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灯看剑:观察经济大时代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学理论与读物,经济学文集与刊物,
品牌: 周其仁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13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301102453
·条形码:9787301102459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挑灯看剑:观察经济大时代》收录了周其仁教授近一年来发表的经济学随笔四十余篇,主题是对经济大时代的观察,包括中国制造、农地入市、企业改制、垄断管制和政府行为等多个侧面,也包括纪念杨小凯、祝贺张五常和回应郎咸平的评论文章。作者一如既往,从经济现象或思想现象出发,提问题,辨观点,也阐释自己的解解。有感于观察大时代经济的紧张刺激又难于拿准问题的重心,作者从辛弃疾词里借来“挑灯看剑”四个字,作为他在经济观察报的专栏拦目和《挑灯看剑:观察经济大时代》本名。
作者简介周其仁,早年在黑龙江下乡,其中在完达山狩猎七年半。
1978年从农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工作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在杜润生先生指导下从事农村改革发展的调查研究。
1989年5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访问学习。1991年秋进入UCLA,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春季起,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
作者的研究兴趣包括:产权与合约,经济史,经济制度变迁理论,企业与市场组织,垄断、管制与管制改革。
媒体推荐书评
情形仿佛是辛弃疾写过的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连营吹角。”于是和编辑商定,栏目就叫“挑灯看剑”,用于发表一些对经济大时代观察和思考的文字。
历史经验有迹可寻:“穷则思变”易,小有成就再变难,而最危险的是在大时代的机遇面前行差踏错,转错了大路向。
——周其仁
编辑推荐《挑灯看剑:观察经济大时代》由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亲笔提写书名并评论:“中国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教授是个猎人,文笔流畅,潇洒豪爽,不滞于物,大有猎人的风采。”
目录
作者序言
一、大时代的观察
观察经济大时代
解释中国经济成长
大路向不能错
信用三源
——杭州一席谈
二、企业的故事
浙商之跳
体外国际循环
市场中人的理念
市场成城
供应链就是契约链
什么是全球供应链
江桂兰的故事
创造配额
三、无可回避的论争
为什么回应郎咸平
国企改革与企业家贡献
长沙的路子
可惜了,科龙
购并困难的一个成因
四、重温旧作话垄断
市场竞争是一种权利
——“数网竞争”的来龙去脉
从IP电话到3G
多发牌照,少管价格
推进信息化与破除行政垄断
民间融资开放的意义
五、事与愿违
汽车排量与政府职责
红湾半岛的教训
木已成舟的经济决策
——也谈铁本善后
漠视价格机制的代价
为什么要管制企业规模
六、有政治含义的经济
取之于民易,用之于民难
以法律约束政府总支出
闻税则喜的专家理由
经济当然是众人之事
房价问题的政治含义
教育国有化与教授聘任制
教材改革的隐忧
七、农地入市研究
什么是“农地直接入市”
农地入市的两条路线
同地、同价、同权
八、学 者 事
纪念D.Gale Johnson教授
悼念小凯
访马克思墓地有感
用以致学
——张五常的经济学功夫
在1979年读顾准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一位我尊敬的教授问:人类分明进入了一个经济大时代,为什么经济学
者对这个大时代的转变却反应迟钝?这个问题让我想了很久。一个可能的原
因是,观察经济大时代,往往有一些特别的困难。没有深入可靠的观察,分
析难有用武之地。
究竟是不是一个经济大时代呢?让我们从最近一则财经新闻说起。2005
年5月18日,美国宣布对四类中国纺织品设限;同一天,欧盟宣布对两类中
国纺织品实行“紧急特保”;两天后,中国财政部公告:自2005年6月1日起
上调纺织品出口关税税率。需要提点一下:纺织业是中国最普通不过的行业
,中小民营企业当道,没有什么了不得的高科技。偏偏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得
不能再普通的行当,却要惊动世界上最强大的三个政府为之费神。究竟发生
了什么事情?
这里无意评说事件本身。我们要问:这样的事情过去有没有发生过?当
我们退到很远的位置来看待事情的全局,应该不难举证经济大时代的转变。
岂止一个纺织业!抬头看去,玩具、鞋类、箱包、打火机、眼镜、文具
、礼品、自行车、摩托车等等都是很普通的产品,没有哪一样是经济发达国
家真的不会制造的。可是似乎转眼之间,“中国制造”就铺天盖地而来。单
论制鞋业,当今中国一年P3制鞋60亿双,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这样的事情
过去发生过吗?
也不单单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商业周刊》今年有一期的封面文章
题目是“中国价格(china Price)”。何谓“中国价格”?据称“这是最让美
国工业界胆战心惊的词汇。你必须把产品售价削减30%,否则就将失去顾客
”。这份杂志举证受到冲击的美国行业,包括机械模具、网络设备到液晶电
视,统统不再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事实上,今天全世界2/3的影印机
、1/2的微波炉、2/5的个人电脑、1/3的电视机和空调、1/4的洗碗机以
及1/5的冰箱,都是在中国制造的。这样的事情,过去肯定从来没有发生过
。
卷入全球经济竞争的更不是只有中国。放眼世界,印度、俄罗斯、越南
以及东欧、拉美、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开放,参与全球化的经济竞
争。诚然,中国开放得早,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不过,你要是和我一样相
信,中国的经验包含普遍性,那么就可以推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全球竞争
的深入,世界经济版图还要发生进一步的巨变。实际上,印度的软件工业已
经独领风骚;“越南制造”的产品也已摆进了欧美的许多连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