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证史(社会文化史译丛)

分類: 图书,艺术,艺术史,
品牌: (英)彼得·伯克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9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301133736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其他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社会文化史译丛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图像证史》作者彼得·伯克,图像是历史的遗留,同时也记录着历史,是解读历史的重要证据。从图像中,我们不仅能看到过去的影像,更能通过对这皯影像的解读探索它们背后潜藏着的信息。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一幅画所说的话何止千言万语”。面对数量难以穷尽的图像,历史学家也就面对着惊人的宝藏,但宝藏下面,也隐藏着难以觉察的陷阱。
作者简介彼得·伯克(Peter Burke),英国历史学家。1937年生,获牛津大学博士。曾执教苏塞克斯大学、剑桥大学,现为剑桥大学文化史荣休教授及伊曼纽学院(Emmanuel College)研究员。伯克的研究专长为西方史学思想和欧洲文化史,致力于史学与社会科学理论的沟通,探索文化史写作的新领地,是当代最著名的新文化史学家之一。著作宏富,包括《语言文化史——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和共同体》、《法国史学革命》、《历史写作的新视野》、《20世纪的历史与历史学家》、《什么是文化史》、《文化史的多样性》、《图像证史》、《意大利文艺复兴》等数十多种,作品被翻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出版。
彼得·伯克的系列作品将在北大出版社“社会文化史译丛”与“历史学的实践丛书”中陆续推出。
编辑推荐《图像证史》作者彼得·伯克以其杰出新文化史家的广阔视野和思路,对包括工艺品、画像、雕塑、电影、电视、平面广告等的视觉材料进行了分析,关注的重点并非这些图像本身,而是如何利用它们解读历史、以及在此过程中存在的机遇与危险。
目录
前言和致谢
导论
第一章照片和肖像
第二章图像学与图像研究
第三章圣像与超自然的图像
第四章掌权者和抗议者
第五章透过图像看物质文化
第六章社会景观
第七章他者的套式
第八章可视的叙事史
第九章从见证人到历史学家
第十章超越图像学?
第十一章图像的文化史
参考书目
索引
致谢
……[看更多目录]
文摘第一章照片和肖像
写实主义的诱惑,严格地说,就是把图像等同于事实,在照片和肖像上表现得尤为强烈。正因为如此,这里需要对这两类图像做比较详细的分析。
摄影写实主义
早期的有关摄影史的讨论把这种新媒体视为对历史学的辅助手段。例如,早在1888年,乔治.弗朗西斯(George Francis)就在一次演讲中呼吁,应当系统地收集摄影照片,因为它们“在可能的范围内最充分地描绘了我们的土地、房屋和生活方式”。历史学家面对的问题是,这些照片是否可信,或有多大的可信度?一向都有人这样说,“照相机从不撒谎”。然而,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快照文化”中依然存在着一种诱惑,因为我们当中的许多人把家庭和节日活动记录在胶卷中,并把绘画与照片等同起来,因此期望历史学家和艺术家能做出忠于事实的表述。
确实,我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有可能因为摄影技术的进步而发生转变。正如法国作家保罗·瓦莱里(Paul Valery,1871—1945)曾经指出的,在衡量历史准确性的标准上,我们开始增添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此这般的事实,诚如文字叙述的那样,可以拍成照片吗?”从很早以前开始,报纸就使用新闻照片来证明其报道的真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