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宏儿童学画美术形象资料大全(银卷)(儿童学画必备资料用书)

分類: 图书,艺术,设计,平面设计,图形、图案,
品牌: 姜宏
基本信息·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页码:14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807590173/9787807590170
·条形码:9787807590170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儿童
·丛书名:儿童学画必备资料用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姜宏儿童学画美术形象资料大全》(银卷)讲述用孩子的童心去创意,用艺术的笔法去表现,用作者特有的信息资源去汇集,便成了《姜宏儿童学画美术形象资料大全》这套书。 这套书的内容既丰富又实用。本卷为银卷。为了便于读者查找所需的形象,采取了科学分类法,本卷分为动物、植物类。
作者简介姜宏,1970年生于辽宁沈阳。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现为辽宁省文化发展促进会会员、沈阳金石书画院院长,致力于少儿美术教学及教材、教法的研发工作,曾任加拿大《父母家庭》杂志美编。其漫画、连环画、插图作品在十多种刊物上发表,发明了“刀刮画”技法,沈阳电视台对此进行了专题报导。从事儿童美术教学十余年来,姜宏曾两次主持省级美术科教法及学法研究实验,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改实验项目,本人被评为创造教育骨干教师。在儿童美术教育领域中,她率先提出了“发散式学习法”,并著有系统的美术教材,自2002年推向全国,得到了广大教育同仁、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辽宁电视台及多家电台、报纸、杂志等新闻单位对其美术教育理念进行过专题报导,并应邀参加多次儿童美术教育类公益讲座和签名售书活动,反响热烈。2004年被邀请为辽宁教育电视台《空中家教》美术主讲教师,节目一经播出便得到了很好的反馈。目前,她已成功地出版了《姜宏儿童画教学100课》、《姜宏儿童学画美术形象资料大全》、《姜宏儿童创意素描教师范画赏析》、《智力开发画中学》、《儿童成长系列丛书》等三十余本,与其美术教学法相配套的多种儿童学画系列教材将陆续推出。目前,“姜宏儿童学画系列教材”已被众多儿童美术教育基地列为首选教材。
编辑推荐《姜宏儿童学画美术形象资料大全》(银卷)绘画风格上力求传统与现代、时尚的完美结合,既有具象的表现法,又有抽象概括的表现法,还有卡通画法等等,让读者使用起来在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又有趣味化情感的陶冶。
目录
动物
大象
狮子
老虎
豹
长颈鹿
梅花鹿
犀牛
河马
黑熊
北极熊
骆驼
斑马
袋鼠
野猪
猩猩
大熊猫
猪
牛
马
驴
山羊
绵羊
鳄鱼
巨蜥
狼
狐狸
猫
狗
兔
猴
老鼠
鼹鼠 松鼠
刺猬
小熊猫 树袋熊 鼬
壁虎
蜗牛
蜘蛛 蚯蚓
蝎子 蜈蚣
蚂蚁
毛毛虫 蚕
企鹅
鸵鸟
孔雀
鸡
鸭
鹅
乌龟 蛇
青蛙 蟾蜍
树懒 犰狳 食蚁兽
穿山甲 变色龙
鹰 鹫
鹤 天鹅
大雁 鹭鸶
鸳鸯 鹈鹕 信天翁
燕子
喜鹊 乌鸦
麻雀
鸽子 鹦鹉
杜鹃 海鸥翠鸟
蜂鸟 啄木鸟猫头鹰
蝙蝠
蝗虫 蛾
蝴蝶
蜜蜂
蜻蜓
蝉 苍蝇 蚊子
天牛 萤火虫 金龟子
螳螂 蟋蟀
螳螂 瓢虫
蝈蝈 蝼蛄 锹甲
鲸 海豚
海象 海狮 海豹
鲨鱼 鲫有
其他鱼类
虾
螃蟹
章鱼乌贼
水母海葵海星
海螺贝类珊瑚虫
恐龙
其他史前动物
龙
凤凰
植物
花
苴
叶
竹藤
树木
菌类
蔬菜
水果
干果
常见农作物
……[看更多目录]
序言也许是一种机缘,从儿时起我对艺术就有着深深的热爱之心。无论是优美的图案,还是动听的旋律,都能使我为之入迷。在父母的支持下,我很小就开始接受美术启蒙教育和艺术的熏陶。后来接受了专业的学习和深造后,才知道绘画艺术的范畴是那样的广阔,艺术作品可以表达人的情感,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唤醒人们内心沉寂已久的梦。
近年来,我在从事儿童美术教学的教材、教法研发的同时,还在国内外儿童图书出版领域中从事图书策划、撰稿人和书籍装帧设计的指导工作。两者都与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实,只要深入于自己喜爱的事业中,就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收获便会接踵而至。于是,在儿童美术教学领域中,我率先提出了“发散式学习方法”,并著有系统的美术教材,中央电视台、辽宁教育电视台及沈阳电视台等媒体报导后,得到了社会上的认可和广泛推广。我时常想:我还能再为更多的人做些什么?
绘画是我的本行,如果将优秀的绘画形象提炼、汇集,让更多的孩子、更多的美术工作者为之感染、为其所用,不是一件更好的事情吗?我甚至觉得这就是我的使命!
用孩子的童心去创意,用艺术的笔法去表现,用我特有的信息资源去汇集,便成了《姜宏儿童学画美术形象资料大全》这套书。
这套书的内容既丰富又实用。为了便于读者查找所需的形象,采取了科学分类法,如:“金卷”分为人物、建筑物、交通工具类等;“银卷”分为动物、植物类。绘画风格上力求传统与现代、时尚的完美结合,既有具象的表现法,又有抽象概括的表现法,还有卡通画法等等,让读者使用起来在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又有趣味化情感的陶冶。
文摘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