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于丹

分類: 图书,哲学,中国哲学,先秦哲学,儒家哲学,孔子,
品牌: 徐晋如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
·页码:216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7504726338
·条形码:9787504726339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于丹女士也不例外,如果她的“心得”能够叫做《一个40岁女人的人生悟》,撇清与孔子和庄子支离破碎的联系,如果她的书能够安静地躺在书店一隅,等待心有灵犀的读者去悄然发现,那么一切都会恰到好处,世象也会呈现一种平和而节制的美。
于丹“心得”《论语》和《庄子》的举动,不但没有拉近国人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反而使我们内心失去了某种可贵的敬畏感。接受中国元典的洗礼,确实需要某种时间的隆重性和心态的谦卑,快餐文化只能用于果腹,而不能真正陶冶精神的成长。
我们认为,辨别是非的能力,是通识教育的终极目标。出版这样一本书,我们不只是想让于丹的曲解歪说不再流传,我们更渴望文化能呈现多元的生态,读者能面对多元的取舍,并真正走向通识教育的彼岸。
作者简介徐晋如,江苏盐城人也。本科时先后就读于清华与北大,但在思想气质上却属于与今天“新清华”相对的“老清华”。后跳过硕士阶段直接读博,现居广州中山大学。研究领域集中在儒家政治学、诗词写作学及京剧学。著有《胡马集》(2002)、《人苏世——北大第一保守派思想文录》(2005)、《红桑照海词》(2007)、《大学诗词写作教程》(2007)等。
杨昊鸥,四川乐山人也。为人用志纷繁,原为运动员出身,半路出家读书。高中时代获全国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著有长篇小说《百年树人》等。早喜纵横,好为文,欲为诗人而才情苦寡。后嗜老庄,乃知文辞小道不足以观,复归于学,欲为哲人则为知力所限。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此生愿得此“放心”二字,不复他求。现为中山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
目录
第一编 告诉你未被糟蹋的孔子
孔子是“快乐”哲学的代言人吗
孔子说的“礼”是指“礼节”、“礼让”吗
质疑于丹对“士”的解释
“君子喻于义”中的“义”能理解为“适宜”吗
“冕”就是指当官吗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何解
“天人合一”和“天人和谐”是一个意思吗
“君子儒”与“小人儒”
《论语》所谓“君子”究竟何指
离题万里的人生之道
第二编 告诉你未被糟蹋的庄子
何谓“逍遥游”
“《庄子》这本书,历代被奉为经典”吗
“齐物”就是“庄周的密码”吗——兼说《庄子·齐物论》
“谈笑论生死”是庄子的生死观吗
快乐的庄子?抑或是痛苦的庄子
禅宗的“觉悟”,非于丹所说的“觉悟”
是“认识自己”,还是“忘却自己”——论《庄子·人间世》之“心斋”
是“无用之用”还是“总有路可走”——庄子用支离疏的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
论“浑沌”兼驳于丹妄解“七日而浑沌死”
于丹讲述的“庄周梦蝶”——一个讲错了地方的故事
夔、炫、蛇和风的故事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第三编 透过于丹看社会
苏格拉底的结局与《百家讲坛》的反对者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民主
附录:超级女声的胜利就是自由民主的胜利吗
文化快餐时代的经典阅读
知识分子应当向“民众”屈膝献媚吗
警惕文化苏丹红
知识分子的“生产化”是其堕落的前兆
所谓“文化保守主义”
第四编 背景阅读
起草人徐晋如答媒体问
徐晋如:我为什么要强调敬畏
徐晋如答网友
……[看更多目录]
序言任何稍具政治学常识的入都知道,民主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民主社会并不必然就是一个自由的社会,民主在给人们带来保障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的弊端,其最著者,就是文化艺术的整体堕落。有一些人将这种令人难堪的情形描述为“麦当劳世界”。今天,“麦当劳世界”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文化霸权,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作为一名深被古典文化所化的学者,面对此种情形,心中的痛苦莫可名状。耶鲁大学的人文大师布鲁姆就曾在《华尔街日报》撰文,称《哈利·波特》与垃圾无异。他为了重构西方人日渐委靡不振的灵魂,编定了一部《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选择了26位不朽的作家,对其作品进行评论、串讲和赏析。中国同样是曾产生无数伟大作家和伟大经典著作的国度,但中国迄今还缺少像布鲁姆那样与时代的浮躁、鄙俗作战的英雄。当我们作为一个群体,勇敢地承担起文化生态保护工作时,我们并不敢说自己是这样的英雄,但见贤思齐,至少我们把布鲁姆这样的大师当做我们的榜样。
关于“麦当劳世界”的弊端,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的论述最为精当。他在论述民主社会的艺术时这样说: “在贵族制度下,产生了很多幅伟大的绘画;而在民主国家,则出现了大量平凡的绘画。前者建造了一些青铜像,而后者,则塑造了一些石膏像。”在民主社会里,“一方面,原来对美术深为爱好的人,大部分将要变穷。
文摘第一编 告诉你未被糟蹋的孔子
孔子是“快乐”哲学的代言人吗
文/杨昊鸥
《于丹〈论语〉心得》开篇这样写道:
“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真理是朴素的,这话不假,但朴素绝不仅仅等于表面。太阳从东边升起,现代社会无人不知,但我们今天知道太阳之所以不从西方升起这个看似最简单不过的常识,也不是生而知之,也是一代又一代的先人历经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挫折后才发现的。要知道,在没有任何现代文明的帮助下,我们的上古先民曾经想象着太阳是从山谷中升起的(“日出于谷而天下明,故称旸谷”)。真理的力量不仅仅在于让我们认知世界的真实,其更重要在于它作为一种悬置的理想高标指引我们不断向世界的真实与本质靠拢——而不是相反,令我们停留在太阳东升西落这样表面现象中故步自封
将朴素和表面混为一谈之后,于丹开始了她的“三段论”,即,真理是“朴素”的,《论语》讲的是真理,所以《论语》是“朴素”的。先抛开立论基础的不稳定性,于丹又进一步混淆了概念——最朴素、最简单的道理,“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以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它贯穿着孔子关于政治、哲学、教育、为人等各个方面的伟大思想。如果说《论语》“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这种说法实际上无疑于是在说孔子是快乐哲学的代言人
快乐心灵是美好的,孔子是伟大的,所以将伟大的孔子和美好的快乐心灵绑定在一起兜售,“看上去很美”。这就好比说,牛顿三大力学是经典的,爱因斯坦是伟大的,所以爱因斯坦是主张三大经典力学的。任何一个有物理常识的人都不会认同这种逻辑
我不禁要请教于丹女士:孔子是快乐哲学的代言人吗?
首先可以来看看孔子究竟快不快乐。这个问题看起来就像庄子笔下的“子非鱼”一样,似乎是个无解的方程,但对于我们现在讨论“孔子是否是快乐哲学的代言人”这个问题却很重要。如果孔子的思想是快乐哲学,那么他必然要把自己的生活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