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世界文学名著·名家导学版-简·爱(中学生世界文学名著·名家导学版)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世界名著,欧洲,法国,
品牌: 夏洛蒂·勃朗特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页码:215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7802201640
·条形码:9787802201644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0开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学生世界文学名著·名家导学版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这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优美、动人并带有神秘色彩。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的女性,她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磨难。她的生活遭遇令人同情,但她那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平等幸福的精神更为人们所赞赏。小说主要描写了简•爱与罗契斯特的爱情,她的爱情观更加深化了她的个性。她认为爱情应该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础上,而不应取决于社会地位、财富和外貌,只有男女双方彼此真正相爱,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作者简介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那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她的两个姐姐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莉回到家乡,在荒凉的约克郡山区度过了童年。十五岁时夏洛蒂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所学校当教师。她也曾做过家庭教师,终因不能忍受贵妇人、阔小姐对家庭教师的歧视和苛待而辞职。她曾打算自办学校,为此她在姨母的资助下去意大利进修法语和德语。然而由于没有学生,学校没能办成。但是在意大利学习的经历激发了夏洛蒂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促使她投身于文学创作。1846年,夏洛蒂创作完成了她的第二部小说《简·爱》,借一个出身寒微的年轻女子的奋斗经历,一抒胸中积愫。小说于1847年秋以柯勒·贝尔的笔名发表,大获成功,次年就再版两次,让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作者就此跻身英国著名小说家的行列,被马克思归为以狄更斯、萨克雷为代表的“出色的一派”。
张定远,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国家级刊物《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主任、人教社报刊社社长等职,编辑、撰写、主编语文教材和语文教育图书200余本。
编辑推荐这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主要描写了简·爱与罗契斯特的爱情。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的女性,她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磨难。她的生活遭遇令人同情,但她那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平等幸福的精神更为人们所赞赏。
目录
阅读推荐
作者简介
创作背景
内容概述
艺术特色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考点链接
参考试题
中考试题
……[看更多目录]
序言有效指导学生阅读文情并茂的课文和古今中外名篇名著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而阅读方面的知识更是今后中、高考语文试题中大量出现的。“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为此,“课程标准”提出在初、高中阶段,学生阅读总量应不少于400万字的要求。为什么“课程标准”如此重视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名篇名著呢?这是因为,通过阅读经典性名著,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饱览世界各国文学大师留下的宝贵而丰厚的文化遗产,增加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通过精品文化的熏陶感染,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陶冶做人品格,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感谢中国画报出版社组织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和一线名师经过精心策划,不失时机地编辑出版《世界文学名著•名家导学版》大型阅读丛书。
这是一套特色鲜明、欣赏价值极高、值得广大青少年朋友认真阅读的丛书。这套大型丛书有以下几个特色:
通俗性:
由于名著的时代性、民族性等特点,加之大量作品历史久远,涉及历史典故较多等原因,会给学生阅读带来一定困难。为此,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这套丛书选择通俗的紧缩本,这样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从而收到快读、多读、读好的实效。
实用性:
面对当前语文教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在教学中存在着“重字词,轻鉴赏:重技能,轻素质;重工具,轻人文”的倾向,教学中往往只着眼于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使语文教学目标单一化。为解决这个问题。这套丛书在每本的阅读前设有“阅读推荐”:包括“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内容概述”、“艺术特色”四个项目。为了学生阅读确有实效,在每章前有“引言”,巧妙地把学生带入有情趣的阅读中,而每章后又有“我的思考”。帮助学生抓住重点、难点、可读点,加上学生自己读后的感悟、心得——“请你参与”,可以预期学生会从中享受到读书的美妙。
针对性:
毕竟学生要面对中、高考,从现实出发,这套丛书还在书后专门设计了“考点链接”,将阅读与考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其中“参考试题”紧跟时代脉搏,既新颖,又经典,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中、高考试题”均是近几年考场出现的典型例题,具有方向性、指导性、训练性,整套题体现了语文综合训练的要求,解决了学生中、高考的燃眉之急。
总之,阅读这套经典性文学名著,真像“坐在寻源的武陵渔船上,饱看夹岸的桃花,有目不暇接之感”。我相信这套大型阅读丛书的问世,对于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于倡导和推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一定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张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