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神农本草经(第1辑33)(全文注音版)(注音版)(《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药学,本草,
品牌: 吴普
基本信息·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页码:24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38723706
·条形码:9787538723700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相传为神农所作,但并非出自一人之手。约成书于200年。原书早已亡伕,《神农本草经》系清,孙星衍等从《太平御览》《大观本草》《证类本草》等书中辑伕而成,但加入了《吴普本草》对《神农本草经》原文的注释。
书凡3卷(一作4卷),共载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收载丹砂、云母、莒蒲、人参等120种药物;中品收载雄黄、硫黄、石膏、干姜等120种药物;下品收载石灰、代赭石、附子、大黄等125种药物。一般从别名、产地、生长环境、性味、功用、主治、配伍及采集、贮藏等方面进行论述。后附药性理论及配伍规律。
《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神农本草经》提出了中药的最早分类方法,总结了中药药性理论和配伍规律,奠定了中药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所载药物,疗效可靠,如疗瘿之海藻、冶喘之麻黄、止痢之黄连、截疟之常山等。为中药学的经典著作。
《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神农本草经》刊本较多,如清问经堂丛书南、善成堂刊本、周氏医学丛书本、四部备要本、中国医学大成本和丛书集成本等。此据问经堂丛书本全文收录。
编辑推荐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在编选这套《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丛书的过程中,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披沙拣金的方式,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彻底梳理,力求使广大读者能够系统地感受到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准确地把握中华民族绵绵不息的古代文脉以及全面地了解中华民族包罗万象的宏大气派。多年来,我们组织了诸多人次的相关调研,从中了解到,广大读者一直都在以极大的热情期待着能够看到一套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古代文化全景的丛书。为此,这套《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丛书以前所未有的庞大容量,多角度多层面地呈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丛书的特点是:所有文字都注以汉语拼音;所有,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文化都会在这里相继亮相;所有文献全部幂用中文简体横排,尽最大限度地将中国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文献以一种极其便利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们相信,上述这些特点 将会不同程度地提高中国古代文化在社会中的普及率。
目录
卷一
玉石(上品)
丹沙
云母
玉泉
石钟乳
涅石
消石
朴消
滑石
石胆
空青
曾青
禹余粮
太一余粮
白石英
紫石英
青石、赤石、黃石、白石、黑石脂
白青
扁青
草(上品)
昌蒲
鞠华
人参
天门冬
甘草
干地黃
太
兔丝子
牛膝
充蔚子
女萎
防葵
茈胡
麦门冬
独活
车前子
木香
署豫
薏苡仁
泽泻
远志
龙胆
细辛
石斛
巴戟天
白英
白蒿
赤箭
奄闾子
析蓂子
蓍实
赤芝、黑芝、青芝、白芝、黄芝、紫芝
卷柏
蓝实
芎劳
蘼芜
黄连
络石
疾藜子
黄耆
肉松容
防风
蒲黄
香蒲
续断
漏芦
营实
天名精
决明子
丹参
茜根
飞廉
五味子
旋华
兰草
蛇床子
地肤子
景天
因陈
杜若
沙参
白兔藿
徐长卿
石龙刍
薇衔
云实
王不留行
升麻
青蓑
姑活
别羁
屈草
淮木
木(上品)
牡桂
菌桂
松脂
槐实
枸杞
柏实
伏苓
榆皮
酸枣
檗木
干漆
卷二
卷三
……[看更多目录]
序言儒者不必以医名,而知医之理,则莫过于儒者。春秋时,和与缓,神于医者也,其通《周易》,辨皿虫之义,医也,而实儒也。世之言医者,必首推神农。然使神农非与太乙游,则其传不正;非作赭鞭钩,巡五岳四渎,则其识不广;非以土地所生万千类,验其能治与否,则其业不神。传不正,识不广,业不神,虽日取玉石、草市、禽兽、虫鱼、米谷之属,历试之,亲尝之,亦仅与商贾市贩等耳,于医乎何与?吾故日:神农,千古之大儒也。考《崇文总目》载《食品》一卷、《五脏论》一卷,皆系之神农。其本久不传,传之者,《神农本草经》耳!而亦无专本。唐-审元裒辑之,《书录解题》谓之《大观本草》,《读书志》谓之《证类本草》。厥后缪希雍有《疏》,卢之颐有《乘雅半偈》,皆以《本经》为之主。然或参以臆说,或益以衍断,解愈纷,义愈晦,末有考核精审、卓然有所发明者。则证古难,证古而折衷于至是,为尤难。孙渊如观察偕其从子凤卿,辑《神农本草经》三卷,于吴普《名医》外,益以《说文》《尔雅》《广雅》《淮南子》《抱朴子》诸书,不列古方,不论脉证,而古圣殷殷治世之意,灿然如列眉。孔子日:多识于鸟兽草市之名。又日:致知在格物。则是书也,非徒医家之书,而实儒家之书也,其远胜于希雍、之颐诸人也固宜。或以《本草》之名,始见《汉书?平帝纪》《楼护传》,几有疑于《本草经》者。
文摘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