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时代的早期阅读/学前教育前沿系列(学前教育前沿系列)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幼儿园,幼儿园教材与课程,语言,识字,
品牌: 陈世明
基本信息·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码:18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30906305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学前教育前沿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图像时代的早期阅读》是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图像时代的早期阅读研究”(子课题)、厦门市重点课改项目“幼儿园早期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成果之一,是三年来在厦门十多所幼儿园进行大量的调查实践的经验总结,它能帮助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较全面地了解图像时代早期阅读的特征、价值与意义,科学地认识不同年龄段孩子阅读需求的特点,有效地掌握阅读的指导策略。书中对早期阅读读本材料构建问题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建议,对于当前我国儿童图画书的编创具有很好的实际参考价值。
《图像时代的早期阅读》的主题为当代儿童文学最前沿的图像阅读,集前瞻性、原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为一体,书中有大量的幼儿园阅读课程案例及分析,可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的辅助教材。
目录
上篇 图像时代的早期阅读读本
第一章 儿童图画书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第一节 以儿童为本位的创作萌芽与探索阶段
第二节 以想象、欢笑和个性化为本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温情浪漫、多姿多彩的创作高峰阶段
第四节 图像“大阅读”时代的图画书新发展阶段
第二章 图像时代早期阅读读本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图像时代的来临与儿童审美心理的变化
第二节 早期阅读读本的审美特征
一、观照儿童阅读的“生态”环境
二、处理好图画书与“卡通”的关系
三、思想性、知识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
四、注重中国文化的艺术元素
第三章 理想中的早期阅读读本
第一节 把早期阅读读本做成课程“对话”的读本
一、与各个年龄段儿童实现“亲密”的对话
二、与孩子之间实现“互动”的对话
三、与客体世界实现生动的对话
第二节 把早期阅读读本做成多元文化“晶体”读本
一、搭建通向社会与科学知识的桥梁
二、渲染充满乐趣和个性的美术世界
三、构建与儿童影视、戏剧二次对话的世界
四、试与“生”、“死”之奥秘作坦然的对话
五、营造一个健康心理的温馨和谐港湾
下篇 早期阅读活动指导策略
第四章 早期阅读活动指导策略
第一节 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目标与基本模式
一、早期阅读课程目标的实质
二、早期阅读课程的分层目标
三、集体和小组阅读活动基本模式
第二节 早期阅读活动指导策略
一、游戏阅读法
二、大声朗读与默读交替法
三、联想猜测法
四、“读读画画”阅读法
五、图谱阅读法
六、戏剧表演法
第三节 儿童图画书赏析的基本方法
一、把握文体,理解作品的创作动机
二、捕捉信息,解读图画书的人物情节意境
三、分析图、文,找准文本的内在联系
四、体察童趣,感受童书的神奇魅力
五、发挥想象,融入图书的多彩世界
第五章 整合教育理念下的早期阅读
第一节 整合教育理念下早期阅读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读本内容与相关的社会、认知等内容的有机整合
二、通过各种符号手段(语言、音乐、美术、动作等)作用于阅读学习环境的整合
第二节 由读本生成课程的案例及其分析
一、与社会、科学教育课程整合的案例
二、与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整合的案例
三、与艺术教育等课程整合的案例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中的早期阅读
一、日常生活中阅读材料与环境的创设
二、日常生活中阅读活动的安排
三、日常教育活动中早期阅读与其他领域活动的结合
第四节 家庭中的早期阅读
一、家长对于儿童早期阅读的认识情况
二、家庭中亲子阅读活动的意义和主要特征
三、家庭中早期阅读材料的特点
四、常见的亲子共读方法
五、创建一个支持幼儿阅读的家庭环境
六、亲子阅读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七、亲子阅读活动案例
第五节 社区中的早期阅读
一、社区阅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社区早期阅读活动的特征
三、建立为早期阅读教育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体系
第六节 动态图像的阅读
一、动态图像阅读的生成与有效性
二、几种常见的动态图像阅读活动
三、电脑前的阅读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不久以前,厦门的陈世明女士打来电话:“蒋老师,告诉您一个好消息:闽台儿童文学研究所校领导已经批准建立啦!想请您帮助做两件事:一是校领导决定聘请您当名誉所长;二是我的一本小书想请您写篇序。希望您能够大力支持。”
我自己也记不清,从哪个年代开始,凡是与儿童文学事业相关的事找上门,一概不拒。尽管我的眼疾因病毒性疱疹引起,从去年年底迁延至今未愈,读书写字时都会感到刺痛,写序的事确实有点为难,但我还是欣然同意了。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至今,我带过的硕士研究生、非学历儿童文学研究生、进修教师、访问学者,少说也有五六百人。绝大多数都勤奋好学,锐意进取,对儿童文学十分执著,当作一份事业来做,并在这一领域做出斐然的成绩。陈世明女士就是其中之一。这位出身于福建省优秀教师世家、出生于泉洲的女教师,20世纪80年代到浙江师大来进修儿童文学时,还是一位年轻的姑娘。她经历过四年的知青生活,1977年考进泉州师专中文系,之后被分配到泉州幼儿师范学校任教。1981年到1983年,她先后在南京师大教育系和浙江师院儿童文学研究所脱产进修儿童文学、儿童语言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1992年至1998年的六年时间内,又在福建师大中文系先后完成了本科函授和文学硕士课程。2004年作为人才引进调到厦门教育学院任教儿童文学。现为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福建省特级教师、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幼儿语言课题组组长。多年来,她在国家级、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和获奖的论文、文艺作品(儿歌、儿童散文、故事、儿童戏剧等)有50篇(部),科研论文分获泉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学前教育“十五”课题研究优秀成果奖、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曾多次参加全国大专院校儿童文学教材的编写工作,担任《福建省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语言领域”的执行主编。个人编撰教材100余万字。目前承担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子课题)“图像时代的早期阅读研究”、中国学前教育“十一五”课题和厦门市课改重点项目“早期阅读读本及其指导策略的研究”等研究工作。从上述的不凡经历和卓著业绩,足见她工作的投人和学术功底的扎实。
文摘上篇国像时代的早期阅读读本
上篇引言
当“早期阅读”一词伴随着20世纪末的“图像时代”出现时,儿童图画文学的创作和研究领域,就引起了育家、图书出版商和家长的广泛关注,这促成了图画文学的不断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元文化的渗入,图画文学更以其多样的功能和丰富的科技含量而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有趣的是,人们均以不同的角度审视早期阅读的功能和图画文学现象,从而确定自己的目标:教育者寻求的是如何借助图画书培养学龄前儿童的阅读兴趣与自主阅读能力,解决儿童阅读困难的危机问题,为儿童成为成功阅读者打下良好的基础;图书出版商追求的是借助这股东风,出版大量的儿童读物,包括文学类、早期识字类、益智游戏类、卡通类、科普知识类、手工带制作类读物等,在图书多样化发展的同时,力求获得社会影响力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家长关注的主要是孩子智力的开发,认为早期阅读价值的重要内容是孩子对知识、品格、识字等信息的获得,因而更加关注孩子阅读各类图画书所产生的“结果”。在发展儿童早期阅读理念上的这三种差异,必然会引起早期阅读读本出现种种的不和谐,由此出现了图画书与儿童对话的尴尬局面。我们认为,从历史的、发展的科学眼光来探讨儿童图画书的本质特征,研究进入图像时代不同年龄层次的儿童在早期阅读活动中的审美心态和审美追求,处理好传统的图画书艺术与现代图画书艺术的传承关系,以及思想性、知识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等问题,是构建早期阅读读本工程的良策,是解除图画书与儿童对话的尴尬之关键。
后记终于把书稿完成了。当我把光盘取出时,听见对面阳台传出稚嫩的读书声。那是一位邻居小女孩,扎着冲天辫的她,正趴在小竹榻上津津有味地看书。我忽然觉得那小女孩就是当年的我。
我的童年是幸福的。因为有一个很会讲故事的母亲和满满一小纸箱的小人书。每当夏天的月夜,我便躺在小竹榻上,一边享受母亲的扑扇送凉,一边听母亲以温柔的声音吟着“月亮下来吧”的童谣,或听着美丽的传说。那时的岁月,爱整洁的父亲隔周上一次理发店时总把我带上,那是我最愿意的事,因为那家理发店有看不完的小人书,每条狭长的小木板上,都装订了两本小人书,可供两个孩子并肩阅读。当时,执教高中语文的母亲特别忙,但她始终没有忘记给我们6个兄弟姐妹以“精神食粮”。记得我3岁生日那天,母亲送我一本小人书《一根针的故事》,并把我抱置膝上,指着画面娓娓道来。此情此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这可是我一生中读到的第一本书啊!几十年过去了,我已为人母,为人师。站在讲台上教授儿童文学课时,最令我兴奋的是“儿童图画文学”这一章。我经常把我童年积累至今的儿童图画书做成的幻灯片,一一介绍给我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自己则陶醉其中。我想,这也许就叫“情结”吧。
2005年至今,在继任福建省幼儿园语言课题组组长后的这几年里,我一直与早期阅读的有关课题打交道。我觉得自己是随着课题研究的岁月成长起来的,因为“课题”促使我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多接触同行学者朋友,让我在愈觉阅读的重要的同时,愈知自己的不足,愈见生活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