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和一个世界(第2集)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散文随笔,中国当代,综合,
品牌: 杨宪益
基本信息·出版社:昆仑出版社
·页码:25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800408876
·条形码:9787800408878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这些书是怎样介绍到中国来的,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打开一本书,就是打开了一个世界
翻译家与作家、读者交流
心灵与尘世磕碰
目录
我与英译本《红楼梦》/杨宪益
译诗的境界/魏荒弩
一部影片的翻译开创了一个片押
——《普通一兵》剧本的诞生/孟广钧
别具一格的“合译”/杨静远
我译《大师和玛格丽特》/钱诚
相逢狭路.别是情缘
——一我与惠特曼和《草叶集》/李野光
我和马雅可夫斯基/卢永福
我翻译了一部诗集/王以铸
欣幸获得机会翻译了《珂赛特》/谢素台
《海之歌》感言/郑雪来
我是怎样译起卡夫卡的《城堡》的/汤永宽
帕斯捷尔纳克故居一日行的感悟/张秉衡
我译兰姆/刘炳善
夏洛蒂·勃朗特不知道的事
——《维莱特》使我想起/吴钧陶
我们这一生没有交白卷/陈良廷刘文澜
丽尼与屠格涅夫/俞虹
关于翻译《大饭店》/杨立信
我译华兹华斯/杨德豫
《赫索格》翻译前后/宋兆霖
我译《马特洛索夫》/程文
从《罗摩功行之湖》的翻译出版看民族文化差异/金鼎汉
忠实第一-力求神似
——我译《啊,拓荒者!》/资中筠
我与《旅伴》的难忘情结/曹苏玲
我译《巴塞尔的钟声》/蔡鸿滨
译事甘苦/潘庆舱
我译吉卜林/文美惠
《鲁拜集》翻译漫谈/张鸿年
我的译事/张琳
《地下人,或当代英雄》译事/田大畏
译事杂谈
——《人·岁月·生活》/冯南江
我译《罪与罚》/臧仲伦
我和《少女日记》/高年生
我译普希金/冯春
《先人祭》翻译的前前后后/易丽君
话说《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薛范
我译《维特》/韩耀成
浅谈《巴尔扎克全集》的翻译/艾珉
叶赛宁与中国/王守仁
我译《你往何处去》/林洪亮
苦乐寸心知
——翻译《玉米人》小记/刘习良
……
《战争论》
——集体智慧的结晶/鲍世修
随作者起舞/李公昭
后记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忠实第一
力求神似
——我译《啊,拓荒者!》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译了几种英、法文学作品。主要是应出版社之约。同时也是自己的业余兴趣,一方面不能忘怀于当年在大学中所学的外国文学,一方面是在从事专业研究著作之余的一种调剂。所以翻译的书大多不是我主动选的——当然也是自己认为值得的,惟有《啊,拓荒者》一书是我的选择。初次翻译出版是1983年,1998年的重版也是我建议的。足见我对薇拉·凯瑟,特别是这部小说情有独钟。后来,在重新修订译文时,我还是不断地为书中丰富的内蕴和诗意的美所打动,觉得前文意犹未尽,再作一些补充。
我不像有些翻译专家那样有丰富的实践,足以总结出一套一套的经验和理论。不过既然多年从事不止一种文字的工作,在自己的实践中,以及阅读他人的译作中总还有一些心得体会,编者给我这个机会,就写出来与读者分享,并求教于方家。
我始终认为,翻译首要原则是忠实于原著。常听说好的翻译作品是“再创造”。我的理解就是使原著最接近完美地再现于另一种文字,而不是任己意加以发挥和增删,否则是改写而不是翻译。做到这点并不容易,需要高度敬业精神和对读者的尊重。坊间许多粗制滥造的“译著”,就是在“唬”不懂外文的读者,完全经不起与原文核对。当年鲁迅提倡“硬译”,固然是矫枉过正。使得他自己有些译文可读性差,但也是出于对这种欺世“唬”人的现象深恶痛绝。为忠实计,非不得已最好不要从其他文字转译。这道理不言自明。我国早期译作往往从第三种文字转译。这是当时的条件所限。现在英语有成为世界语的趋势,惟其如此,更应该尽可能避免从英语 转译他国作品。中国人要了解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不应完全通过英语民族的视角和诠释。
即使在极端认真负责的前提下翻译,还是会有许多陷阱:一是貌似文字忠实,实际语气、重点大相径庭。正如中文“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意思相反,外文的重点也表现在语句的次序中,而且与中文次序往往相反。常见的通病是按字句顺序照搬,结果重点错位。二是有些外文成语或一般语句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中文成语,但是实际内涵并不相吻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