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文化(第3辑)
分類: 图书,政治,中国政治,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青少年,
品牌: 方卫平
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页码:330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534242991
·条形码:9787534242991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从2004年到现在,《中国儿童文化》正好走过了三个年头。
“三”是一个不错的数字,它意味着“多”。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园地,呈现给读者更多儿童文化研究的成果、更多儿童文化研究的讯息,同时,也是更为丰富生动的儿童文化研究面貌。
第三辑,我们期待“多”,同时也致力于做得更好。
2006年9月,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第30届世界大会在中国澳门召开,这是该机构首次在中国举行世界大会。承蒙组委会的支持和推荐,本辑《中国儿童文化》收录了大会的九篇主题发言论文。中国学者班马、朱自强、孙建江、方卫平分别就电子时代的新传播工具与儿童文学作家艺术创意的亲近关系、儿童的自由教育问题、“哈利·波特”现象带来的文化启示、图画书在中国大陆的兴起等话题作了探讨和阐述;日本学者岛多代以东西方文化交流为背景,对日本图画书的发展历史作了简要的描述;韩国学者康禹铉则以韩国两次举办国际图书节的过程和经验,为我们展示了韩国儿童阅读推广的一部分重要面貌;新西兰女学者丽贝。丽莫瑞克、法国学者伊莎贝尔·谢弗列、南非学者布莱恩。瓦法瓦洛瓦分别就社会低层儿童的文学阅读设计、儿童文学的听、看、读特征以及非洲儿童书籍的出版与发行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本辑“儿童文化”栏目发表的文章颇值得关注。王尚文提出了“文学教育的实质是情感教育”的观点,从今天文学教育的背景来看,这一观点是令人深思的。王黎君的文章则提供了关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儿童形象及其思-想意义、审美价值的分析和思考。“儿童文学”栏目中,王泉根从人类文学系统的分类结构出发,论证了儿童文学存在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合法性;张嘉骅尝试在互文性的背景上探讨儿童文学及其童年概念;陈恩黎则以细致的文本分析为基底,展开关于儿童文学文本策略的论述和思考。“作家与作品”栏目主要收录了以四位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的一组研究文章。“经典重温”和“海外视域”栏目则以或新鲜或独到的研究视角,对安徒生、宫泽贤治的童话创作以及俄罗斯的大自然文学等作了研究性或介绍性的阐释。总体上看,本辑所收录的论文,其研究范畴涉及儿童教育、儿童美学、儿童文学、儿童阅读、儿童传媒等各个领域,而在研究方式上'既有纯理论的建构和阐说,也有具体的文本分析和解读;既有宏观论题的研究,也不乏儿童文化领域的个案考察。
“批评与争鸣”是本辑新设的一个栏目,旨在对当下儿童文化领域的创作与理论现实作即时性的把脉。本辑发表的刘绪源和黄玮的两篇文章分别从理论和创作的角度,对当前儿童文学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独特的观察与批评。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栏目,引起读者对当下儿童文化领域各种重要“症结”的关注,并以此彰显批评的活力、锋芒和锐气。
此外,本辑开始新设“资讯平台”栏目,以简讯的方式提供国内外重要儿童文化事件的相关讯息。
自第一辑出版以来,《中国儿童文化》一直受到海内外同行和有关人士的关注与重视。第三辑,我们继续坚持立足前沿、关怀现实、视野开阔、力求创新的理念,希望通过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与对话,进一步开拓儿童文化研究的空间,丰富儿童文化研究的内涵,提升儿童文化研究的层次,推动儿童文化的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同时,也证明我们努力的价值。
我们希望每一辑的出版,都不负“中国儿童文化”应有的思想气度和学术品格。
目录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第30届世界大会特辑
eBOOK时代的作家和艺术创意
自由与儿童的自我意识的生成
哈利·波特现象思考
图画书在中国大陆的兴起
穿越吋空和文化的艺术——图画书
给孩子以自由与空间——南怡岛国际图书节
拉近文化差距:文学扮演怎样的角色——为低层儿童设计的主题阅读
听、看、读:儿童文学的三个方面
儿童书籍在非洲的出版与发行:机遇与挑战并存
儿童文化
文学,使人变好的努力
个体独立与多元呈现——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儿童形象论
以经典引导儿童:《新语文读本》小学卷的编写指导思想
读者是意义的创造者——一个初级双语学习幼童以一本中文书用英语创造意义的个案研究
试论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意识与角色定位——以央视少儿频道节目主持人为例
儿童文学
论人类文学大系统的分类结构——兼论儿童文学存在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合法性
互文的儿童文学及其童年概念
论儿童文学的三种文本策略
中国幻想小说的叙事模式
关于中国儿童文学的现实主义思考
童年的秘密与成长——以《秘密花园》、《天使雕像》为例
在夹缝中生长的儿童散文
作家与作品
自由随意的说话风格趣味盎然的日常情境——论任溶溶儿童诗的语法语境特色
森林与人——董宏猷儿童文学创作探视之一
从三种作品看王晓明创作的情绪嬗变
闲云一朵沾山水真情浓浓诗意远——论彭学军少年小说《你是我的妹》
批评与争鸣
鞋子,及其后续故事——兼论文艺批评还有无存在的必要
“疑似”的儿童文学
学界对话
在儿童文学之路上飞翔
总结与清算——方卫平教授谈他的儿童文学研究历程
经典重温
“阴影”下的自我认同——从荣格原型理论看安徒生的《影子》
海外视域
俄罗斯一枝独秀的大自然文学
生命意义的求索——解读宫泽贤治童话中的宗教情怀
和孩子一起阅读图画书——建立一个研究和阅读图画书的理论框架
稿约
……[看更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