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上下)(古典文化必读书系)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
品牌: 佚名
基本信息·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页码:68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204093976
·条形码:9787204093977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古典文化必读书系
·套装数量:2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全书约七十万字,分《灵枢》九卷和《素问》九卷,共计十八卷。 《黄帝内经》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它从饮食、起居、四时气候、昼夜明晦、日月星辰、地理环境、水土风雨等多个方面确立了疾病的诊治之法,并详细地谈论了病因、病机、精气、藏象及全身经络的运行情况,是一部统领中国古代医药学和养生学的集大成之作。
目录
黄帝内经·素问
卷一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卷二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阴阳别论篇第七
卷三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六节藏(脏)象论篇第九
五藏(脏)生成篇第十
五藏(脏)别论篇第十一
卷四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卷五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卷六
玉机真藏(脏)论篇第十九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卷七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藏(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卷八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卷九
热论篇第三十一
刺热篇第三十二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卷十
疟论篇第三十五
刺疟篇第三十六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咳论篇第三十八
卷十一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腹中论篇第四十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卷十二
风论篇第四十二
痹论篇第四十三
痿论篇第四十四
厥论篇第四十五
卷十三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脉解篇第四十九
卷十四
刺要论篇第五十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针解篇第五十四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卷十五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卷十六
骨空论篇第六十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卷十七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卷十八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卷十九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卷二十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卷二十一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
卷二十二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卷二十三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徵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卷二十四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黄帝内经·灵枢
……[看更多目录]
文摘卷一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日: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日: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惦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日:入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岐伯日: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旰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脏)六府(腑)之精而藏(脏)之,故五藏(脏)盛乃能泻。今五藏(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帝日: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日: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日: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
岐伯日: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黄帝日: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