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
分類: 图书,教育,教育学,教育理论与研究,
品牌: 金林祥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页码:228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44404692
·条形码:9787544404693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陶行知是20世纪我国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杰出的爱国者、卓越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典范。他的一生,为改革和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了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崇高评价。
本书对选文作了题解和注释。题解简要介绍选文的写作背景,注明所据版本以及阐述的主要教育观点;注释着重简释选文中的教育术语、人物和典故等。每篇文章编排的顺序为选文、题解和注释。 本书对于进一步继承、弘扬和发展陶行知教育思想,提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素养,尤其是中小幼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师德修养,推动和促进教育改革事业的深入发展,会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媒体推荐书评
陶行知是人民教师的光辉典范,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万世师表”。本书遵循少而精和学以致用的原则,在陶行知600多万字的著作中,精心挑选了40篇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教育名篇,其主要内容包括陶行知的教育改革思想、生活教育理论、幼儿教育思想、教师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思想、科学教育思想、创造教育思想、职业教育思想、乡村教育思想、民主教育思想等。我们希冀广大教师通过学习陶行知这些最为重要的教育篇章,对陶行知教育学说的基本内容有较为具体、真切的了解和认识,并能自觉地用以指导平时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自身素养的提升,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师整体素养的提高。 本书适合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阅读参考,也为各类高等学校、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教育和教师培训提供一本适宜的参考教材。
编辑推荐陶行知是人民教师的光辉典范,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万世师表”。本书遵循少而精和学以致用的原则,在陶行知600多万字的著作中,精心挑选了40篇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教育名篇,其主要内容包括陶行知的教育改革思想、生活教育理论、幼儿教育思想、教师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思想、科学教育思想、创造教育思想、职业教育思想、乡村教育思想、民主教育思想等。我们希冀广大教师通过学习陶行知这些最为重要的教育篇章,对陶行知教育学说的基本内容有较为具体、真切的了解和认识,并能自觉地用以指导平时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自身素养的提升,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师整体素养的提高。
本书适合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阅读参考,也为各类高等学校、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教育和教师培训提供一本适宜的参考教材。
目录
(1)共和精义(节选)(1914年lO月、11月)
(3)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1918年1月15日)
(12)师范生应有之观念(1918年5月)
(18)第一流的教育家(1919年4月21日)
(21)新教育(1919年7月22日)
(31)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1919年10月)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我之学校观
(1926年9月20日)
学校的势力不小。他能教坏的变好,也能教好的变坏。他能叫人做龙,
也能叫人做蛇。他能叫人多活几岁,也能叫人早死几年。
学校以生活为中心。一天之内,从早到晚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
。一人之身,从心到手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校之内,从厨房到
厕所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学校有死的有活的,那以学生全人、全
校、全天的生活为中心的,才算是活学校。死学校只专在书本上做工夫。间
于二者之问的,可算是不死不活的学校。
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处所。他们必须共甘苦。甘苦共尝才能得到精神
的沟通,感情的融洽。国家大事,世界大势,亦必须师生共同关心。学校里
师生应当相依为命,不能生隔阂,更不能分阶级。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
互相锻炼。人只晓得先生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
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先生与青年相处,不知不觉的,精神要年轻几岁,
这是先生受学生的感化。学生质疑问难,先生学业片刻不能懈怠,是先生受
学生的锻炼。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好现象。总之,师生共同生活到什么程
度,学校生气也发扬到什么地步,这是丝毫不可以假借的。李白诗说:“黄
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好比是学生的精神。办学如治水,我
们必须以导河的办法把学生的精神宣导出去,使他们能在有益人生的事上去
活动。倘不能因势利导,反而强事压制,那末决堤泛滥之祸不能幸免了。
康健是生活的出发点,亦就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学问、道德应当有一
个活泼稳固的基础,这基础就是康健。俗话说“百病从口入”,同志们务必
注意,办学校是要从厨房、饭厅办起的。
生活之发荣滋长须有吸收滋养料的容量。学校教职员必须虚心,学而不
厌。我以为不但教师要学而不厌,就是职员也要学而不厌,因为既以生活为
学校的中心,那末各种事务都要含有教育的意义。从校长起一直到厨司、校
工,各有各的职务,即各有各的学问要增进。增进之法有二:一是各有应读
之书必须读;二是各有应联之专家同志必须联。一个学校要想有美满的生活
,必须和知识的泉源通根水管,使得新知识可以源源而来。
学校生活只是社会生活一部分。学校不是道士观、和尚庙,必须与社会
生活息息相通。要有化社会的能力,先要情愿社会化。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