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象征的世界:诗歌、经验与修辞(新诗研究丛书)

失去象征的世界:诗歌、经验与修辞(新诗研究丛书)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评论与研究,诗歌词曲,中国诗歌,诗研究,
  品牌: 耿占春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

·页码:40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301135432/9787301135433

·条形码:9787301135433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新诗研究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以现代汉语诗歌为切入点,以“象征”为叙述对象,追溯“象征”的古老出身,和它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的发展过程,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变形记”。作者意在指出,“象征”不仅是一种文学修辞和仪式表述手段,更是人类感受世界、认知自我的途径;在中国当代文学时期,“象征”的存在与消失过程,表征着社会、文学和生存境遇的变化;“象征”的改写也意味着人类对自身文化、生存意义的改写。

作者简介耿占春,1957年生于河南柘城,现为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南大学诗歌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诗学研究、文学批评,著有《隐喻》、《话语和回忆之乡》、《观察者的幻象》、《叙事美学》、《在道德与美学之间》等。

目录

绪论:从文本到语境

第一章 修辞批评与社会批评

第二章 象征:再现和话语自我指涉

第三章 象征:知识与神话

第四章 象征主义的遗产:从神话到政治

第五章 失去象征的日常世界

第六章 作为传记的昌耀诗歌

第七章 自我的地理学

第八章 微观知觉与语言的启蒙

第九章 语言的激进化

第十章 感受性主体

第十一章 感受力的现代性

第十二章 现代性与死亡

后记:零散的感想

……[看更多目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