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11
分類: 图书,历史,中国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综合,
品牌: 刘瑞琳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15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63374213/9787563374212
·条形码:9787563374212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温故11》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它以记述一个小人物生死与档案的文字,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我们需要温故,是因为我们的健忘,从温故中而知新则是我们温故的目的。
编辑推荐从《温故11》中,细心的读者都能感悟到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温故。
目录
特稿
白先勇战后东北之争(上)
人物
李伟是是非非蒋碧微
蔡登山五十年来千斛泪——顾颉刚的情感世界
祝晓风有关柳无忌先生的书缘旧事
记忆
祝伟坡我的“家庭成分”问题
周成林伯父
沙漠挚友老何
何蜀夏工宣
风物
张家荣家园忆往
桑新华故居民风千年根——北京西郊古村落拍摄手
聚焦
岳玉明张学良与影星胡蝶的绯闻
印象
李伟随蒋介石游太湖
仲炜“文革”中拜访傅作义
文本
姜庆刚陈梦家先生的两封信
片语
张书克胡适:佳人乎?贼乎?
……[看更多目录]
文摘战后东北之争(上)白先勇
本文节选自美籍华裔作家白先勇的传记作品《仰不愧天——白崇禧将军传》,该书即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战后东北之争》中,作者根据其父白崇禧将军生前的回忆,并参诸台湾与大陆出版的相关书籍,对内战期间国共双方的东北之争作出了自己的诠释,为我们认识半个多世纪前的那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战,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因《温故》篇幅所限,此次刊出有删节。
——编者
前言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展开斗争,抢夺接收沦陷区。双方主要的军事冲突,首先启端于东北。由于东北在国防战略、地缘政治、工业经济以及历史传统上,对全国甚至整个亚洲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很自然的,东北便成为战后国共斗争势在必得的首要目标了。
1946年4月18日至5月18日之间,国共双方军队,精锐尽出,在东北中长铁路上的重镇四平街,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战争。这是抗战后国共两军为了争夺东北第一次主力会战,对于东北得失,以及整体内战,关系至巨。会战在四平街持久拉锯不下,双方攻守最激烈的时刻,5月17日父亲奉蒋中正主席之命,飞往东北督战。当时父亲已发表为首任国防部部长,并将于6月1日就职,父亲赴前线督饬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并其部下新六军、新一军、七十一军,三天内攻下四平街,并继续往长春、永吉进攻。林彪部队十万余人大败,溃不成军,往松花江北岸哈尔滨仓皇撤退。此时马歇尔正在南京代表美国政府调停国共内战,向蒋中正施压停战。在此关键时刻,父亲飞回南京向蒋中正报告战果,并力主国军应不顾一切,乘胜追击,收复北满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等城市,彻底肃清东北共军。蒋氏基于国内外种种复杂原因,始终未能采纳父亲此一关系东北国共战争胜负的重大建议,于6月6日,片面下令停战。时国军孙立人所率之新一军,已追过松花江北岸,抵达双城,离哈尔滨不足一百公里,中共中央大为震动,毛泽东下令林彪,准备弃守哈尔滨。此次停战,遂予林彪部队喘息机会,整军反扑,东北形势,自此逆转,后东北沦失,乃影响整个国共内战。
战后东北的国际形势
——美苏之间的势力竞争
战后东北不仅为国共相争的第一目标,亦是美国与苏联两霸互相较劲的比赛场所,事实上是四组力量合纵连横的复杂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为了逼使日军早日投降,以减低美军在远东战区的伤亡,不惜牺牲中国领土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