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中国(苏沪卷上)
分類: 图书,科学与自然,地理学,中国地理,
品牌: 段宝林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311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301082525
·条形码:9787301082522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这套丛书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山水故事”,一是“山水情怀”。
山山水水背后“故事”的丰富多彩,是中国山水的主要特色,由于悠久的文明与历史积累,长期的农耕生活陶冶,使得我国山水背后的“故事”特别多,亦即是说,人文景观特别丰富,历史文化的积淀特别深厚。
本丛书熔景观审美,掌故传说,山水诗文和风土人情于一炉,送大家一本“山水故事大全”。
山水情怀,是我国先民在长期农耕社会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心态。
本丛书以现在这样的面目问世,是许多同道和朋友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为保护文化遗产踏遍青山的罗哲文先生和顾棣、李玉祥、吴荫南、李翔德等著名摄影家提供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和山水艺术图片,为本丛书增添了浓郁的古典诗意。
本书作为“山水中国”图文丛书中的一卷, 对上海的景观名胜、历史古迹、传说掌故、风土人情等作了全景式的扫描, 并配以近200幅插图, 文采焕然, 图绘精美, 以深沉厚重的文化内涵和蕴藉流畅的叙述笔调, 区别于时下流行的以资讯为主的旅游指南和以历史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纯学术著作, 使读者在阅读中体味“行走”。切合市场需求, 有比较广大的读者群。
媒体推荐书评
中国山水,山水中国。
洋洋二十卷,图绘精美,文采焕然。
带你走进一个——
历史中国,
人文中国;
让你——
坐观山水,
读行天下。
编辑推荐中国山水,山水中国。洋洋二十卷,图绘精美,文采焕然。带你走进一个——
历史中国,人文中国;让你——坐观山水,读行天下。
这套丛书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山水故事”,一是“山水情怀”。
本丛书熔景观审美,掌故传说,山水诗文和风土人情于一炉,送大家一本“山水故事大全”。山水情怀,是我国先民在长期农耕社会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心态。本丛书以现在这样的面目问世,是许多同道和朋友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为保护文化遗产踏遍青山的罗哲文先生和顾棣、李玉祥、吴荫南、李翔德等著名摄影家提供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和山水艺术图片,为本丛书增添了浓郁的古典诗意。本书作为“山水中国”图文丛书中的一卷,对上海的景观名胜、历史古迹、传说掌故、风土人情等作了全景式的扫描,并配以近200幅插图,文采焕然,图绘精美,以深沉厚重的文化内涵和蕴藉流畅的叙述笔调,区别于时下流行的以资讯为主的旅游指南和以历史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纯学术著作,使读者在阅读中体味“行走”。
目录
《山水中国》总序
卷首语
第一编 苏州之旅
[苏州]
[东方水城]
“人家尽枕河”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人家尽枕河”
苏州城郊的潺潺水涌,托起了姑苏这颗晶莹剔透的“水上明
珠”。城外浩淼多姿的太湖、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黄天荡、石
湖等,如珠似玉镶嵌在绿野沃壤之上;环城流泻的大运河、里城河
扰如两条飘逸的缎带,与胥江、娄江水流交汇,绕城而卧;城内源
于太湖的十几条南北、东西走向的河渠,交织贯穿于街市、房舍、门
桥、巷坊之间。准怪古人云:“胥门终古有归潮”,“半夜月明潮自来”。
历代文人雅士对这块“桃花流水鳜鱼肥”的土地吟咏不已。唐
代大诗人白居易谓北近长江、南濒太湖、周环湖荡的苏州水景“绿
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杜荀鹤《送人游吴》诗云:“君
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
船载绮罗。遥知明月夜,相思在渔歌。”
城中名碑实录、水乡图刻更令人瞩目。景德路城隍庙工学殿墙
上,嵌有一块“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碑。清嘉庆元年(1796)八
月至次年五月,苏州河道经全面疏浚,其后主事官员写成《重浚苏
州城河记》,立石刻碑,碑阴下刻“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上刻“苏
郡城河三横四直图说”。图刻标明三横四直为主干的河道及桥梁于城
墙、城门、建筑物间的分布情况;图说则详载城内河道的来龙去脉、
分合流向。从图碑可略见古城水乡旧貌。现苏州城经历史变迁,河
道剧减,殊为可惜。
为适应水网密织、河道环连的地理环境,苏州择取“水陆平行,
河街相邻”的城建格局。古时著名的阊门迳通虎丘七里山塘街,即
为绝好的代表作。其融河渠、街巷、岸堤为一体,由唐宝历元年(825)
任苏州刺史的诗人自居易主持修凿,并留有“银勒牵骄马,花船载
丽人”、“好住湖堤立,长留一道春”的清辞丽句。
苏州民居建筑艺术堪称奇巧,其布局有三种类型:面水、临水、
跨水。
面水民居,建于濒河街巷一侧,河巷合宽5米左右。岸植垂柳,
铺以石阑;面水取齐,宅院深幽;宅前屋后,皆通河道;门前河面,
俱覆石阶;取水系舟,一应便利。现今平江路大柳贞巷、大新桥巷
民居即为典型之作。
临水民居,筑于河渠与街道平行的中间地段。妙在紧贴河道,迭
石作基,临河建宅,进深较浅,布局紧凑。其中有“挑石为基,建
筑飞临水面”者,形成“楼台俯舟楫”、“人家尽枕河”的景观及水
中白墙青瓦倒映、错落有致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