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名作书系)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文学理论,文学评论与研究,小说,
品牌: 安德烈·纪德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154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63361790
·条形码:9787563361793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名作书系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系194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纪德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名作。《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主体部分是纪德1922年所作的关于陀氏的六次讲座。在这一系列讲座中,纪德层层剖析了陀氏的文学思想以及艺术风格,他深入到陀氏及其塑造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发现了谦卑与傲慢的相互转化、人物思想的二重性等陀氏创作的重要特点。纪德视陀氏为天才的小说家,而且是“所有作家中最伟大的一位”,他关注的是陀氏的思恕如何以“文学”的方式表达出来。《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是两位伟大作家的一次隔代的心灵交流,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健康的心智生活。纪德关于陀氏的这些论述带有浓厚的法国阅读经验,早已被公队为是研究陀思妥耶犬斯基的珍贵文献。
作者简介安德烈·纪德(Andre Gide,1869—1951),法国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194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有小说《人间食粮》、《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乐》、《伪币制造者》,游记《刚果之行》、《乍得归来》、《访苏联归来》,自传《如果种子不死》等。
编辑推荐《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主体部分是纪德1922年所作的关于陀氏的六次讲座。在这一系列讲座中,纪德层层剖析了陀氏的文学思想以及艺术风格,他深入到陀氏及其塑造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发现了谦卑与傲慢的相互转化、人物思想的二重性等陀氏创作的重要特点。纪德视陀氏为天才的小说家,而且是"所有作家中最伟大的一位",他关注的是陀氏的思恕如何以"文学"的方式表达出来。
目录
从《书信集》看陀思妥耶夫斯基/1
在老鸽棚剧院纪念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8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33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要让一种思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单独地提出它来,或者不如说,假如你们愿意的话,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单独地提出一种思想来。找到一个好的模式还不够,还必须钻进去不再出来。公众在面对每个名称时,都愿知道它们所指的到底是什么,他们忍受不了让他们费脑子琢磨的东西。当他们听到巴斯德这一名字时,他们总愿意立即能想到:是的,狂犬病。听到尼采的名字呢?想到超人。居里夫人?镭。巴雷斯?大地与死者。甘东?原生质。完全就像是一说到:波尼布斯?马上就想到的是:他的芥末。而帕芒蒂埃,由于他“发明”了土豆,仅此一点,就使他变得赫赫有名,甚至比他假如发明了整个菜园中的所有品种还要更有名。
陀思妥耶夫斯基差点儿在法国获得成功。当时,德·伏居耶先生发明出了“对痛苦的崇拜”这一称号,并由此为他在《罪与罚》最后几章中找到的学说贴上标签。《罪与罚》中存在着这个学说,这一点我很愿意相信,而且这个标签模式找得也很贴切……可惜的是,它并不能彻底地涵盖作者本人;他从各个方面都要超越出来。因为,即便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这样的一个人,对他来说,“只有一件事是必须做的:认识上帝”,那么,至少,这一对上帝的认识,他是想通过自己的作品,在自己充满人性的、充满焦虑的复杂性中来做到。
易卜生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简化的;作品中疑问多于肯定的那些作家,情况大致也一样。易卜生有两部戏剧赢得了相对的成功:《傀儡之家》和《人民公敌》,这不是由于它们的卓越,成功来自于易卜生在其中加入的所谓的结论。其实观众对作者并不那么满意,因为作者并没有找到某种明显的解决办法。他们认为,这是不确信造成的罪过,是思想的懒惰,或者信念的微弱。而更经常的情况是,品尝到很少一点点智力后,他们就断定这一信念充满了暴力、坚韧,以及单调的肯定。
我不想再扩大本来就已经十分广泛的话题,今天,我并不寻求明确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学说;我只想指出它所包含着的被西方人认为是矛盾的东西,因为西方人不怎么习惯这种对极端相反的东西的调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始终坚信,在民族主义和欧洲主义之间,在个人主义和自我牺牲之间,这些矛盾只是表面的。他认为,如果只明白这一重要问题许多侧面中的一面,那么,对立的各派别离真理都是一样的遥远。请允许我在这里再次引用他的话,它无疑将比任何的阐释都更能说清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立场:“难道必须失去个性才能达到幸福吗?拯救存在于抹却之中吗?要我说,恰恰相反。不仅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