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第2版)
分類: 图书,医学,耳鼻咽喉科学,耳科学、耳疾学,
品牌: 粟秀初
基本信息·出版社: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页码:34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810864319
·条形码:9787810864312
·包装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眩晕》初版系作者根据自己对于眩晕近五十年的临床诊疗经验,并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编著而成。书中系统介绍了眩晕的临床解剖、生理、病理生理,重点强调临床诊疗实践。《眩晕》(第2版)在初版基础上,不仅继续强调临床实用性,而且对初版中存在的一些明显不足和误漏之处进行了修订。并重点对临床常见的耳石病、脑血管病性眩晕、颈性眩晕和耳源性颅内炎性并发症等诊疗内容做了大的改动。同时应广大读者要求,补充了外科治疗、康复治疗、眩晕护理、影像学检查、个别少见病种(如颅石骨症、内淋巴管扩张综合征等)及眩晕科研的新进展和新成果等内容。
编辑推荐眩晕系因为耳迷路半规管壶腹嵴神经末梢、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核及其中枢神经传入径路或大脑皮质投影遭受病变或过强的人为刺激,且超出了机体当时的代偿功能,导致人体自身的空间定向和平衡功能障碍所引发的一种运动幻觉,是当今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 《眩晕》主要是根据编者平时的临床诊疗经验和教学工作中的体验,并注意结合我国国情和参照国内外有关资料编写而成的。适当介绍眩晕的临床解剖、生理和病理生理等基础知识,重点在于临床诊疗方面的实用内容。《眩晕》力图适应日常医疗工作的需要,为广大医务人员尤其是基层全科医生们提供一本临床应用参考书,并希望对医科院校师生和研究生也能具有某些参考价值。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临床解剖
第一节 骨迷路
第二节 膜迷路
第三节 血管
第四节 神经
第二章 临床生理
第一节 听觉生理
第二节 平衡觉生理
第三章 临床病理生理
第四章 病因
第一节 耳病性眩晕
第二节 脑血管病性眩晕
第三节 颈性眩晕
第四节 脑肿瘤性眩晕
第五节 外伤性眩晕
第六节 癫痫性眩晕
第七节 中毒性眩晕
第八节 颅内感染性眩晕
第九节 变性、代谢病性眩晕
第十节 其他躯体疾病性眩晕
附录1 法国巴黎市耳一神经功能检测中心的眩晕病因分析
附录2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南京分院耳鼻咽喉科的对眩晕病因的综合分析
第五章 临床表现
第六章 病史收集
第七章 检查
第一节 一般体格检查
附录 闭锁综合征
第二节 神经系统检查
第三节 听觉功能检查
第四节 半规管功能检查
第五节 耳石功能检查
第六节 位置性眼球震颤检查
附录1 几种简易而实用的前庭和半规管功能检查法
附录2 对前庭功能检查冠(命)名的建议
第七节 耳咽管功能检查
第八节 迷路瘘管试验
第九节 实验室检查
第八章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一节 眩晕诊断的一般原则
附录 法国巴黎耳一神经功能检测中心的眩晕诊断指南
第二节 眩晕的临床定位诊断
第三节 眩晕的临床定性诊断
第四节 眩晕的临床鉴别诊断
第五节 眩晕的临床诊断类型
第九章 内科治疗
第一节 发作期中的治疗
第二节 发作间歇期的治疗
第十章 外科治疗
第一节 梅尼埃病
第二节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第三节 失能性位置性眩晕
第四节 其他不能代偿的前庭疾病的外科治疗
第十一章 康复治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病情评估
第三节 治疗方法
第十二章 护理
第一节 眩晕发作中的护理
附录1 护理义务不是监护义务
附录2 有签字证明我无责
第二节 变温半规管功能检查中的护理
第三节 颈性眩晕的护理
第十三章 健康教育
第十四章 预防
下篇 各论
第十五章 外耳道耵聍栓塞性眩晕
第十六章 鼓室负压性眩晕
第十七章 Tullio综合征
第十八章 梅尼埃病
第十九章 内淋巴管扩张综合征
第二十章 Lermoyez综合征
第二十一章 迷路炎
第一节 迷路周围炎
第二节 局限性迷路炎
第三节 弥漫性浆液性迷路炎
第四节 弥漫性化脓性迷路炎
第五节 病毒性迷路炎
第六节 药物中毒性迷路炎
第二十二章 耳石病
第一节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第二节 丹迪综合征
第三节 运动病和登陆病
第二十三章 颅石骨症
第二十四章 带状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
第二十五章 前庭神经元炎
第二十六章 小脑脑桥角炎性疾病所致的眩晕
第二十七章 急性小脑炎
第二十八章 耳源性颅内并发症性眩晕
第一节 化脓性脑膜炎
第二节 脑脓肿
第二十九章 脑血管病性眩晕
第一节 缺血性迷路卒中
第二节 急性椎一基底动脉脑缺血发作
第三节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第四节 小脑出血
第三十章 颈性眩晕
第一节 椎动脉供血不足
第二节 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
第三节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第三十一章 听神经瘤
第三十二章 高颅内压和低颅内压性眩晕
第一节 高颅内压性眩晕
第二节 低颅内压性眩晕
第三十三章 耳外伤性眩晕
第一节 鼓膜穿孔伤性眩晕
第二节 爆震伤性眩晕
第三节 中耳气压伤性眩晕
第三十四章 颅脑损伤性眩晕
第三十五章 癫痫性眩晕
第三十六章 其他躯体疾病性眩晕
第三十七章 眩晕研究的新进展
第一节 基础研究新进展
第二节 临床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附录 本书常用药品商品名和通用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看更多目录]
序言眩晕(veitigo)系因内耳迷路半规管壶腹嵴神经末梢、其神经传入径路或大脑皮质投影区遭受病变或过强的人为刺激,且超出了机体当时的代偿功能,导致人体自身的空间定向和平衡功能障碍所弓I发的一种运动性幻觉(hallucination)。病人感觉自身或(和)外物按一定方向旋转、浮沉、漂移或翻滚,与自感头脑昏昏沉沉不清醒的头昏(dullness)和行立起坐或翻身等过程中的身体摇晃不稳感的头晕(dizziness)有别,为当今临床上的常见症状之一。根据国内上海医科大学史玉泉教授(1998)提供的资料,人群中的眩晕患病率为0.5%,约占神经内科门诊病人的5.0%~10%,住院病人的6.7%,耳鼻咽喉科门诊病人的7.O%;法国巴黎耳一神经功能检测及防治中心Toupet教授(2000)认为每七个法国人中就有一位在他(她)一生之中至少有一次眩晕发作,居病人就诊原因中的第三位(仅次于发热和头痛)。
眩晕的病因复杂,可由多脏器和多系统的疾病所引起,且易在激动、紧张、过劳、失眠、烟酒过量和月经期等诱因下发病,因而诊断和防治有时常较困难,易给病人带来较多疑虑。眩晕发作常呈反复突发性,随时随地均可发病,可数日、数月、数年一次,甚者可一日数次,且常伴有恶心、呕吐和倾倒等症状,给病人思想上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恐慌,个别病人甚至出现濒死感。对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交等的影响较大,甚至连日常生活有时也难能自理。较重较频的眩晕发作所致的紧张、恐惧和焦虑情绪又可促使眩晕发作不断增多、加重,甚至进入恶性循环的眩晕发作持续状态,给以后的治疗工作带来更大困难。
文摘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