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新基本书架(新基本书架)

分類: 图书,艺术,艺术史,
品牌: 苏利文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页码:249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35549373
·条形码:9787535549372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新基本书架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以历史的眼光看艺术,以艺术的眼光看中国。本书是国际著名中国艺术史权威苏利文教授倾心力作,千锤百炼,先后修订四次,风靡四十年。本书被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等知名学府作为教材多年沿用,是最好的中国艺术史入门书,代表了西方人眼中中国艺术的基本面貌。
苏利文新近修订的对中国艺术史的概说覆盖了自新石器时代到前卫艺术之间众多辉煌的世纪,在表述清晰、内容均衡和对主题的熟捻把握上,几乎无出其右者。无论对大学课堂中的学生,还是一般的读者,本书覆盖之全、行文之雅,为任何中国艺术的初习者提供了极好的门径。
作者简介苏利文,国际著名中国艺术史家。先后执教于斯坦福大学和牛津大学。现为牛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荣退院士。
媒体推荐书评
“苏利文新近修订的对中国艺术史的概说覆盖了自新石器时代到前卫
艺术之间众多辉煌的世纪,在表述清晰、内容均衡和对主题的熟捻把握上
,几乎无出其右者。无论对大学课堂中的学生,还是一般的读者,本书覆
盖之全、行文之雅,为任何中国艺术的初习者提供了极好的门径。”
——谢伯珂(Jerome Sillergeld)。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讲座教授,《
中国绘画风格:介质、方法和形式原则》和《影像中的中国:当代中国电
影参考》作者。
“三十多年来,我一直选用本书作为我的课程教材。本书第四版经过
全面修订,增加了反映今年考古学和艺术史研究的新内容,将继续成为最
好的单卷本中国艺术史英文著述。除了苏利文外,没有任何中国艺术史家
能拥有如此广泛的知识。”
——班宗华(Richard Bamhart)。耶鲁大学艺术史约翰·施福讲座教授
。《中国绘画三千年》的编辑和作者之一。
“这是对中国艺术最全面的研究,提供了最及时的从石器时代到二十
世纪的信息。苏利文教授是行内翘楚,本书是所有研习亚洲艺术史的学生
不可或缺的教材。”
——万青力。香港大学中国艺术史教授。《十九世纪中国艺术史》作
者。
“一本精悍而全面、极具可读性的上启新石器时代的艺术之根,下至
与西方的现代融合的对中国艺术的全面通论。”
——何慕文(Maxwell Heam)。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国艺术部主任
。
《中华帝国之光:台北故宫博物院珍宝》作者。
编辑推荐以历史的眼光看艺术,以艺术的眼光看中国。本书是国际著名中国艺术史权威苏利文教授倾心力作,千锤百炼,先后修订四次,风靡四十年。本书被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等知名学府作为教材多年沿用,是最好的中国艺术史入门书,代表了西方人眼中中国艺术的基本面貌。
苏利文新近修订的对中国艺术史的概说覆盖了自新石器时代到前卫艺术之间众多辉煌的世纪,在表述清晰、内容均衡和对主题的熟捻把握上,几乎无出其右者。无论对大学课堂中的学生,还是一般的读者,本书覆盖之全、行文之雅,为任何中国艺术的初习者提供了极好的门径。
目录
第一章 历史文明的曙光/1
第二章 商代艺术/10
第三章 周代艺术/30
第四章 战国时代艺术/39
第五章 秦汉艺术/54
第六章 三国六朝艺术/81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直到相当晚近,学者们都或多或少地认为,仰韶文化直接被一种以山
东为中心,以抛光龙山黑陶为代表的截然不同的文化所替代。但是,一系
列新发现使简单的场景被更复杂而有趣的模式所替代。首先,通过碳14测
年分析,马家窑和半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所发现的彩绘陶器已经确切可知比
仰韶村所发现的彩陶要晚2000年,而后者的年代可以早到公元前4865±110
年。这个证据显示确实存在从中原地区的仰韶中心向外的扩散运动。
多年前,日本考古学家在当时称为满洲里的地区发现了红山文化的遗
存,红山文化与仰韶相关,但也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红山遗址的近期发
掘揭示出一种石板墓葬,周围存在一圈由圆柱体陶土制品组成的围墙,这
些陶土制品和日本历史时期古坟周围的埴轮非常相似,而在中国却没有类
似的发现。这里也发现了巨石平台,看起来像是用作祭坛,而最令人惊讶
的是发现了一个体态强壮的、用于丰产仪式的陶制女神像,这是个两眼填
充玉石的彩绘陶制人脸形象。这里还发现了一些雕刻的玉器动物形象,中
国考古学家称之为“玉猪龙”。红山文化被推断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
继续向南,我们来到山东和江苏北部的新石器文明(大约公元前4300-
前2400年),正如张光直所说,当地的新石器文明“被命名为青莲冈文化或
大汶口文化,完全取决于命名由江苏考古学家还是由山东考古学家提出”
。在古代,这个地区比现在要温暖,湖泊和沼泽中遍布鳄鱼。早期大汶口
文化就已经出现了装饰红白两色卷云纹饰的陶器,显然和仰韶文化有关。
再向南就到了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的马家浜文化。马家浜文化与大汶
口文化相关,年代在公元前5000-前3000年。当地居民是濒水而居、种植水
稻的农民,他们已经驯养了猪和水牛,他们猎杀鳄鱼、象和鹿。他们的工
具和武器由木、骨和石等各种质地材料制成。丰衣足食之余,他们制作形
态和纹饰变化多样的陶器。某些陶器上甚至刻画了原始符号或“文字”,
但是工艺仍然相当原始,看起来还没有陶窑,所有陶器都是露烧而成的。
跨过杭州湾就到达余姚县的河姆渡,这里在历史晚近时期是陶瓷工业
的重要中心之一。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一个至少和半坡一样年代久远、由
水面上构筑的木板房屋组成的大型村落。房屋的柱子和梁通过榫卯结构精
巧地结合在一起。当地的居民也种植水稻。他们制作一种器壁很厚的磨光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