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普京:克里姆林宫特派记者看总统
分類: 图书,传记,领袖首脑,俄国,
品牌: 安德烈·科列斯尼科夫
基本信息·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页码:583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222046216
·条形码:9787222046214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这部在俄罗斯一出版就被俄罗斯读者狂购的图书,将给我们一个睿智的、威严的、幽默的、平和的、鲜活的的普京,读完此书,我们大脑中关于普京的所有记忆都将刷新。作者以风趣幽默的笔触和大量新闻图片,对俄罗斯总统普京2000年5月7日至2004年5月7日进行的二百多次重大内政和外交活动进行了追踪报道,如实地记录了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喜怒哀乐、内心世界、治国方略和人格魅力。从中你还将了解到活跃在当今世界上的一些首脑人物的性格嗜好、重大活动,世界上一些重大事件鲜为人知的内幕和趣闻轶事,以及俄罗斯官场的“众生相”。全书就像是一部侦探小说,紧扣读者心弦。
作者以风趣幽默的笔触和大量新闻图片,对俄罗斯总统普京2000年5月7日至2004年5月7日(重点是2002~2004年)进行的二百多次重大内政和外交活动进行了追踪报道。从中可以了解普京近几年“公众生活的主线”;了解其性格特点、工作作风和领导艺术;了解俄罗斯官场的“众生相”,总统与官员、与普通老百姓的相互关系;了解活跃在当今世界上的一些首脑人物的性格嗜好、重大活动以及与普京在公众场合的交往和私交。
本书的可贵之处是作者不仅写了冠冕堂皇的官场活动,还介绍了一些重大事件鲜为人知的内幕和趣闻轶事,特别是将普京写得很鲜活,如实地记录了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喜怒哀乐、内心世界、治国方略和人格魅力,回答了广大读者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
作者简介安德烈·伊万诺维奇·科列斯尼科大,1966年生于雅罗斯拉夫尔州谢米勃拉托沃村。
1979年上六年级时就开始在区里报纸《共产主义之路》上发表文章,在“迎接苏联60周年”征文比赛中获奖。莫斯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先后在高能物理研究所报纸《加速器》报、《莫斯科新闻报》工作,1996年出任《生意人》报特派记者。
克里姆林宫记者联盟成员,国家“精英”奖、“俄罗斯金笔尖”奖获得者、“萨哈罗夫”奖提名奖。2000年与人合著《普京自述》。2005年出版《零距离普京》之后受到广泛关注。新作《乌克兰第一:来自第一线的报道》、《克里姆林宫大事记》、《弗拉基米尔·普京:欧亚之间》等均为俄罗斯畅销书。
媒体推荐书评
这部在俄罗斯一出版就被俄罗斯读者狂购的图书,将给我们一个睿智的、威严的、幽默的、平和的、鲜活的的普京,读完此书,我们大脑中关于普京的所有记忆都将刷新。作者以风趣幽默的笔触和大量新闻图片,对俄罗斯总统普京2000年5月7日至2004年5月7日进行的二百多次重大内政和外交活动进行了追踪报道,如实地记录了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喜怒哀乐、内心世界、治国方略和人格魅力。从中你还将了解到活跃在当今世界上的一些首脑人物的性格嗜好、重大活动,世界上一些重大事件鲜为人知的内幕和趣闻轶事,以及俄罗斯官场的“众生相”。全书就像是一部侦探小说,紧扣读者心弦。
编辑推荐这部在俄罗斯一出版就被俄罗斯读者狂购的图书,将给我们一个睿智的、威严的、幽默的、平和的、鲜活的的普京,读完此书,我们大脑中关于普京的所有记忆都将刷新。作者以风趣幽默的笔触和大量新闻图片,对俄罗斯总统普京2000年5月7日至2004年5月7日进行的二百多次重大内政和外交活动进行了追踪报道,如实地记录了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喜怒哀乐、内心世界、治国方略和人格魅力。从中你还将了解到活跃在当今世界上的一些首脑人物的性格嗜好、重大活动,世界上一些重大事件鲜为人知的内幕和趣闻轶事,以及俄罗斯官场的“众生相”。全书就像是一部侦探小说,紧扣读者心弦。
作者以风趣幽默的笔触和大量新闻图片,对俄罗斯总统普京2000年5月7日至2004年5月7日(重点是2002~2004年)进行的二百多次重大内政和外交活动进行了追踪报道。从中可以了解普京近几年“公众生活的主线”;了解其性格特点、工作作风和领导艺术;了解俄罗斯官场的“众生相”,总统与官员、与普通老百姓的相互关系;了解活跃在当今世界上的一些首脑人物的性格嗜好、重大活动以及与普京在公众场合的交往和私交。
本书的可贵之处是作者不仅写了冠冕堂皇的官场活动,还介绍了一些重大事件鲜为人知的内幕和趣闻轶事,特别是将普京写得很鲜活,如实地记录了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喜怒哀乐、内心世界、治国方略和人格魅力,回答了广大读者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
目录
安德烈·科列斯尼科夫其 1
追踪普京 3
我们怎样与安德烈·科列斯尼科夫作斗争 6
2000年
普京在午夜出现 5
弗拉基米尔·普京飓风式的访问 8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普京在午夜出现
2000年5月7日,在大克里姆林宫安德烈大厅举行了弗拉基米尔·普京就职典礼。
两周前,由俄罗斯首任总统亲信组成的倡议小组竭力说服有关人士,就职典礼不应该在国家克里姆林宫大会堂(它的另一个名字——苏共代表大会堂更有名),而应该在大克里姆林宫——沙皇举行加冕盛典的场所举行。将会场由国家克里姆林宫大会堂改在大克里姆林宫无疑更符合即将发生的事件的实质。
禁止让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维什尼亚科夫直接在安德烈大厅向弗拉基米尔·普京总统颁发证书。维什尼亚科夫先生在就职典礼前一天巧妙地做到了这一点,有人对此津津乐道。
对东正教全俄和莫斯科大牧首阿列克谢二世也做了工作。就职典礼前几天,他坚持要参加。理由是上一次,即4年前他就参加了叶利钦总统的就职典礼,现在也不会出事。有关人士最终直截了当地告诉大牧首,要是这样那就得邀请其他宗教界人士,如伊斯兰教高级僧侣等。他立即同意了,认为自己的要求有些过分。因此这个问题也得到解决。
就职典礼前夕,整个克里姆林宫警卫团放假3天。据说战士们很长时间还不相信会放假。他们认为,将让自己在练兵场上操练到最后一刻,但这已经是最后一刻了。他们的假期直到5月7日早晨才结束。
其他人节假日不休息,照常排练。最后一次排练在就职典礼即将举行之前举行。除了鲍里斯·叶利钦和弗拉基米尔·普京之外,所有主要人物都参加了。从莫斯科郊区调来的一个特种兵团成为这个规模为1500人的大典的试验者。
老实说,该团这次的主要任务就是一个:大克里姆林宫的三个大厅到底能容纳多少人,弗拉基米尔·普京经过的红地毯路两侧1.5米宽的地方能容纳多少人。试验表明,如果不是摩肩接踵,拥挤不堪,1500人完全可以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舒服地向俄罗斯总统表示自己的敬意。纪律严明的特种团战士笔直地站在道路两侧,证明了格奥尔格(乔治)、亚历山大、安德烈大厅的绝对容量。这里没有任何人穿便装,也许这是首次也是最后一次冒险。其他方面仪式都安排得周密细致,万无一失。
总排练搞得很好。只是宪法法院院长马拉特·巴格莱出了点小问题。他长长的讲话令仪式的组织者始料不及。组织者建议他想想,如何在不丧失原意的情况下将讲稿缩短。为了可靠,还给他拿来了秒表,在这一仪式中它的重要性不亚于俄罗斯联邦宪法。
没有参加排练的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维什尼亚科夫也吸取了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