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备文书大全

分類: 图书,法律,经济法,劳动法,劳动合同,
品牌: 刘大卫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40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61763042/9787561763049
·条形码:978756176304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劳动合同法〉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备文书大全》共分成五篇,分别是规章制度篇、员工手册篇、劳动合同篇、附随协议篇、表格流程篇,几乎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
作者简介刘大卫,法学博士,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兼任上海专才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多所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兼职教授和客座研究员,上海劳动与社会保障学会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企联管理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理事,美同认证协会“精英教授奖”获得者(Elite Prolessor),2005年被评为“上海优秀企业管理咨询师”,2006年被评为“中田著名管理咨询师”,先后担任60余家跨国公司、上市公司等首席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顾问。在全国各主要媒体发表了400万字的人力资源管理文章,出版专著10本,接受媒体采访报道200余次,2003年、2004年连续被媒体评为“中国人力资源最具影响力人物”。
编辑推荐《〈劳动合同法〉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备文书大全》就是为了帮助广大的人力资源工作者如何能够防范法律风险,如何规避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不善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管理成本而写作的,作者都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有着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的专家,包括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跨国企业人力资源总监、资深的人力资源管理顾问等人士共同精心设计编写而成。
目录
第1篇 规章制度篇
综合管理制度
用工管理办法
退工管理办法
考勤管理办法(一)
考勤管理办法(二)
考勤和假期管理办法
假期管理办法
职工探亲假管理规定
加班加点管理规定
员工辞职程序和行为要求的规定
劳动合同关系处理实施细则
奖惩管理办法
分类管理制度
员工培训管理办法
绩效考核评估管理办法
绩效管理办法
薪资管理办法
第2篇 员工手册篇
员工手册(1)
员工手册(2)
员工手册(3)
第3篇 劳动合同篇
劳动合同(1)
劳动合同(2)
劳动合同(3)
第4篇 附随协议篇
保密协议
竞业限制协议
劳务协议
劳务派遣协议
聘用协议书(1)
聘用协议书(2)
第5篇 表格流程篇
表格篇
求职申请表(一)
求职申请表(二)
招聘面试表
人事变动表(一)
人事变动表(二)
人事变动表(三)
入职培训表(一)
入职培训表(二)
员工培训项目清单
新员工调查问卷
试用期访谈表
试用期绩效评估
员工自我估计表
绩效评估表(一)
绩效评估表(二)
绩效评估表(三)
绩效评估表(四)
绩效评估表(五)
绩效评估表(六)
绩效评佶表(七)
绩效评估表(八)
绩效评估表(九)
绩效考核表
绩效评估总结表
续签劳动合同征询意见书
劳动合同续签征询表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
辞职报告
离职员工工作移交清单
人员增补申请表
应聘登记表
意向录用通知书
流程篇
人力资源工作计划编制流程
人力资源工作计划编制流程节点描述表
组织结构调整计划编制流程
组织结构调整计划编制流程节点描述表
人员配置计划编制流程
人员配置计划编制流程节点描述表
人员需求计划编制流程
人员需求计划编制流程节点描述表
人员供给计划编制流程
人员供给计划编制流程节点描述表
教育培训计划编制流程
教育培训计划编制流程节点描述表
人力资源政策调整计划编制流程
人力资源政策调整计划编制流程节点描述表
绩效考评计划编制流程
绩效考评计划编制流程节点描述表
薪酬激励计划编制流程
薪酬激励计划编制流程节点描述表
人力资源投资预算计划编制流程
人力资源投资预算计划编制流程节点描述表
组织结构设计流程
组织结构设计流程节点描述表
岗位设计流程
岗位设计流程节点描述表
岗位分析流程
岗位分析流程节点描述表
岗位评价流程
岗位评价流程节点描述表
岗位定编流程
岗位定编流程节点描述表
初/中级岗位内部招聘流程
初/中级岗位内部招聘流程节点描述表
高级岗位内部招聘流程
高级岗位内部招聘流程节点描述表
初/中级岗位外部招聘流程
初/中级岗位外部招聘流程节点描述表
高级岗位外部招聘流程
高级岗位外部招聘流程节点描述表
新员工人职流程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2007年6月29日颁布,并已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的劳动立法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007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颁布,并巳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一部配合《劳动合同法》施行的程序法,用以解决劳动争议问题,此举再次证明了我国的立法机关对于构建新时期和谐劳动关系的高度重视。
但与此同时,该两部法的施行也给用人单位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劳动关系双方主体中,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而作为完善劳动
文摘第1篇规章制度篇
综合管理制度
用工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适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生产和经营的需要,规范企业用工,合理使用人力资源,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的用工形式分为三类:劳动合同工、劳务工和聘用工。
(一)劳动合同工是指与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人员,是公司用工的主要形式。
(二)劳务工是指由公司与具有法定资质的社会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人员派遣协议书》,并由后者输送给公司使用的人员。
劳务工与劳务派遣公司书面签订劳动合同,存有劳动关系;与公司不存在劳动关系,仅是劳务用工关系。公司为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公司为用人单位。
(三)聘用工是指由公司聘用已办理了退休或退职手续的人员;与企业有关部门签订了“保留社会保险关系协议”(以下简称“协保人员”)的人员;其他企业中的下岗人员(其与原单位仍保留劳动合同关系)。公司与上述三类人员签订“聘用协议书”。其中聘用退休人员的,其男性年龄不应超过65周岁、女性年龄不应超过60周岁。
第三条用工原则
以下用工原则适用于本办法第二条所述的各类用工:
(一)“因事用人”的原则。招聘必须基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需要和组织架构中某些工作职位(岗位)产生空缺而产生的人员增补需求。
(二)“内部招聘优先”的原则。公司招聘应从控制人力成本费用和优先发挥公司现有人员潜能考虑,倡导“积极使用公司中合适人员优先于从外部招聘”的方针,鼓励内部员工“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