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海外中国研究系列·凤凰文库)
分類: 图书,其他,
品牌: 王国斌
基本信息·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页码:27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214049483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其他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海外中国研究系列·凤凰文库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是关于研究“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的专著,书中在广泛汲取和甄选中西史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从经济变化、国家形成和社会抗争三个方面入手,通过比较中国与西欧之长时段历史的异同,否定了长期盛行的各种西方中心主义研究框架,也展现了中西社会、经济、政治史的总体脉络和各自特点。
目录
编者的话
中文版序
鸣谢
导论
上篇 经济变化
前言:比较经济史与发展问题
第一章 明清及近代中国的经济变化:同欧洲的比较
一 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变化诸问题
二 近代早期欧洲经济成长的动力
三 斯密型动力在中国
四 对斯密型动力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
五 斯密与马尔萨斯:中国与古典经济学
六 结论
第二章 近代早期欧洲与明清时期中国工业扩展的动力
引言
一 西欧的农村工业与人口变化
二 中国的农村工业与人口变化
三 从原始工业化到工业化
四 原始工业化与工业化之比较
五 欧亚各地对于古典经济学家所谓的“增长极限”的不同反应
六 技术变化的力量与历史发展的机遇
第三章 从欧洲的角度看中国的经济史与经济发展
一 20世纪的中国经济
二 企业的组织变化在中国与欧洲的作用
三 中国农业经济中的斯密型动力与马尔萨斯型动力
四 民国时代中国经济成长的空间层面
五 1949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
六 从欧洲经济史和发展经济学中所获得的更多教训
七 经济史与经济发展
中篇 国家形成
前言:欧亚国家的形成
第四章 近代国家形成的方向
引言
一 早期帝国的形成及其遗产
二 以长期的眼光看近代国家形成
三 欧洲的国家形成
四 中国的国家形成
五 从欧洲的角度看中国的国家形成
六 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一种中国国家形成观
七 结论
第五章 近代国家形成中的意识形态与制度机构
引言
一 近代早期欧洲及明清时期中国内部的国家一经济关系
二 民族国家与农业帝国形成中的中央集权及地方秩序
三 中国与西欧的地方秩序诸问题
四 18世纪对中央控制之追求及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五 农业帝国之滑入近代以及“公众领域”和“市民社会”的出现
第六章 1850年以后近代国家的形成
一 近代世界中的冲突
二 19世纪中国的国家形成
三 20世纪中国国家形成的轨迹
四 从历史的角度看1949年以后的中国国家
五 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
六 中国国家的延续
七 结论:历史上的和理论上的国家形成
下篇 社会抗争
前言:政治与抗争
一 民众抗争:研究的问题与难点
二 欧洲的民众抗争
三 中国的民众抗争
第七章 食物骚乱
引言
一 中国的食物骚乱
二 欧洲的食物骚乱
三 中西食物骚乱的比较
四 结论
第八章 抗税运动
一 抗税事件
二 政治环境变化中的抗税意识形态
三 19世纪中期长江中游的抗税运动
四 19世纪40和50年代江南的抗税运动
五 19世纪50和60年代山东的抗税运动
六 从明清时期的角度来看19世纪的抗税运动
七 谁卷入抗税运动
八 抗税运动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九 20世纪的抗税运动
十 抗税运动同革命、国家形成及政治变化的关系
十一从比较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抗税运动
第九章 革命
一 对革命的诠释
二 国家危机与国家形成
三 从法国的角度看中国革命
四 从中国的角度看法国革命
五 法国:持续不断的革命诠释
六 中国:一场持续不断的革命
第十章 比较史学与社会理论
引言
一 经济变化
二 国家的形成与不形成
三 社会抗争与政治变化
四 前瞻性和回顾性分析与历史诠释
五 成为近代:历史与历史之外
征引文献目录
……[看更多目录]
文摘第一章 明清及近代中国的经济变化:同欧洲的比较
一 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变化诸问题
过去30年中,国际学坛(主要是中国与日本学坛)在中国经济史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学者们逐渐看到在大约10世纪开始的许多变化。由于新作物的出现和技术的进步,农业中的土地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都有提高;随着贸易发展、市镇成长和农产品流入市镇的增加,经济作物种植扩大了。交通的改善、商人组织的形成以及政府对市场交易的控制的放松,都促进了上述变化。另一方面,对于当代的中国经济,也存在着普遍的共识:尽管工业成长,中国仍然还是一个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人民仍然以农业为主。中国力求改变现状的努力,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是,在上述两种共识所涉及的有关时间起点与终点之间,大约还有l 000年的历史。对于这段时期内中国经济的变化,我们还缺少一种令人信服的解释。
历史学家们之所以未能解释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到底发生了何种变化,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仍然是以所谓的欧洲经济发展道路为标准,来质疑中国何以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他们研究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运作,通常以两种基本方法入手。第一种方法是找出一个中西差别,并将其称为“产生差异的关键因素”(例如西鸠定生对棉业的重要研究,指出了在中国,棉花生产是如何与农村工业相联系的)。另一种方法则注重研究某些较小的中西相似之处,并认为这种相似性有可能使中国走欧洲道路(然而并未如此)。不论是在对农业的商业化、雇佣劳动的使用、手工业生产的扩张的研究中,还是在对城市工厂形成的研究中,许多学者都把中国之未能顺利近代化归咎于下列三大罪魁祸首中之一(刘永成1982;李文治、魏金玉与经君健l983;许涤新与吴承明l985;张国辉1986)。这三大罪魁包括:第一,中国的国家政权。它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而阻碍了进步。第二,帝国主义。它迫使中国的经济变化屈从于外国利益。第三,中国的“封建”势力。它为保护其社会地位而反对进步。许多研究都以一种机械马克思主义史观为理论构架,但在非马克思主义的学界,一种类似的史观也颇为盛行,即以欧洲经验为正确模式,来寻求中国究竟错在何处。伊懋可(Mark Elvin)1973年的重要著作《中国过去的模式》,探寻中国何以在达到“中古经济革命”之后,未能出现欧洲式的科学变化与组织变化。黄宗智的新著《长江三角洲农民家庭和乡村发展(1350——1988)》,则重在探讨中国经验与欧洲模式的不同(黄把亚当·斯密与马克思的理论当做欧洲的理想模式)。这种关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