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商务新知译丛)
分類: 图书,艺术,影视,影视艺术理论,
品牌: 安德烈·戈德罗
基本信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码:245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100044073
·条形码:9787100044073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商务新知译丛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内容简介:“电影如何表示连续、进展、时间的间断、因果性、对立关系、空间的远近等等,这些都是电影符号学所面临的中心问题。”①可见,这里的设问是符号学性质的,但这些研究对象(连续、进展、时间的间断、因果性、对立关系、空间的远近等)最常涉及的却是叙事学。应当说,叙事学与电影很快就紧密结合并不出人意外。关于影片是叙事以及影片的叙事受到影片叙述者的支配这种观念,没有用多少时间就得以树立。事实上,还在20世纪60年代叙事学作为自主的学科首先在文学领域发展起来以前,这一观念已经被普遍地接受。阿尔贝·拉费40年代末在法国杂志《现代》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足以提供证据。拉费在他的文章里已经谈到“视点”和“叙述”,尽管他所用的一些表述难免还不成熟:“叙述的功能”、“透视中心”、“视界的常设中心”、“目视的角度”。
编辑推荐《什么是电影叙事学》既关注电影语言的特殊性,又关注为分析电影叙事提供所需工具的必要性,在运用热奈特创建的主要叙事范畴(时间、叙述、视点)时,加入了文学叙事学未探讨的一些特殊问题,例如有关画面/声音的关系、有关电影的空问。影片由于表现材料的多样化,比小说具有更多的复杂性,因而,《什么是电影叙事学》不是将文学叙事学简单地用于电影。大多数概念根据电影符号学的观点重新作了思考。《什么是电影叙事学》能够对国内电影叙事学的发展有提供帮助。
目录
中文版前言
导言
I.口头叙事、书写叙事、影片叙事
Ⅱ.叙事学和电影
Ⅲ.结构主义浪潮的一份遗产
IV.先驱者之一:阿尔贝·拉费
1 电影与叙事
I.什是叙事?
I.1一个叙事有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
I.2叙事是一个双重的时间段落
I.3任何叙述都是一种话语
I.4叙事的感知使被讲述的事件“非现实化”
I.5一个叙事是一系列事件的整体
Ⅱ.什么是电影叙事?
Ⅲ.电影叙事的诞生
IV.叙述与演示
V.有声电影:一种双重的叙事
Ⅵ.什么是虚构的叙事?
VⅡ.非影片的现实和虚构的世界
2 陈述和叙述
I.叙事学研究方法之一:从影片到叙述机制
I.1从陈述到叙述
I.2明现叙述者和大影像师
Ⅱ.叙事学研究方法之二:从叙述机制到影片
Ⅱ.1从叙述到次叙述
Ⅱ.2第二叙述者
Ⅱ.3口头叙事、视听叙事
Ⅱ.4机制的串通
Ⅱ.5谁讲述影片?
Ⅲ.影片叙事学纵览
Ⅳ.一种无叙述者的叙述
3词语和画面
I.话语的开始:讲解员
I.1被帮助的观众
I.2代理叙述者
Ⅱ.书写与画面
Ⅱ.1画面的“阅读”
Ⅱ.2无声电影字幕的功能
Ⅱ.3字幕的后代
Ⅲ.声音与画面
Ⅲ.1声音和人体
Ⅲ.2声音的音色作为叙述的标志
4 电影叙事的空间
I.永在的影片空间
Ⅱ.被表现的空间与未展示的空间
Ⅲ.暗示的空间:外场景
Ⅳ.不同类型的空间关系
Ⅳ.1唯一和同一的空间:空间的“同一性”
Ⅳ.2空间的相异性:邻接和分离
Ⅳ.3近距空间
Ⅳ.4远距空间
5 叙事的时间性与电影
I.关于画面的时间属性
Ⅱ.双重的时间性:分析时间的主要概念
Ⅱ.1时序
Ⅱ.2时长
Ⅱ.3时频
6 视点
I.热奈特的聚焦法
Ⅱ.认知和观看:聚焦和视觉聚焦
Ⅲ.倾听:听觉聚焦
Ⅳ.心理画面
V.电影的认知聚焦
V.1内认知聚焦
V.2外认知聚焦
V.3观众认知聚焦
Ⅵ.聚焦与类型
结论
参考影片目录
参考书目
主要术语译名对照
译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本书①写作于1989年至1990年,当时,叙事研究在电影领域已经历了10年的蓬勃发展。事实上,影片叙事学早些年就已存在,许多专家发表了论述这一问题的专著,明确提出了影片叙事学。②与克里斯蒂安·麦茨所建立的、主要是阐明隐喻性的“电影语言”的实质的电影符号学不同,这些作者全都将理解电影叙事放在他们的研究工作的中心。
文摘这段文字构成一个叙述、一个话语,人们在其中或多或少能够发现一位叙述者,这个讲述的机制按照一种确定的顺序,选择一定的词汇,“通过”自己的视点,向我们提供关于人物的一些连续信息。(园丁认为对小淘气鬼的惩罚是他应得的,这里的视点就十分明显,当然并非总是如此。)
从历史上看,与叙述的模式同样重要的还有另一种传达叙事信息的模式,它毫不犹豫地将叙述者从交流过程中排斥出去,而让各种各样的人物相会在同一 个“剧场”,登上同一个舞台。为此,人们求助于演员们,他们的任务就是在现场(这里和现在)、在观众面前,活灵活现地表现他们所扮演的人物已经历过的、各种各样的情节(他处和过去)。这一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戏剧演出,柏拉图称之为“摹仿”,我们最近提出将这种模式命名为“演示”。①
人们可以想象一场叫做《水浇园丁》的短剧,它面 对一群观众,在舞台上演出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里园丁和小淘气鬼所经历的同样简单的情节。人们此时面 对的就是一种“纯粹的”演示,它是以上我们用文字就同一个“主题”所作的纯粹叙述的模仿产物。
在这些叙事模式中,什么是影片《水浇园丁》叙事的位置呢?它是否属于演示?
后记译者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留学法国期间认识本书作者之一弗朗索瓦·若斯特的。1988年6月,译者有关影片叙事分析的博士论文在巴黎第一大学通过答辩时,他担任评委之一。1989年第3期《当代电影》发表了译者对他的采访文章《弗朗索瓦·若斯特谈当代电影叙事学和电影符号学》。1996年12月和2002年7月,译者还在巴黎举办的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他相遇。为翻译本书,译者又于2003年9、10月间去巴黎,与他做了有关的商讨。在1996年12月“百代兄弟公司(1896—1914)”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译者还遇见了安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