯一杯吃着,相顾着有万分的愉快。
门外东面有几棵槐树,树荫下有个长青苔的老喷泉,就是进城的交通车
上下车处。西面两棵大树中间常排着几辆“洋车”,等人们雇用。校门内东
首是邮局,它后面有合作社及发电厂。
每星期总有许多师生进城。老清华人是“假北平人”,在空气清新而纯
洁的清华园,天天听惯山乌的清音,看熟远村寺塔之乡景,一进入繁华的城
区,反而觉得不适应。北平都如此,上海就更格格不入了。顾毓I秀先生在
《清华生活之面面观》中,说“许多同学们刚从学校里出来,着实看不惯海
上繁华。他们宁可到半淞园,而不愿到游艺场去。他们宁可雇辆汽车到吴淞
去一游,不愿到大戏院里去白混时光。电影有时候还能做他们的娱乐,但是
他们忘不了欣赏自然之美”。
在校的同学们也并不凄凉。阖家团聚的乐趣,虽然享受不到,几个知己
的朋友们,也可以畅叙一番。有时候竟三三两两不惜冒着寒气要共赏冰天雪
地的水木清华。
二校门是学校的中心地带,受过西方文明洗礼的师生,还曾在此处举办
过婚礼呢。
随着国立清华大学的诞生和校园的扩建,至1933年前后,西、南两座校
门也陆续建成。
《南渡记》开头,七七事变前夕,刚刚在城里听过军事形势会议,心情
沉重的两位学校负责人坐校车从西直门回西郊,大概就是进的南校门,“茂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