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与恶(天台佛教思想中的遍中整体论交互主体性与价值吊诡)/觉群佛学译丛(觉群佛学译丛)

善与恶(天台佛教思想中的遍中整体论交互主体性与价值吊诡)/觉群佛学译丛(觉群佛学译丛)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宗教与术数,佛教,宗派,
  品牌: 任博克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页码:391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32545490

·条形码:9787532545490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觉群佛学译丛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编辑推荐佛教源于印度,而发扬光大却在中土。本书对“特殊性”的天台佛学采取了“普遍”诠释的原则,其首先关注的是天台遍中论的构成来源:本土中国思想的遍中整体论、印度佛学的价值诡谲表达。然后对早期中国思想在语法层面上进行“整体论”的类型学分析。就八字的天台佛学语境自身而言优秀教师突出了开权显实说在天台基础理论中的核心地位。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交互主体性与汉语整体论、价值吊诡一般理论的反思地基、印度佛学的价值与反价值、知礼的价值吊诡概念、伦理动机与意涵等。

目录

作者前言

译者前言

致谢与体例

第一章 导论:问题

价值对立的问题

一个价值空无的世界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这一观点显然与我们目前所关注的有很大关联。不过在借助波兰尼范

畴来结合问题的这两面时,另一远景变得明显起来。因为我们现在同样看

到了可转换性隐含于整体论价值关联中的趋势,这并非是波兰尼自己希望

发展这一概念的方向。实际上,为了协调其为科学探究有效性建立一个基

础的兴趣,他希望在焦点一缄默知识结构中找到一个手段来收集一种普遍

有效标准。那就是,通过“住于”显见于任何特定行为结合中的一致性和

焦点,那一结合的固有旨意或评价,也就是一个对它自身意旨和行为的评

价就能出现。基于此,我们能“从内在[他者的]自己观点”来判断想要的

结合是成功还是失败。然而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天台体系对整体论前提的

采纳达到了一个更激进和不妥协的地步,这适应了其对交互主体性范畴的

展开,从而暗中削弱了这一整体论意涵的基础。在天台看来,从没有任何

确定性的限制设定给一个特别的“整体情形”以便我们对其价值作出一个

最后判断,因为通过不可避免地再结合成一个新的整体,这一判断不大可

能成为同样有效的预言。此外,这一再结合不是外在于原初理解的整体,

相反,若给出遍中论的交互主体性来支持天台价值理论的话,那么无限量

的可替代结合模式总是已经在每一结合中起着作用并已改写它。

不妨设想我正在对着墙扔一个橡胶球然后又抓住它,每次球弹回时,

我的整个世界就聚焦成自己肌肉的运动,我的视野中只有这个球,我的脚

、胳膊以及脊柱全部运动着以便抓住球。我的身、心以及所有我了知的都

朝向这焦点而结合起来,他们都展示为“抓住这个球”。依波兰尼的看法

,我们会根据这一自定目标来判断我行为的价值,如果我的肌肉、神经以

及感官的结合方式使我可以优美自如地抓住球的话,那么我正在做的事就

是一个有效的积极价值。但在我们此处探究的立场中,这一状况及其内在

的价值设定并不具有予其自身一个最终判断的优先地位。当我一跃而起,

成功地抓住球的同时,我自身也飞窗而出导致死亡,评价的参数似乎也已

经可以扩展到需要重写原先的评价,即我跳跃而起是否是一成功行为。此

外,我所有的行为,扔球和抓球的整个状况以及它内在的评价,他们自身

只是结合进其他整体的一个部分。实际上在天台看来,必然有着无限量的

他者,这些他者根据其自身的目的同等有效地评价那个部分。对了知与评

……[看更多书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