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分類: 图书,小说,外国,世界名著,欧洲,法国,
品牌: 雨果
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页码:318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34231523
·条形码:9787534231520
·包装版本:2006-06-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是法国大作家雨果写于1831年的一本爱情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本书为缩写本,译自法国加利玛出版社一九七六年版本。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维克多·雨里(1802—1885)的代表作。
丑陋驼背的卡齐莫多从小被圣母院的副主教罗洛收养,成为圣母院的敲钟人,外表正经的弗罗洛看上了美丽的吉卜赛少女爱斯拉达,指使卡齐莫多强行掳走爱斯梅拉达,途中被骑兵队长弗比斯所救,爱斯梅拉达因而爱上了弗比斯。怀恨在心的弗罗洛在两人幽会时刺杀了弗比斯,并嫁祸于爱斯梅拉达,令她被判死刑。副主教趁机要挟她以身相许,否则就要将她处死,便遭到爱斯梅拉尔达的拒绝。恼羞成怒的弗罗洛最终将少女送上了绞刑架。卡齐莫多看清了“养父”的真面目,愤然将其从教堂顶楼推下……
作者简介维克多·雨果(1802-1885),浪漫主义文学大师,诗人、剧作家、小说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对穷人、弱者、妇女、儿童抱有深切的同情。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重要作品还有《巴黎圣母院》、《笑面人》、《九三年》等。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件,自始至终关注着国家事务与社会现实。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社会斗士。他是四五十年代民主共和左派的领袖人物,在长期反抗拿破仑第三专制独裁的斗争中更成为一面旗帜、一种精神,曾流亡国外多年,其不配的人格力量永垂史册。
十三岁时与兄长进入寄读学校就学,兄弟均成为学生领袖。雨果在十六岁时已能创作杰出的诗句,二十一岁时出版诗集,声名大噪。
四十三岁时法王路易.菲利普绶予上议院议员职位,自此专心从政。
公元一八四九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法王路易被处死刑。雨果于此时期四出奔走鼓吹革命,为人民贡献良多,赢得新共和政体的尊敬,晋封伯爵,并当选国民代表及国会议员。三年后,拿破仑第三称帝,雨果对此大加攻击,因此被放逐国外。
此后二十年间各处漂泊,此时期完成小说《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同名音乐剧即依此小说改编而成。
公元一八七O年法国恢复共和政体(第二共和),雨果亦结束流亡生涯,回到法国。无论政治或文学,均有贡献。
公元一八八五年,雨果以八十三岁高龄辞世,于潘德拉举行国葬。
编辑推荐本书是法国大作家雨果写于1831年的一本爱情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本书为缩写本,译自法国加利玛出版社一九七六年版本。
目录
第一卷
第二卷
……
第十一卷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三百四十八年六个月又十九天前的那一个清晨,巴黎老城、大学城和新
城的三重城垣内钟声齐鸣,惊醒了全体市民。
然而,一四八二年一月六日那天,并不是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这样
用钟声扰乱市民,也并非表明发生了什么大事,既不是皮卡迪人或勃艮第人
前来进犯,也不是抬着圣骨盒游行;既不是拉阿斯城的学生造反,也不是“
我们威震天下的国王陛下”驾临入城;甚至也不是在司法大厦广场吊死男女
扒手的热闹场景,更不是十五世纪常见的羽饰盛装的外国使臣到任。其实,
两天前就有这样一队人马来过,那是佛兰德使团奉命前来为法国王太子和佛
兰德的玛格丽特公主缔结婚约。波旁王朝的红衣主教为此大伤脑筋,但是,
为了讨好国王,他也只好满脸堆笑,迎接那帮吵吵嚷嚷土里土气的佛兰德市
政官员,而且还得在波旁公爵府款待他们,为他们上演“不少精彩的寓意剧
、滑稽剧和闹剧”。不料,那天正赶上一场滂沱大雨,府门上挂的那些华丽
帷幔被淋得一塌糊涂。
一月六日之所以“使全体巴黎民众激动不已”,如约翰·德·特洛伊说
的那样,是因为这一天自古以来就是双重节庆,也就是主显节和丑人节。
这一天,照例要在河滩广场燃点篝火,在布拉克小教堂边上种植五月树
,在司法大厦演出神秘剧。
大批民众拥进通往司法大厦的街道,他们知道两天前到达的佛兰德使臣
要去那里看戏,观看在大厅里举行的丑星选举。
家家户户的门口,窗户上,窗洞里,屋顶上,都露出和善的市民面孔,
成千上万,密密麻麻,安安静静,老老实实,注视着司法大厦,观看着人群
,没有别的企求。
如果读者愿意,我们就一起跨进这座大厅,混在这群穿短衣短袄的嘈杂
的平民中,感受一下那里的气氛。
要等到中午,司法大厦的大钟敲过十二响,戏才能开场。对演出来说,
这时间显然是晚了,但不论怎样,总得迁就外国使臣啊。
于是,一早赶来的熙熙攘攘的观众只好等待。人越聚越多,就像水超过
界面向外溢出一样,开始漫上墙壁,淌淹在柱子周围,一直涨到柱顶墙檐和
窗台,涨到这座建筑物所有突出部位和所有凸显的浮雕上。这么多人关在一
问大厅里,互相拥挤着,透不过气来,有的竞被踩伤,而外国使臣却迟迟不
到。大家劳累腻烦,发出一片喧噪和怨艾,何况这一天本来是可以随意玩闹
,随便撒泼耍赖的,所以,谁的胳膊肘捅了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