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主体间性问题研究
分類: 图书,哲学,哲学理论,哲学基本问题,
品牌: 高鸿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页码:22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807453508
·条形码:9787807453505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数字化时代主体间性问题研究》对数字化时代主体间性的研究是在以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为基点、批判借鉴西方交往和主体间性理论的基础上展开的。研究中笔者力图体现两条线索:从历时态来看,一方面从哲学史的角度回顾和总结了主体间性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即主体间性理论萌芽于近代主体性哲学中,并随着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成为哲学研究中的显学。另一方面对主体问性的现实发展阶段和特征也做了划分和研究。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划分的社会历史三形态,既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三个阶段,也是人的交往和主体间性发展的三个阶段,本文将此概括为:第一阶段的主体间性是一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直接的主体—主体关系,是主体间性的原始状态;第二阶段的主体间性是一种主要以业缘为基础的、以商品交换为中介的间接的“主体—客体”关系,是主体间性的异化状态;第三个阶段是以业缘和网缘为基础,以每个人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为前提的“主体—客体—主体”的关系,是主体间性发展的理想和应然状态。数字化时代的主体问性处于从第二形态向第三形态过渡的阶段。
作者简介高鸿,女,1973生于陕西宝鸡。博士,副教授。200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现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从事领导学研究。在领导学、哲学及党建理论研究方面参与过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写作,主持过多项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并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目录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本文总体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主体间性的发展脉络
五、数字化时代主体问性的特征
六、数字化时代主体间性问题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现代西方哲学的视阈转换: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一、主体性哲学的形成、发展及其困境
二、现代西方哲学对主体间的发现
第二章实践、交往与主体间性
一、生产实践:交往的逻辑和历史起点
二、主体问性:主体性在实践中的展开
三、主体问性与人的发展
第三章数字化平台上的实践和交往
一、数字化时代的技术特征和哲学意蕴
二、虚拟的多维透视
三、数字化时代人的交往方式
四、数字化时代交往的心理机制:自我与社会认同
第四章基于人—机界面微观维度的主体间性
一、网际主体间性的内涵与外延
二、网际主体间性的中介分析
三、网际主体间性的结构分析
四、网际互动的形成机制
五、网际主体问性的特征
第五章数字化时代主体性的重塑
一、网际主体间的困境
二、网际主体间性的实质
三、人的主体性在数字化时代的重塑
第六章全球化交往中的主体间性与当代中国的发展
一、全球化交往中的主体问性
二、当代中国发展中的主体间性
三、以人文科技理念带动中国社会的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创办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是党中央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自2005年3月正式开办以来,始终坚持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切实把学院建设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的基地、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本领的熔炉以及开展国际培训交流合作的窗口的办学目标,秉承“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办学要求,努力体现“国际性、时代性、开放性”的办学特色,取得了较为突出的业绩,正在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新型领导学院的方向稳步迈进。
办好一所学院的关键是教师。人才是事业之本,人才兴则事业兴、事业旺。“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对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来讲同样有指导意义。
文摘4.主体间性范畴与主体性范畴
近代认识论哲学中确立起来的主体,是人基于自我意识确立起来的一种实在。建立在这种主体范畴之上的主体性的根基是自我意识,是意识本身所具有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自由性。而与之相对应的客体性具有被动性、受动性、机械性等特点。但实际上近代认识论哲学所理解的主体性只是一种狭义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性,是主体性的一种特殊形态。主体性的实质是人作为特殊的社会存在的本质属性,是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它体现于人类活动的各个层面(如认知、实践、价值、审美等等),意味着人能够超越历史和现实的局限,超越自身的有限性和狭隘性,向自由自觉的理想状态迈进。主体性的存在和发展不是内在的、天赋的、天马行空般的主观遐想,相反,它深深植根于生活世界,形成于人类的共同性的活动,源自主体间的交互性作用和交互性关系。主体性意味着主体间性,依赖于主体间性。
5.主体间性范畴和主客体关系范畴
主体间性范畴与主客体关系范畴是相互对应的范畴。主体间性是主体之间的关系,而主客体是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主客体关系体现相对于对象而言的人的主体性,这是一种主体自我中心的单方主体性,主体间性是交互主体性,是双方或多方主体性,体现了共同中心性。哈贝马斯曾经严格的区分了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其中工具行为体现着主客体关系,而交往行为则以主体间性为本质。但两者是否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对立,则并不尽然。其实,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来看,主客体关系的性质、阶段制约着主体关系的性质和发展,主客体关系的历史发展是主体间关系发展的历史前提。从人类活动本身来看,主体一客体关系和主体一主体关系是人类活动必然同时发生并相互制约的两种关系,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后记本书是在自己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修改工作临近尾声,但并没有如释重负之感。很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很多想法还需要进一步理清。对于主体间性问题的研究,自己只是开了个头。而再回头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感觉它就像爱因斯坦的小板凳,但我相信它是自己求学道路上必经的一次艰难的磨砺,是自己理论思维能力提升的一次痛苦的蜕变。自己如山间的一颗糙石,经过艰苦的打磨慢慢地有了一些形状。但我知道,真正的思考才刚刚开始。
这部书的出版要感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正是学院的大力支持,这部书才得以面世。上海市委党校四号楼的灯光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六号楼的灯光,记载了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创业史,也见证了学院无数青年教师的成长历程。作为学院创业示范团队的第一批队员,自己内心始终充满着感动和自豪!
这部书稿思想的萌芽和成型,要感谢母校中国人民大学,感谢导师萧前教授、陈志良教授。博士学习期间老师和师母以自己高尚的师者风范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使我在学习和做人方面深受教益和启发。他们的睿智幽默、宽容大度以及对学生父母般的无私关爱已铭刻在我记忆的深处,定格为一盏温暖的灯。感谢中国人民大学郭湛、马俊峰教授,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李鹏程、吴元梁研究员,感谢我的很多师兄师姐,在博士学习和近几年工作期间,他们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为我提供了许多无私帮助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