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现场改善实例

分類: 图书,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管理,现场管理,
品牌: 兰海
基本信息·出版社: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海天出版社
·页码:21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807472995/9787807472995
·条形码:9787807472995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生产现场改善实例》其实就是作者的笔记,包括11个章节,以笔记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讲述如何进行现场改善,也记录了作者从事现场改善工作以来的学习、经历及见闻。本着“少谈点理论,多谈点实际”的精神,不讲过多的理论,只简单讲述改善的基本原则和基础方法,更多的是实际案例,并配合图片。
作者简介兰海 1981年12月生于四川主修工业工程长期从事生产现场改善、产品设计改善等方面的工作 E-mail:Blues.lan@126.com。
编辑推荐现场改善的成功,不取决于公司的规模、员工的知识结构,很多的现场改善并不需要高深的学问,所需要的是人的智慧和持之以恒。《生产现场改善实例》作者希望读者在了解案例隐含的思路和方法后,能够有所启发,从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得到属于自己的改善构想。
目录
第一章 现场改善概论
1.1 现场改善的定义
1.1.1 改善定义
1.1.2 现场定义
1.1.3 现场改善
1.1.4 改善步骤
1.1.5 现场改善基本方法
1.2 现场改善的内容
1.2.1 生产线改善基础
1.2.2 作业改善原则
1.2.3 物料作业改善
1.2.4 接着接着式生产
1.2.5 生产布置优化
1.2.6 质量改善活动
1.2.7 生产维护改善
1.2.8 快速切换改善
1.2.9 现场5S改善
1.2.10 人机工程改善
第二章 生产线改善基础
2.1 生产线平衡
2.1.1 生产线平衡定义
2.1.2 线平衡改善
2.2 标准作业
2.2.1 标准作业的定义
2.2.2 实施标准作业的前提条件
2.2.3 制定标准作业的三要素
2.2.4 标准作业的作用
2.2.5 实施标准作业的步骤
2.2.6 作业指导书
第三章 作业改善基础
3.1 ECRS原则
3.1.1 E(Eliminate)取消
3.1.2 C(combine)合并
3.1.3 R(Reahange)重排
3.1.4 S(Simple)简化
3.2 动作经济原则
3.3 动素分析改善原则
3.4 MTM-2分析方法改善原则
3.5 MOD排时法动作改善原则
第四章 物料作业改善
4.1 物料搬运系统
4.1.1 物料原则
4.1.2 物料搬运系统原则
4.1.3 物料搬运方式
4.1.4 水蜘蛛作业整合系统
4.2 物料作业配置改善
4.2.1 重力送料装置
4.2.2 取消替代抓取
4.2.3 工具使用改善
4.2.4 物料专用道具
4.2.5 物料存放改善
4.2.6 自动供料改善
第五章 接着接着式生产线
5.1 什么是接着接着式生产
5.1.1 接着接着式生产的定义
5.1.2 接着接着式生产线的建立步骤
5.2 接着接着式生产线改善内容
5.2.1 作业改善
5.2.2 防错改善(Poka-Yoke)
5.2.3 自动送出(Hanedashi)
5.2.4 自恸化(Jidoka)
5.2.5 改善中的机械设计
第六章 生产布置优化
6.1 生产布置优化基础
6.1.1 生产布置优化的目的
6.1.2 生产布置原则
6.1.3 基本生产布置方式
6.2 系统布置计划
6.2.1 系统布置计划的定义
6.2.2 系统布置计划的步骤
6.3 单元式生产
6.3.1 什么是单元式生产
6.3.2 单元式生产的特点
6.3.3 一个流与批量生产
6.3.4 单元式生产线建立的要素
6.3.5 佳能的故事
第七章 质量改善活动
7.1 质量改善基础
7.1.1 质量管理三部曲
7.1.2 品质改善活动
7.2 质量改善的内容
7.2.1 改善作业区域清洁状况
7.2.2 改良机器和夹具的缺陷
7.2.3 消除控制各种变异因素
7.2.4 确保测量工具仪器准确
7.2.5 避免人员作业方法不当
7.2.6 改良产品零件设计缺陷
7.2.7 确保原材料质量的稳定
7.2.8 防错防呆的方法及装置
第八章 生产维护改善
8.1 TPM的定义和基本要素”
8.1.1 TPM的定义
8.1.2 TPM八大活动支柱
8.1.3 设备六大损失
8.1.4 MTBF和MTTR
8.1.5 一点通
8.2 生产维护改善内容
8.2.1 消除故障的潜在隐患
8.2.2 对设备零部件的改良
8.2.3 减少故障次数的改善
8.2.4 设备维护方法的改善
8.2.5 设备设计缺陷的改善
第九章 快速切换改善
9.1 快速切换的定义和作用
9.1.1 快速切换的定义
9.1.2 快速切换的作用
9.1.3 快速切换的特点
9.1.4 快速切换改善方法
9.2 快速切换的内容
9.2.1 事前充分准备
9.2.2 改善设备搬运
9.2.3 平行作业
9.2.4 通用化
9.2.5 道具替代工具
9.2.6 调整的标准化
9.2.7 改善切换方法
9.2.8 改善螺栓作业
第十章 现场5S改善
10.1 5S的定义和作用
10.1.1 5S的定义
10.1.2 5S的作用
10.2 整理(Seiri)
10.2.1 整理的作用
10.2.2 缺乏整理产生的浪费
10.2.3 整理的推行要领
10.2.4 区分必需和非必需物品
10.2.5 整理方法举例
10.3 整顿(Seiton)
10.3.1 整顿的作用
10.3.2 没有整顿产生的浪费
10.3.3 整顿的推行要领
10.3.4 整顿方法举例
10.4 清扫(Seiso)
10.4.1 清扫的作用
10.4.2 清扫的推行要领
10.4.3 清扫的重点
10.4.4 清扫方法举例
10.5 清洁(Seiketsu)
10.5.1 清洁的作用
10.5.2 清洁的推进要领
10.5.3 目视管理
10.6 素养(Shitsuke)
10.6.1 素养的作用
10.6.2 素养推行的要领
10.6.3 素养表现举例
第十一章 人讥工程改善
11.1 人机工程的定义和作用
11.1.1 人机工程的定义
11.1.2 人机工程的应用阻碍
11.2 人机工程改善内容
11.2.1 作业空间设计
11.2.2 工作台设计
11.2.3 座椅设计
11.2.4 手握式工具设计
11.2.5 微气候的设计
11.2.6 环境照明设计
11.2.7 噪声环境改善
11.2.8 振动的控制
11.2.9 减少空气污染
参考文献
……[看更多目录]
序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中国产品风靡世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工厂。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高度共享的今天,中国制造依然面临艰辛的挑战。中国的制造业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以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基础而获取少量的利润,无论是制造技术还是管理水平,和发达国家都还有不小的差距。
为了适应经济环境的剧变,中国的企业应该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规范管理,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使企业在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个人认为,要想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主要靠技术创新;要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那就需要现场改善
文摘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