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同步教学设计:小学数学3(下)(适用于义教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新课程小学数学名师同步教学设计丛书)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小学,三年级,数学,
品牌: 杨淑萍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页码:23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44033060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适用于教育类及相关人士参阅。
·丛书名:新课程小学数学名师同步教学设计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名师同步教学设计》是“新课程数学名师同步教学设计丛书”中的一册,我国著名语文教研专家周一贯先生说:“这是一套由全国小数界一百多位名师联袂撰写的教学设计丛书,其规模之大和质量之高都是空前的。每篇教学设计其风格和它们所体现的众多艺术流派,确实是异彩纷呈、气象万千。说它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百花园的精华浓缩、众长博采,当不以为过。”本册吴正宪,朱乐平,钱守旺等设计等二十多位名师联袂设计。
编辑推荐我国著名小学数学教育专家孔企平教授说:"《新课程小学数学名师同步教学设计丛书》是全国众多著名特级教师参与撰写的研究成果,是新课程理念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结晶。《名师同步教学设计》(小学数学3下)是其中一册。
目录
序言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位置与方向(一)”教学设计
“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
“位置与方向(三)”教学设计
“位置与方向(四)”教学设计
“位置与方向(五)”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口算除法(一)”教学设计
“口算除法(二)”教学设计
“口算除法(三)”教学设计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学设计
“一位数除三位数”教学设计
“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设计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设计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统计
“简单的数据分析(一)”教学设计
“简单的数据分析(二)”教学设计
“平均数(一)”教学设计
“平均数(二)”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年、月、日
“年、月、日”教学设计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制作年历”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口算乘法”教学设计
“乘法的估算”教学设计
“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一)”教学设计
“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二)”教学设计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一)”教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二)”教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教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二)”教学设计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
“公顷、平方千米”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认识小数(一)”教学设计
“认识小数(二)”教学设计
“认识小数(三)”教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教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二)”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一)”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二)”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三)”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四)”教学设计
“设计校园”教学设计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数学广角(一)”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二)”教学设计
第十单元 总复习
“总复习(一)”教学设计
“总复习(二)”教学设计
“总复习(三)”教学设计
“总复习(四)”教学设计
附:好课实录与案例赏析
“年、月、曰”教学实录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案例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实践与反思
……[看更多目录]
序言杨淑萍老师主编的《新课程小学数学名师同步教学设计丛书》是全国众多著名特级、高级教师参与撰写的研究成果,是新课程理念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结晶。本书风格多样,异彩纷呈,集近年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之大成,其内容之全和质量之高在同类书中并不多见,可以说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创新之力作。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正在进行课堂教学探索和研究的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我认为,本书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把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在本书的众多教学设计中,很好地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些变化对数学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別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冲击着原来的中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模式,数学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手段等方面部发生了新的变化。第二,数学的应用领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数学日益成为公民必需的文化素养,因此培养全体公民的数学素养是时代的要求。第三,随着国际竞争曰益激烈,加快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体现“发展性”的基本特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点在本书的教学设计中体现得比较充分。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不是以培养少数精英为目的,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每一个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2.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努力体现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发展的有机整合。
文摘插图: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位置与方向(一)”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大量的感性知识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教学中应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的认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3页例1。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用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基础上,来学习如何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了开放性、趣味性很强的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增强探索和体验的机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关于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经验,是本课学习的现实基础。但要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带领学生到操场去观察、辨认,让学生在活动中,具体感知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