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注评
分類: 图书,哲学,中国哲学,先秦哲学,儒家哲学,综合,
品牌: 方向东
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页码:93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807290560
·条形码:9787807290568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大学》强调学习,要“修身”、“处善”;《中庸》主在行为准则,教人发现“至善”和遵守常道。二书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本书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底本,按章节次序先进行简注,接着翻译原文,最后详加评析,文后选编附录。注释中对历代理解歧异者,择善而从。译言语诚心诚意 量忠于原文,多用直译,少用意译。评析力求深入浅出,也引用古人的原文,以求雅俗可以共赏。
编辑推荐《大学》、《中庸》是《礼记》中的二篇,宋代朱熹将它们单独提出来放在“四书”之中,作为儒家信奉者和推崇者的必读书目,可见它们作为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价值独特,影响深远。《大学》详细地归纳了先秦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系统地讲述了儒家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法。相传为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中庸》论述的也是修身养性之道,然而它侧重于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谓“中庸”,即考虑问题时内心要中正,称之为“执中”;在具体处理问题时方法又要灵活多变,称之“行权”。本书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底本,按章节次序先进行简注,接着翻译原文,最后详加评析,文后选编附录。
目录
前言
大学
中庸
《大学》《中庸》评论资料选编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题解】
《大学》这部书,原是《礼记》中的第四十三篇,宋代理学家单独抽出
成书,程颐有《改正大学》,朱熹又以此为底本,对章节重新进行了编排,
分为经文1章,传文10章。朱熹说:“凡传十章,前四章统论纲领指趣,后
六章细论条目工夫,其第五章乃明善之要,第六章乃诚身之本,在初学尤为
当务之急,读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本书的章节顺序,即依朱熹《大学
章句》的编排,小有改动。
《大学》是古代教育理论的著作,也是儒家政治理论纲领。汉代郑玄在
《三礼目录》中说:“名日《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此于《
别录》属《通论》。”唐代孔颖达认为:“此《大学》之篇,论学成之事,
能治其国,章明其德于天下,却本明德所由,先从诚意为始。”宋代朱熹认
为《大学》这本书是古代大学所以教人之法,相对于十五岁前的小学而言。
他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
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
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
,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
也。”(《四书章句集注》)宋代卫浞引程颐说:“《大学》乃孔子遗书,须
从此学则不差。”“初学入德之门,无如《大学》者,今之学者赖有此篇书
存,其它莫如《论》、《孟》。”引蓝田吕氏日:“小学之教,艺也,行也
。大学之教,道也,德也。礼、乐、射、御、书、数,艺也;孝、友、睦、
姻、任、恤,行也。自致知至于修身,德也;所以治天下国家,道也。古之
教者,学不躐等,必由小学然后进于大学。”(卫浞《礼记集说》卷一可四
十九)引永嘉薛氏曰:“所谓大学者,以其学而大成,异于小学。处可以修
身齐家,出可以治国平天下也。”(卫浞《礼记集说》卷一百五十二)
总体来说,《大学》讲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论宗旨,即所谓“
道”,而不是具体的方法。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①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
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
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