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教学创新与大学生能力建设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文学理论,文学评论与研究,报告文学、史传文学,
品牌: 曾大兴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24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36133189
·条形码:9787536133181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古代文学教学创新与大学生能力建设》分为上、中、下三篇。包括古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的现代意识、古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古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的健全人格等十四章内容。
目录
序篇
第一章 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古代文学教学
一、大学古代文学教与学脱节 的严峻现实
二、大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特点与诉求
三、四点建议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古代文学教学
一、中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特点与诉求
二、中学古代文学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三、七点建议
上篇
第三章 古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的现代意识
一、“现代人”与“现代意识”
二、古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
第四章 古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的当代阐释
二、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
三、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其成因
四、通过古代文学教学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第五章 古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一、人格、健全人格、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二、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偏差及其成因
三、古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中篇
第六章 古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的想象力
一、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前奏
二、中国古代文学蕴藏着丰富的想象力
三、用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第七章 古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最重要的使命
二、用文学创新的历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个主要措施
四、结语
第八章 古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审美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二、审美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位置
三、古代文学的审美特征与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第九章 古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一、文学创作是大学中文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
二、当代大学生文学创作能力评估
三、古代文学与当代大学生文学创作的关系
四、利用古代文学培养大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第十章 古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一、从毕业论文的写作看大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二、大学生学术研究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
三、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四、发挥古代文学的学科优势,增强课堂教学的学术含量
下篇
第十一章 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方法
一、从《诗经豳风七月》的被理解与被误解说起
二、半个世纪以来古代文学作品解读的误区
三、古代文学作品解读的“一”与“多”
四、选择最佳视角解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第十二章 古代文学教学如何充分发挥训诂学的优势
一、于寻常处见精神,培养学生对训诂学的兴趣
二、探本溯源,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三、沟通训诂学与相邻学科的联系,多角度地开拓学生的视野
第十三章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还原的方法
二、传授写作技巧:解剖的方法
三、培养审美能力:综合的方法
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启发的方法
五、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比较的方法
第十四章 古代文学教学的百年历程
一、20世纪前50年:古代文学教学的自由期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古代文学教学的冰封期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古代文学教学的解冻期
四、结语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提倡“活”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把文学当作一门课程来讲授,应该是始于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当年创立了六个学科:礼、乐、射、御、书、数,文学是属于“乐”这个学科的。孑L子当年所教的文学,就是后来被奉为经典的《诗经》,他那个时候叫做“诗三百”,是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里选录出来的。在孔子出生之前,这些作品就基本定型了,因此可以说是他那个时候的古代文学。
孔子于文学,持功利主义的态度。他曾经问自己的儿子孑L鲤:学诗没有?回答说没有。孔子教训道:“不学诗,无以言。”一个人不学诗,怎么能和别人交流呢?而这一点,还只是诗的一个最起码的功能而已。在孔子看来,诗的功能多得很,也大得很:“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可以作为审美的对象,也可以作为观察社会、联系群众、批评时政的工具;可以服务于政教伦理,也可以丰富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诗既然具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和众多的功能,那么讲诗的人,也就没有必要执于一端,而是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载体,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加以解读的。可以从文学的角度来解读,也可以从政治的.、历史的、哲学的、伦理的,甚至是植物学的角度来解读。这是古人对于文学的一种实用的态度,也是一种“活”的文学教育观。
文摘(二)指导学生阅读根据古代文学材料改编的富有想象力的经典文学作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创造性想象》一书的作者奥斯本说:“阅读能为我们提供想象所必需的‘食粮’,并促使想象的发展。但是,如果我们欲想从阅读中取得最大的收益,我们就应该对阅读进行选择。为了知道我们应该阅读什么样的书籍,人们进行了一项很好的测试,即‘首先回答这部书对我的创造因素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个问题。狄更斯、大仲马、康拉德以及基普林等人的作品是能够激发我们的想象力的。大部分中短篇小说一般仅能带来短暂的消遣。但是一些生动的虚构小说能为我们提供具有丰富营养的创造食粮……正是因为这些作品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①他这是针对美国作家而言。其实,中国文学史上富于想象力的作品很多,由于课时的限制,也不可能都在课堂上仔细讲授,大量的作品尤其是小说只能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而在富于想象力的作品中,又有大量的是改编自前代的文学遗产。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这种做法在中国文学史上屡见不鲜,如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改编于元稹《莺莺传》,而王实甫《西厢记》又与上两部作品有关;汤显祖的《牡丹亭》故事也有所本。这些作品与他们的本事之间往往有很大差距,本事简单而据之改编的作品却较复杂,这里就包括很多作者的想象成分,要学生阅读时注意比较本事与作品之间的差别,对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很有好处。神魔小说对读者的想象力开发很有好处,像《西游记》、《封神演义》等故事虽也有历史的影子,但主要靠作者的想象。近现代也有这种改编的范本,像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就是来自于古典文学材料。
后记《古代文学教学创新与大学生能力建设》从2000年5月申请立项,到2003年5月通过验收,再到2006年5月完成最后修订,前后经历了整整6年的时间。它包含了广州大学中文系5位教授、6位副教授和3位讲师多年来在古代文学教学方面的经验和思考,它是一个集体智慧的结晶。
本书的宗旨,在于通过调查研究,结合作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阐述如何通过古代文学教学的创新,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能力。关于能力,本书特别列出了想象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文学创作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等5项。这些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与学生的现代意识、人文精神和健康人格的建构密切相关,一方面又与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密切相关。基于这样一个认识,本书在结构方面动了一点脑筋:序篇,为调查报告,系本书立论之基本依据;上篇,结合古代文学教学谈大学生的现代意识、人文精神和健康人格的建构,这是大学生能力建设的基础;中篇,结合古代文学教学谈大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文学创作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这是大学生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下篇,谈古代文学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这是大学生能力建设的技术保证。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在本书的“复审意见”中说:“本书的框架结构很好;有调查,有实证;涉及面意义重大而深远。”在“终审意见”中说:“全书从不同侧面对创新古代文学教学和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作了探讨,对改进当前古代文学教学有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