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选择

分類: 图书,哲学,中国哲学,近现代当代哲学,
品牌: 陈维伟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页码:231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802083753
·条形码:9787802083752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作者简介陈维伟同志现任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紫光阁》杂志社的总编辑。此前,曾是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副主任、高级编辑,也是分管中央重大活动报道的资深记者之一。
陈维伟同志曾参与中央重大活动的报道300余次,包括党的代表大会、人大政协会议,还有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活动;曾参与许多重大典型的报道,包括孔繁森同志的事迹报道:还有大量反映党和国家重大事件的报道,撰写过人民日报社论、评论员文章以及各类言论、通讯和消息。其新闻作品多次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并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
1996年1月至1997年2月,陈维伟同志曾借调到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协调小组任副组长,做了大量的新闻宣传的策划协调活动。
陈维伟同志还是第八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中国法学会理事。本人学历:哲学学士、法学硕士。
编辑推荐此书是笔者多年来研究探讨当代中国哲学与现实问题的成果,既有用哲学思维洞察今日世界的思辨性,更有解读当代社会信仰问题的现实性。其中,笔者提出“信仰的五大要素”、中国现实社会的“多元文化”,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再认识”,都是近年来笔者在理论上的最新探索;再有,笔者对于信仰与哲学、信仰与神学、信仰与灵魂、信仰与真理、信仰与善恶、信仰与修身、信仰与待人、信仰与成事等关系,都作了有益的探索,希望能给人启迪。
目录
序 言
第一篇 信仰危机与信仰重建
如何把握信仰问题
如何分析信仰危机
如何进行信仰重建
第二篇 信仰问题的哲学思考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3、信仰的终极性
人的一生有许多美好的愿景,也有不同层次的追求。信仰不是一般的愿
景和追求,比如想上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培养个好孩子等等,都算不上
信仰,信仰是一种终极理念,也就是最高价值和最高追求。
所谓“终极理念”,是指信仰作为精神境界的核心部分,决定着一个人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们对生活的基本态度。所谓“核心”,就
是儒家讲的“里仁”,是“核”,是中心理念,别的观点都围着它转。所谓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信仰,反映一个人的本性,树立难,破坏也难;
破坏了再树立,就更难。
与一般的科学和常理不同,无论是哲学意义的信仰、还是宗教意义的信
仰,都追求终极理念。
裴多菲有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说明生命比一般的东西更有价值,爱情胜过生命的价值,而在自由的理
想面前,生命和爱情又显得微不足道了。“自由”,就是裴多菲的“终极理
念”。
中国南宋的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临刑时候,留下衣带赞,说:“孔日成
仁,孟日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
几无愧!”真是千秋凛然。他死后,他的敌人忽必烈说他是“真男子”!“仁
至义尽”,就是文天祥的“终极理念”。
我们共产党人信仰共产主义,就是要把它作为“终极理念”,而不是停
留在口头上和文稿里,用崇高理想充自己的“门面”;真正的共产党人要为
了共产主义这个大目标,能够抛弃自己一切。
我们剖析有些贪官的心理,看来是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当“门面”了,
在他们那里“门面诚可贵,官位价更高,若为金钱故,一切都可抛。”最后
连脑袋都丢了。
P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