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高考英语阅读与完形
分類: 图书,考试,高考,英语,
品牌: 高亮
基本信息·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页码:26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60522734/9787560522739
·条形码:9787560522739
·包装版本:3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英语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新东方高考英语阅读与完形》所属的系列丛书以教育部制订的最新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为指导,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为依据,融入北京新东方学校中学部优秀教师们的高考英语一线教学的经验,博采众长编写而成。
作者简介高亮,北京新东方学校中学部高考项目主力教师,多年从事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完形填空教学工作,对阅读与完形的教学有独到见解。善于化繁为简,强调从千变万化的语篇中把握流动的信息。教学风格激情幽默,深受广大学员的欢迎。
编辑推荐《新东方高考英语阅读与完形》所属的丛书从历年高考真题出发,对主干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归纳梳理。讲练结合,注重实际英语能力与应试技巧的同步提高。重视讲清规律:知识规律、思维规律、技巧规律,帮助考生们走出题海,决胜高考。
目录
阅读理解篇
第一章 高考阅读准备知识
一、你应该了解的高考阅读
二、把阅读当成阅读来学
三、发现“重复”——阅读的妙招
第二章 如何备考高考阅读
一、词汇
二、长难句
三、体裁与题材
第三章 如何解答高考阅读题目
一、从题干人手
二、从选项人手
三、题干与选项的关系
第四章 高考阅读流程评析
一、何处寻求大智慧
二、常见阅读流程评析
三、具体流程示范
第五章 高考阅读文章分析
第六章 高考阅读能力训练
一、阅读能力训练的目的
二、阅读能力训练的材料
三、阅读能力训练的方法
四、模考能否检验阅读水平
第七章 高考真题实战热身
完形填空篇
第一章 高考完形准备知识
第二章 完形题目命制过程
一、题型介绍
二、题目命制过程
三、测试目标
四、发展趋势
第三章 完形题目解题步骤精讲
一、快速浏览重视首句
二、寻找重复逻辑分析
三、认真复查回顾推敲
第四章 完形题目实战流程示范
一、重视首句快速浏览
二、寻找重复逻辑分析
三、认真复查回顾推敲
第五章 高考完形备考建议
一、语感的培养
二、规律的总结
三、省力的捷径
第六章 高考完形历年真题
答案
附录
……[看更多目录]
序言我并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从小学到大学几乎从没得过第一名。不是我不努力,而是我努力了也成不了第一名。惟一的一次第一名是我连续两年落榜之后在1980年的高考中考出了全县外语类总分第一名,正是这次第一名把我送进了北京大学。也许是因为天资愚笨,我总是羡慕那些比我优秀的人,追随在他们后面,还热心地为他们做事。我的优点就是从来不妒嫉比我优秀的人,我总是努力模仿他们,把他们作为我学习的榜样。正是这一优点成就了我的今天。
父母是最接近我们的学习榜样。我的父母都是淳朴的农民,他们虽无力教我读书,但却用他们的勤劳和善良教会我做人的基本道理和是非标准,他们对我的影响无法用文字来描述,是我一生都受用不尽的。我生命中第一个榜样是雷锋同志。在我开始懂事时正是全国学习雷锋的高潮。记得有一次为了学习雷锋,我和另一个小朋友为一户人家担水,结果那个小朋友被父母骂了一顿,因为他自己家里的水还没有担满。而我母亲却夸奖了我。这样的事情在我小时候时常发生。父母的鼓励养成了我喜欢帮助别人的习惯。这一习惯使我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受益良多。
文摘第一章高考阅读准备知识
一、你应该了解的高考阅读
根据教育部最薪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阅读理解题型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阅读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该题型通常有2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5篇短文的内容(每篇文章300字左右),从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考试说明上推荐的做题时间为35分钟,平均每篇文章7分钟。
阅读理解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阅读材料选择最佳答案。在不超越中学生语言水平(当年考试大纲命题会明确标示词汇量,近年大纲要求为2,000词左右,生词量为3%左右)的前提下,阅读材料的选取主要遵循三个原则:短文总阅读量在1,0001,600词,试题阅读量在600~900词。篇数通常为5篇(2005年以前的上海卷是每套试题4篇阅读);
题材多样化,包括科普、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各种题材出现频率比较均衡,但同时对环保、教育、宠物、老龄化等热点问题有所涉及;
体裁尽量避免单一化,包括记叙、说明、议论、应用等。其中记叙文出现频率最高,相对阅读难度也最低。
对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要求有:
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既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
既理解字面意思,也理解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
既理解某句、某段的意义,也理解全文的逻辑关系,并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
既能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去理解,也能结合中学生应有的常识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