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生命,第二次机会: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电影馆)
分類: 图书,艺术,影视,影视作品与评论,
品牌: (美)因斯多夫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2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63371575/9787563371570
·条形码:9787563371570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电影馆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双重生命,第二次机会: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是对基耶斯洛夫斯基创作生涯的一次梳理,并细读了他的所有重要作品,着力审视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作品主题、风格、道德上的一致性,让我们真正理解这位电影大师。波兰裔艺术电影大师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被称为“借助影像的叙事思想家”,电影风格富于哲思、诗意和对人世的悲悯。
作者简介安内特因斯多夫,耶鲁大学博士,并曾在耶鲁大学教授电影史和电影批评课程。现为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电影系教授,同时还是大学电影研究会的主任。她的前两部著作《弗朗索瓦特吕弗》和《难以拭去的阴影电影与大屠杀》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媒体推荐“这就像花一样,如果你爱上了一朵生长在一颗星星上的花,那么夜间,你看着天空就感动甜蜜愉快,所有的星星上都好像开着花。”(《维洛尼卡的双重生命》)
对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安内特•因斯多夫具有迅速的领悟力,并怀抱着一种发自本能的同情。这本书的价值无可估量。
——罗杰•艾伯特
谁若对这位非凡的导演感兴趣,本书将是他的不二之选。
——彼得•博格达诺维奇
编辑推荐《双重生命,第二次机会: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视基耶斯洛夫斯基为一位电影诗人,一位集编剧与导演于一身的波兰电影人,他丰富的视听语汇表现出对人类易错性和超越性的深入看法。他的电影作品——尤其是《十诫》——值得我们仔细分析,特别是分析其美学中蕴藏的伦理观。《双重生命:第二次机会》着力审视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作品之主题、风格、道德一致性,同时对他的电影生涯做全面而又详细的回顾。波兰裔艺术电影大师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被称为“借助影像的叙事思想家”,电影风格富于哲思,诗意和对人世的悲悯。《双重生命:第二次机会》是对基耶斯洛夫斯基创作生涯的一次梳理,并细读了他的所有重要作品。
目录
致谢
前言
序
第一章 个人背景,学生短片、纪录片
第二章 早期剧情片
《行人地下铁》《履历》《人员》《生命的烙印》《宁静》
《影迷》《短暂的工作日》
第三章 机遇和死亡
《机遇之歌》和《无休无止》
第四章《十诫》——关于死亡的十部短片
第五章 《维洛尼卡的双重生命》
第六章 《三色:蓝》
第七章 《三色:白》
第八章 《三色:红》
结语
注释
关于作者
……[看更多目录]
文摘第一章个人背景,学生短片,纪录片
1996年3月13日,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溘然辞世,终年54岁。消息传来,令了解他及其电影作品的人们感到无比的震惊与伤痛,伴随着的,还有一种十分基耶斯洛夫斯基式的疑惑。尽管朋友们多次尝试,想要说服他去国外接受心脏搭桥手术,但最终他仍拒绝了巴黎、纽约以及两家波兰专业心脏手术机构的邀请。他坚持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波兰人,对自己的医生充满信任。那天,他自己步行来到华沙医院,自己登记入院、接受手术;他再也没能醒过来。根据他朋友的说法,那家医院应承认责任,因为他们的医生对进口医疗器材熟悉程度不够。
不少纽约人是在曼哈顿的林肯中心看戏时得知他的死讯的,沃尔特·里德剧院(Walter Reade Theater)正在那儿上演基耶斯洛夫斯基作品《十诫》的话剧版;入席不久,观众便被告知这一噩耗。惊讶与心痛之余,我们试着理性地面对这一消息:“至少,我们并没有因此而错失一些他本该完成的电影,因为基耶斯洛夫斯基早在《红》之后便已宣布息影。”随后,我们开始推测事情发生的真实顺序——这和我们看他电影时所做的事一样。当初,他决定告别影坛,是否因为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抑或他觉得该说的都已说完,因而心生厌世之情?他最终死在了波兰的医院里,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命运?抑或,自由意志在他这出人生戏剧中扮演的角色才是决定性的?毕竟,拒绝优质医疗机构邀请的,是他自己。对于一个早在二十年前便拍摄过纪录片《医院》的人来说——那部影片中的波兰医院缺电能、少设备,医生更是严重缺乏睡眠——无论怎样,华沙都不会是接受外科手术的理想地点。
再次观看他的作品,我们不由被其中透露出的死亡意味深深打动,从《机遇之歌》、《无休无止》一路到《十诫》、《三色》三部曲,我们始终可以见到那种对于死亡的暗示。波兰出生的女作家伊娃·霍夫曼(Eva Hoffman)曾在基耶斯洛夫斯基去世前一个月见过他。她回忆说:“他想要活下去,他说心脏病是对他发出的一个警告,一如《维洛尼卡的双重生命》中的波兰女主角。”在电视访谈中,我们更仔细地聆听了他看似无心的只言片语。在克日什托夫·维兹比基(Krsysztof Wierzbicki)1995年为丹麦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基耶斯洛夫斯基如是说》(I’m Soo)中,基耶斯洛夫斯基承认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对未来感到恐惧,视其为一个黑洞。他将自己称作“已退休的电影导演”,不过承认还是在继续写剧本。“将来某一天,或许,又会有根据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