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书院与教育(闽南文化丛书)
分類: 图书,教育,中国教育事业,
品牌: 王日根
基本信息·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页码:278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7211056037
·条形码:9787211056033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闽南文化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闽南文化丛收》主要基于以下的三点学术思考:
一、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中华文化中化中的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二、闽南文化是一种二元结构的文化结合体。三、闽南文化是一种辐射型的区域文化。
闽南文化的内涵是极为丰富深刻的,其表现形式是多姿多彩的。为了把闽南文化的整体概貌比较完整地呈现给读者,我们把这套丛书分成十四个专题,独立成书。这十四本书,既是闽南文化不同组成部分的深入剖析,同时又相互联系、有机地成为宏观的整体。我们希望通过这套丛书的出版,一方面对于系统深入地研究闽南文化有所推进,另一方面则更希望人们对于闽南文化乃至中华文化有着更为全面的了解和眷念,让我们的家园文化之情,心心相印。
目录
第一章唐五代闽南教育的初兴
一、中唐以前闽南的教育
二、唐后期闽南社会承平与教育扩展
三、五代闽南教育
四、闽南教育与经济开发的互动
第二章两宋闽南教育的大发展
一、两宋闽南教育兴盛的背景
二、两宋闽南学校、书院与科举事业
三、闽南教育与“海滨邹鲁”
四、朱熹对闽南教育的带动
第三章元代闽南教育的中落
一、元政府对闽南的文化政策
二、元代闽南教育的由盛转衰
三、元代闽南教育与外贸
第四章明代闽南教育的官私系统
一、闽南官学的建立与扩展
二、商业与闽南民间办学的兴起
三、明代闽南官学、民学的相互关系
第五章清代闽南教育的时代更替
一、闽南官学的继续发展
二、民办学校的多元结构
三、新式学堂的兴起
第六章闽南教育与台湾教育的渊源关系
一、闽南教育向台湾的发展
二、清代台湾儒学教育的渐次兴起
三、台湾教育对闽南的推进
四、闽台教育的一体化倾向
余论
一、兴办教育是转移社会风气的有效途径
二、闽南形成了以社会力量创办教育的良好传统
三、学田、教育与传统政治秩序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闽南文化丛书》终于与读者见面了。我们之所以组织撰写这套丛书,主要基于以下的三点学术思考。
一、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闽南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磨合,以及东南沿海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逐渐造就的。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培育了闽南文化,而深具地域特色的闽南文化又使得中华文化的整体性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当今,区域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一个学术热点,从中华文化整体性的角度来考察区域文化,闽南文化的研究理应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二、闽南文化是一种二元结构的文化结合体。这种二元文化结合体既向往追寻中华的核心主流文化,又在某种程度上顽固地保持边陲文化的变异体态;既依归中华民族大一统政治文化体制并积极为之作出贡献,又不时地超越传统与现实的规范与约束;既有步人之后的自卑心理,又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和自我欣赏的意识。
文摘第一章唐五代闽南教育的初兴
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建立而出现的人之社会化的一个必经阶段。在春秋战国时期,教育思想也出现了儒、墨、法、道诸家的分野,但是儒家教化方式终于在汉武帝时被确立为王朝教育的基本方式。从受教者看,中国古代的教育也经历了从“学在官府”向教育普及的转变。官学与私学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两轮,共同推动着中国传统教育事业的前行。
由于中国古代政治统治是由中原逐渐向四周扩展的,行政区划和教育机构的设置经常被认为是王化所及的标志。凡进入王朝行政系统、设置了官学的地方皆属化内;否则为化外,被称为“蛮”、“夷”、“戎”、“狄”。中原王朝对它们或和亲、或怀柔,或冲突、或战争,有时表现为中原王朝对疆域的固守,有时则是大规模的边界扩张,化外之民因而转变为化内,王朝的版图随之扩大。
事实上,在进入化内之前,各边境地区亦有自己的文化形态,有自己的教化方式,但相对于中原文化而言,仍显得初级和原始,因而对儒家文化往往也乐于接受。特别是作为百越之一的闽越族对中原儒家文化采取了欢迎的态度。
对中原儒家文化的接受有时是通过中原的官员来闽任职实现的,有时是因为战争造成了大量的中原簪缨世家来闽避祸,从而带来了中原文化的种子。因此,较早期闽地的儒学教育往往处于家庭式的、私学的、不成规模的运状态。
后记《闽南书院与教育》作为陈支平、徐泓教授主编的《闽南文化丛书》的一册得以问世,需要感谢的人是很多的。
作为本书的主编之一的李弘祺先生在百忙之中细致审定了撰写大纲,进行了诸多写作上的指导。
本书允分吸收了学界的研究成果。举凡李弘祺、萧启庆、刘海峰、庄明水、黄新宪、高明士、王启宗、黄秀政、林拓、多洛肯、陈驾彬、苏黎明、蔡嘉麟等的研究成果都给予了本书极多的滋养。
本书第四、五章是在我的研究生刘庆、吕小琴所写初稿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我的研究生周惊涛、苏惠革、刘贺彬等亦做了部分资料收集工作。
谨此向上述各位表示诚挚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