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的探险家(加拿大获奖文学丛书)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外国小说,综合,
品牌: 约翰斯顿
基本信息·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页码:364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36677049
·条形码:9787536677043
·包装版本:2006-04-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加拿大获奖文学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20世纪初,出生探险世家的主人公在历经悲惨的遭遇后,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第一个驻足北极点的人,但是,其后发生的争议却让他从此不愿谈起任何探险的事……本小说以人类征服北极的历史为背景,以人物神秘而悲惨的身世为线索,在北极皑皑冰原与纽约浮华尘世之间,揭示了人性的高贵与卑微,故事耐人寻味,悬念迭生,扣人心弦。作者擅长描写景色,他笔下的世纪交接的纽约令人神往,北极的风情却更难于忘怀……
小说以人类征服北极的历史为背景,以人物神秘而悲惨的身世为线索,在北极皑皑冰原与纽约浮华尘世之间,揭示了人性的善与恶,悬念迭生,扣人心弦。
20世纪初,地球上未被人类染指之处已所剩无几。北极位于漂流的冰层上,难于抵达,是野心勃勃的探险家们的最后一块处女地。故事主人公出身于探险世家,其父曾抛妻弃子,去了有“探险家乐园”之称的纽约。主人公在母亲被父亲谋杀,生父又将其父亲杀死之后,也来到纽约,跟随生父库克医生开始探险生涯,从此卷入了库克与另一位著名探险家皮尔里的恩怨之中。屡次尝试之后,主人公终于如愿以偿,成为第一个驻足北极点的人。但是,其后发生的争议却让他从此不愿谈起任何探险的事……
本书获2002年吉勒文学奖,获2002年总督文学奖提名奖,获2003年英联邦最佳作品奖及2004年国际都柏林文学奖。
作者简介韦恩·约翰斯顿(Wayne Johnston1958—):加拿大著名作家,生于加拿大纽芬兰,曾任记者,后专职写作,现居加拿大多伦多。近年来发表小说多部,在英语文坛颇受瞩目。他屡获重要奖项,如英联邦最佳作品奖,国际都柏林文学奖,吉勒文学奖及总督文学奖提名奖。主要作品有《纽约的探险家》(2002)、《鲍比·欧玛莱的故事》(1985)、《神圣的莱安》(1990)、《梦碎之地》(1998)、《巴尔的摩大厦》(1999)等。
媒体推荐书评
“他笔下的世纪交接的纽约令人神往,北极的风情却更难于忘怀……子
午线相交的冰雪大陆,冬天到来时,爱斯基摩人都会黯然神伤,恰在此地,
主人公找回了自己的生活。”
——《纽约时报书评》
“他擅长描写景色,刻画人物,故事耐人寻味。”
——《书单》
“对人类发现与探索的天性,对人性的高贵与卑微均有深入探索。北极
探险赋予小说极大的叙事张力,历史场景把握细致。这是截至目前他最为出
色的作品。”
——《出版商周刊》
“韦恩·约翰斯顿极具天分,是继莫迪凯·里奇勒之后加拿大最出色的
作家。”
——《环球邮报》
编辑推荐20世纪初,出生探险世家的主人公在历经悲惨的遭遇后,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第一个驻足北极点的人,但是,其后发生的争议却让他从此不愿谈起任何探险的事……本小说以人类征服北极的历史为背景,以人物神秘而悲惨的身世为线索,在北极皑皑冰原与纽约浮华尘世之间,揭示了人性的高贵与卑微,故事耐人寻味,悬念迭生,扣人心弦。作者擅长描写景色,他笔下的世纪交接的纽约令人神往,北极的风情却更难于忘怀……
目录
卷一
第1章
……
第12章
卷二
第13章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达夫妮叔母说,1881年我刚满周岁不久,我父亲就告诉家人他报名参加
了摩拉维亚弟兄会为改善拉布拉多爱斯基摩人生活而组织的希望谷传道团。
他打算在接下来的6个月里作为一名游医沿拉布拉多海岸行医。他说,不管
怎样,他都始终是个英国国教徒。不过,最让家人担忧的倒不是怕他成了摩
拉维亚弟兄会的人,而是变成傻瓜一个。
在他即将出发前的那段时间里,一家人包括我母亲和祖父母,还有叔父
爱德华,都试图劝他别去。他们没法反驳他要去的理由,因为他根本就没给
出任何理由。他也不肯反驳大家提出的他应当留下的理由,而是以缄默应对
大家的每条劝告。祖母告诉他说,这么成年累月地离开家庭,像个使舵弄桨
的人,只把醉酒没用完的那点钱捎回来养家糊口,这样做太有失体面,不是
一个出身名门的男人的所作所为。祖母还邀来牧师,和大家一起来责备父亲
。可父亲默默无声地忍受一会儿,然后告辞,起身上楼躲进他的书房,仿佛
他已经走了,已经远离了我们。
也许,只是在他当了游医之后,他才想起要去探险。也许当他在拉布拉
多行游时遇见了探险者或听到了有关他们的事。我说不准。
总之,他在希望谷传道团只干了一年,完成了第二个半年任期后回到家
,又去响应他在一份美国报纸上读到的一则广告,申请担任随船医生首次参
加极地远征。他写道:“多年来我一直从事着一种需要艰难远行和长期离家
的职业。”“多年”而不是“一年”。他说,对于即将成为远征队员的人来
说,如此粉饰是常有的事。
1882年,他签约加入了他的第一次远征。一艘从波士顿驶来被他称作“
北上”的轮船拐进圣约翰斯港,把他接走了。
之前跑去传道行善,如今又离家探险。可他有妻有儿,儿子才两岁,还
有个他答应要终身搭档的兄弟——我的叔父爱德华。
我祖父斯特德是个医生,他的愿望是让自己的两个儿子跟他“同堂坐诊
”,这个要求他们答应了。我父亲比叔父大一岁,为了跟爱德华叔父一同报
到上学,他推迟了一年去爱丁堡大学。1876年回来时,兄弟俩成了两位医生
。在圣约翰斯,英国国教徒看病要找信奉国教的医生,我父亲和爱德华叔父
回来后,国教徒医生的数量增加到了9位。在家庭诊所的招牌上,列着本城
三分之一的国教徒医生名单:“A.斯特德医生,F.斯特德医生,E.斯特
德医生,全科医生和外科医生”,仿佛“斯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