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史(新版宗教史丛书)
分類: 图书,宗教与术数,道教,
品牌: 卿希泰
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
·页码:51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214041375
·条形码:9787214041371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新版宗教史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道教史》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媒体推荐书评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等等均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有的至今仍为一些国家和民族的所信仰,有的已化作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深沉地影响该民族的文化和性格。 本书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编辑推荐《道教史》:宗教是人类历史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等等均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有的至今仍为一些国家和民族的所信仰,有的已化作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深沉地影响该民族的文化和性格。 《道教史》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道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
第一节 秦汉社会危机与统治思想宗教化
第二节 各种思潮的涌出与融摄
第二章 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
第一节 民间兴起的汉代道教
第二节 魏晋道教的分化和发展
第三节 南北朝道教的改造和充实
第三章 隋唐五代北宋道教一
第一节 隋代道教的转折
第二节 盛唐道教的鼎兴
第三节 中、晚唐及五代十国道教的低落
第四节 北宋道教的高涨
第四章 南宋金代道教
第一节 符篆派统领和金丹派兴起
第二节 太一道、真大道、全真道三大道派的创立
第五章 元代道教
第一节 全真道、太一道、真大道三大道派的发展
第二节 全真道的南传与金丹派南宗
第三节 龙虎宗及其支派——玄教
第四节 茅山宗、阁皂宗及其他符篆道派
第六章 明代道教
第一节 明代统治者与道教
第二节 全真道和正一道
第三节 道教的世俗化和民间化
第七章 清代民国道教
第一节 衰落期的道教
第二节 陈撄宁与“仙学”
第八章 当代道教
第一节 道教的新生
第二节 台湾、香港、澳门的道教
第三节 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第九章 道教的基本信仰及其他
第一节 基本信仰及神仙
第二节 仙境、宫观、组织、戒律及清规
第三节 道藏的编纂及分类
第十章 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节 道教与儒学
第二节 道教与佛教
第三节 道教与民间宗教
第四节 道教与民俗、少数民族宗教信仰
第五节 道教与文学、美术、音乐
附 录
一道教大事记
二索引
三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新版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距离组织编写这套宗教史书至少有15个年头了。15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值得骄傲的变化,世界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形势下,出版社还要求再出新版,说明这套读物还有读者群,还有社会需要。
最初编写的目的比较简单:我们对于宗教缺乏知识,尤其是对于世界性宗教,缺乏系统的、客观的知识;而通过对宗教史的基础研究,可以是补上这一课的一个好方法。因此,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参加编写的同志普遍注意到社会史与宗教史的关系,宗教信仰与宗教神学的关系,同时也探讨了诸多宗教派别的各自特色,以及它们得以形成的原因。在语言上,尽可能简练明晰,争取蕴涵的内容充实一些,可读性强一些。虽然在方向上是这样定的,但具体做起来,各本书的风格还是有差异的。
研究世界宗教,学习宗教知识,是当年毛泽东同志的提议。而今国内外宗教形势的演变,证明这一提议是多么的富有远见。我们当年编写这套宗教史书,主要是给大学文科学生作选修课教材用的。到了现在,我感到一些有关的领导也不妨翻翻,或许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当前世界奇谲多变的局势,认识宗教在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中的实际作用。
文摘具体说来,道教的正式形成是在东汉的中后期,促使其产生的客观历史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深重的社会危机。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连续吞并了韩、魏、楚、赵、燕、齐六个大国,中国社会由战国进入秦汉时代。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是,秦汉社会的发展,又受到封建生产方式的制约,呈现出时起时伏的波浪式发展特征。即使在秦汉鼎盛时期,社会矛盾依然十分尖锐,在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地主阶级和封建国家对广大农民的剥削和压迫是残酷的,农民赖以为生的土地被大量兼并,出现“富者田连仟伯,贫者亡立锥之地”①,“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②的局面。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日渐严重,农民对地主阶级的反抗也日益增多,终于引发了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大起义,秦王朝在农民大起义的冲击下走向灭亡。袭承秦制的汉王朝,十分迫切的任务就是如何巩固地主阶级的政权,防止农民起义再发生。秦王朝是以法家思想作为指导的,实行的是严刑峻法,借暴力镇压以维护其统治,而且秦统治者又十分迷信神仙方士,大搞鬼神祠祀,希图能永久统治下去。’不过,却并不能如其所愿,转瞬之间,即为农民大起义的怒涛所覆没。这强烈地震撼了地主阶级,从而迫使继起的西汉王朝的统治者们,不得不从中汲取教训,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新的治国理民的统治理论和策略。这样,汉初的统治者在思想上就推崇以“清静无为”为特征,以“无为而治”为原则的黄老思想,并把它作为统治术的指导思想,实行约法禁省、与民休息的“黄老政治”,以此来安定社会秩序。结果使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
后记《道教史》一书的出版,迄今已有11个年头了。公允地说,本书作为建国以来学术界第一本简明扼要地论述中国道教发展史的专著,自出版以来,对许多欲了解被蒙上了厚厚的神秘面纱的中国本土的传统宗教——道教的人士,确实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并得到了许多读者的肯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本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诸如有些章节的论述过于简略、注释不完整、校对上的疏漏等等。我们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
2004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告知我们将再版本书,并纳入任继愈先生主编的“新版宗教史丛书”之中,我们感到十分高兴!因为我们有了可以弥补初版中存在的种种不足的机会。这样,我们就立即着手开展工作,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比如,对所引用的资料全部重新核实,注释按学术规范详细标明,对过于简略的章节适当加以增写,并增列了1995-2005年的道教大事记,等等。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府建明先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关心,不仅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而且也提供了种种方便。责任编辑王保顶先生认真负责、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使我们深感钦佩。总之,他们所做的一切,保证了本书再版工作的顺利完成。在此,我们谨向江苏人民出版社及府、王二位先生由衷地致以深深的谢意。
此外,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周冶同学、硕士研究生邢飞和张成同学,帮助查阅资料和校对等等,做了大量的工作,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里我们对三位同学并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