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博弈论

分類: 图书,新闻出版/图书馆/档案学,信息与传播理论,传播媒介,
品牌: 孙光海
基本信息·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码:45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108029790/9787108029799
·条形码:978710802979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传媒博弈论》采用博弈论、信息论、传播学理论等作为分析工具,将四大城市的十三家都市报、四大主流门户网站、两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作为研究对象,对各大媒体的日常新闻报道及其社会背景和特定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大量的案例剖析与实战推演,总结出各大媒体在不同环境下,针对不同的竞争对手及其表现而应采取的最佳策略。
作者简介孙光海,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编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传播》杂志社主编助理,中国新闻研究中心(WWW.cddc net)创始人兼主编。曾在多家市场化运作的主流报刊、强势商业网站从事采编工作10年,期间从事新闻理论研究并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主持撰写《2003中国内地传媒影响力、公信力调查报告》,编辑出版丛书《传媒影响力》,《传媒竞争力》、《传媒批判力》,从2004年起对网络媒体进行研究,所发表的学术文章对互联网业界颇具影响。
陈立生,江苏人,复旦大学传播学博士,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连续在新闻媒体工作17年,2000年正式进入高校从事新闻传播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发表业务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和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各一项,参与省级科研项目若干。
编辑推荐《传媒博弈论》通过小故事折射出大道理,提出了种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可以说是中国传媒业及其从业者真正意义上的重要参考和实用兵法。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博弈论与“3法则”
一、博弈之策:猜心之术不可不学
二、博弈之法:媒介棋局另有规则
三、传媒博弈:格局决定类型
四、博弈之道:先知彼后知己
五、博弈之力:在冲突中前行
六、传媒“3法则”赢家的诅咒
第二章 都市报博弈
一、北京传媒市场:八方博弈:
(一)博弈参与者:《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新京报》
(二)媒体编前会:天机不可泄露
(三)新闻实战推演:多算多胜,少算不胜
1.《北京青年报》策略:用数学计算头条
2.《京华时报》策略:用定价计算头条
3.《新京报》策略:用价值计算头条
4.博弈结果:优未必胜,劣未必汰
(四)连续博弈:夺回失去的市场
1.《北京青年报》策略:避开锋芒,独得市场
2.《京华时报》策略: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3.《新京报》策略:运筹帷幄,庙算在先
4.博弈分析:未来影响现在
(五)动态博弈:打破静态环境
1.知悉“结果”的博弈:避开其他报纸头条
2.《北京晚报》策略:用时间计算新闻
3.新闻“盲区”:此一时彼一时
(六)集体博弈:智者与强者的较量
(七)非合作博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零和博弈下的传媒“3法则”
1.北京报业的帕累托效率
2.第一名报纸的战略:扩大市场,实行差异化策略
3.第二名报纸的战略:缩小差距,要么推翻要么共存
4.第三名报纸的战略:努力创新,嫁接创新
5.第四名报纸的战略:远离壕沟
二、成都传媒市场:寡头博弈
(一)博弈参与者:《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
(二)寡头博弈:幸存者的伐谋与伐兵
1.《华西都市报》策略:农村包围城市
2.《成都商报》策略:城市辐射农村
(三)领导者VS.挑战者:鹬蚌相争的困局
1.《华西都市报》策略:熊掌和鱼如何兼得
2.《成都商报》策略:一山如何容二虎
(四)背叛与报复:一报还一报的伟大胜利
(五)“2.5法则”下的博弈均衡
三、济南传媒市场:非对等博弈
(一)天时:传媒环境
(二)地利:报纸竞争状况
(三)博弈参与者:《齐鲁晚报》、《济南时报》、(性活日报》
(四)不对等的博弈:蜗牛如何跑赢马
1.《齐鲁晚报》策略:香蕉可以两头吃
2.《生活日报》策略:大树底下不乘凉
3.《济南时报》策略:斩断对手头尾
4.博弈结果:致命一击
(五)警告式报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六)循环报复:冤冤相报何时了?
(七)威慑与反威慑:无条件的回应规则
(八)重大突发事件:终结报复与反报复
(九)混乱市场与非主流策略
1.不速之客的《山东商报》:隔岸观火的艺术
2.《济南时报》的“左右”策略:与虎为邻
3.《齐鲁晚报》的领导策略:兵不血刃
4.《生活日报》退出壕沟:众里寻他千百度
四、深圳传媒市场:合作博弈
(一)历史恩怨:互施“借刀杀人”计
(二)报业竞争:攘外必先安内
(三)深圳报业:棋局无闲子
(四)博弈参与者:《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
(五)内部分工:专业品牌服务专业人群
1.《深圳特区报》策略:党性高于一切
2.《深圳商报》策略:以经济报道为中心,做党报的二把手
3.《深圳晚报》策略:不与长兄争饭碗,民字当头话福祉
4.《晶报》策略:将时尚进行到底
(六)合作博弈: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1.《深圳特区报》和《深圳商报》策略:重大报道绝对不能含糊
2.《晶报》策略:协同作战绝不是背叛
3.《深圳晚报》策略:妥协并不一定是坏事
(七)深圳报业策略:三军协同驻守边防
第三章 网络媒体博弈
一、新浪与搜狐:拳击式的新闻博弈
(一)门户豪门恩怨
(二)新浪之道:制定规则
(三)博弈参与者:新浪、搜狐
(四)新闻博弈:访问量至上,影响力至上
(五)肉搏战下的无差异进攻战略
1.新浪策略:领导风范,效率第一
2.搜狐策略:等待三秒,坐享其成
(六)“笼中猪”博弈:新浪须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七)搜狐走出阴影:从不劳而获的模仿到有差别的独创
(八)美女与老虎:新浪、搜狐的“门”在哪里?
二、商业网站:三脚架也不稳
(一)门户卡位战:三分天下,网站疲惫
(二)博弈新秀:网易、腾讯
(三)三个快枪手:弱者的天空
(四)赢家通吃:媒体战略融人工作细节
(五)门户战略决策:多大脚穿多大鞋
1.新浪:做一个快速跟进者
2.搜狐:从巧妙克隆到追求最好
3.网易:大胆创新,保护创新
4.腾讯:挑战极限,适度冒险
(六)雾里看花:乱象下的门户角力与结盟
三、新闻网站:独立生存才是硬道理
(一)新闻网站:别把门户当竞争对手
(二)产业定位:新闻内容提供商
(三)博弈参与者:人民网、新华网
(四)博弈优势:背后传媒资源大比拼
(五)人民网VS.新华网:默契博弈下的潜规则
(六)新闻图片:1/n的传播效果
(七)中央新闻网站:小池塘的生存法则
(八)地方新闻网站:不要与“国家队”争功
(九)外宣网站:不应与媒体网站为敌
四、新闻网站与门户网站:上游与下游,利益何处流
(一)新闻网站:做大池塘的小鱼还是做小池塘的大鱼
(二)更新量与访问量:增长与反增长的极限
(三)狮子与野狗:在混乱中用好“护身符”
第四章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博弈
一、媒介通病:别人的钱袋更诱人
二、报纸VS.网络:画家与照相机的启示
三、报纸:五种情况下可以掌控谈判话语权
四、网络:四种情况下可以掌握议价主动权
五、太极图:破解报纸与网络的悖论
六、“S”线:市场博弈均衡调节利器
七、产业横向切割:混血后的“利益集团”
第五章 头条新闻与常规新闻博弈
一、头条新闻并不公平
二、筛选新闻:舍小就大的逻辑
三、善待“非重点”:小新闻小之有道
四、头条衰落:新闻的长尾理论
五、读者选择:新闻的“轻”“重”平衡.
结束语:国际舆论争夺战与奥运报道大演习
参考资料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今天的中国新闻媒体运行环境正在发生急剧变化。
从社会环境上看,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剧,中国经济与社会变革的进程提速,社会生活的变化频率日益加快,社会各个领域间的联系日益加强,相互作用日益深刻。在这样的环境中,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冲突的机遇都在增大。人们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的难度也随之增大。
从公众环境上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文化的进步,接受新闻信息传播的社会公众的年龄跨度日益加大,社会构成日益复杂,思想状况日益活跃,价值标准日益多元化,地域分布日益广泛。快速获取最新信息、精确接近深度信息、主动选择实用信息已经成为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普遍需求。整个社会公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日益苛刻。
文摘第一章博弈论与“3法则”
一、博弈之策:猜心之术不可不学
传媒博弈,就是把博弈论“引进”到传媒领域,研究传媒业的博弈现象和博弈规律。通过对一条新闻在版面上的编排,可以推演媒体的态度与收益;通过对一条新闻的处理,把编辑部日常工作同媒体的整体战略贯穿在一起;通过对新闻博弈的分析,透视出媒体的新闻运作系统是否科学与健康,是否能有效地与媒体其他部门(发行部、广告部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一提到“博弈”(game)听起来就觉得高深莫测,其实它就是“游戏”的意思,博弈过程就是“玩游戏”。博弈论(game theory)又被称为对策论,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理论和方法,它既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也是研究决策主体在给定信息结构下如何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以及不同决策主体之间决策的均衡…。所以媒体在运用博弈论时,要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即通过建立完备的逻辑框架和博弈体系,算出每条新闻安排在不同位置时自己所能得到的收获。
博弈论最初主要研究棋牌、赌博中的胜负问题,人们对博弈局势的把握只停留在经验上,没有向理论化发展,其实博弈论思想古已有之。我国古代的《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军事著作,而且也是最早的一部博弈论专著;我国名著《三国演义》本身就是一部博弈实战教材,其中有很多经典的博弈案例,如诸葛亮的“空城计”、曹操败走华容道等。博弈论正式发展成一门学科则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和经济学家摩根斯坦在当时合作出版了《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一书,奠定了博弈论的理论基础。20世纪50年代以来,纳什、泽尔腾、海萨尼等人使博弈论最终成熟并进入实用。近20年来,博弈论作为分析和解决冲突和合作的工具,在管理科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生态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今天博弈论已发展成一门较完善的学科。
博弈游戏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囚徒困境”:甲、乙两个人一起携枪准备抢劫,作案未遂便被警察发现并拘留。警方怀疑,这两个人可能负罪在逃还犯有其他重罪,但没有证据。于是分别进行隔离审讯,为了分化瓦解犯罪嫌疑人,警方告诉他们:如果你们两个当中,一人招供而另一人不招,坦白者作为证人将不会被起诉立即释放,另一人将会被重判十五年;如果两人都招供,则两人都会因罪名判刑十年。
这两个囚犯该怎么办昵?是选择互相合作还是互相背叛?从表面上看,甲、乙两人应该互相合作,保持沉默,这样他们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看更多书摘]
后记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并将继续发生剧烈的变革。中国的传媒领域同样花团锦簇,热烈而烂漫。不仅如此,无论从国内的角度还是从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传媒领域的竞争都将会变得更加惨烈。中国传媒的成长如何,不仅关系到每家媒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日益凸现的背景下,更关系到中国传媒在国际信息流通中的“话语权”这一重大现实问题。因此,研究中国传媒领域的竞争策略和成长路径,就成为当前众多有识之士聚焦的热点话题。
本书作者之一孙光海为资深编辑,曾在主流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工作多年,现在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网络传播》杂志社从事网络传播的研究工作,本书另一位作者陈立生为资深记者,现在同济大学从事新闻传播学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相似的经历及共同的使命感使天各一方的我们走到了一起。经过无数次的书信往来及电话沟通,从选题到立意,从方法论到切入点,从整个框架到具体细节,我们反复磋商,反复修改,最终形成现在的《传媒博弈论》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