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案例应用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案例应用版)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经济,法律,劳动法,
  品牌: 中国法制出版社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页码:26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09309115/9787509309117

·条形码:9787509309117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案例应用版)法律的生命在于适用,而案例是法律适用的结果。因此,案例为我们理解法律打开了一扇窗户,使抽象的法律以鲜活的面孔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通过学习案例,我们可以知道,法律语言如何成为我们的生活语言,从而更好地理解立法的精神实质;通过学习案例,我们可以知道,如果类似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应该怎样恰当处理与应对;通过学习案例,我们可以知道,当权益正在受到侵犯时,可以用哪些法条去维护权益;通过学习案例,我们可以知道,别人是怎样吃亏上当的,应该如何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我社一直致力于出版适合大众需求的实用法律图书,近年来先后推出了配套规定系列、实用版系列等一大批适合大众学习、应用的法律图书,颇受读者好评。在总结这些法律图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热点法律法规,精心挑选案例,针对法条适用中的重点和难点,编辑出版了“法律法规案例应用丛书”。本丛书具有以下特点:

1.“案例解读”——用大量生动真实的案例来解读法律,帮助读者深刻领会条文精神,更好地运用法律维护权益。

2.“应用提示”——对重点法条和难点问题做了专业提示,帮助读者理解条文含义和准确运用法律。

3.“相关规定”——列举了与主法条相关的法条,并且在主体法律文件之后收录了重要的配套规定,便于读者查找。

编辑推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案例应用版):案例解说:用大量生动真实的案例来解读法律,帮助读者深刻领会条文精神,更好地运用法律维护权益。

应用提示:对重点法条和难点问题做了专业提示,帮助读者理解条文含义和准确运用法律。

相关规定:列举与主法条相关的法条,并且在主体法律文件之后收录了重要的配套规定,便于读者查找。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合同书(参考文本);劳动合同釰调解申请书(参考文本);劳动合同争议仲裁申请书(参考文本);劳动合同争议起诉状(参考文本);劳动争议处理流程图。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立法宗旨】

案例1 《劳动合同法》立法取向是双方保护还是单方保护?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案例2家庭保姆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者的范围吗?

案例3大学生兼职是否受到《劳动合同法》的保护?

案例4外国人在华就业是否受到《劳动合同法》的保护?

第三条 【基本原则】

案例5员工因劳动合同内容违法解除合同是否需要承担违约金?

第四条 【规章制度】

案例6规章制度没有经过公示程序不生效

案例7《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如何操作职代会的组建?

案例8员工被末位淘汰制度淘汰被认无效

案例9规章制度在劳动争议案件中的作用

案例10职工提出规章制度修改建议应予支持

第五条 【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案例11 三方协商机制是如何建立与实施的?

第六条 【集体协商机制】

案例12沃尔玛在中国全面组建工会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七条 【劳动关系的建立】

案例13三方协议订立不等于劳动关系建立

案例14企业不建立职工名册也将承担不利后果

第八条 【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和劳动者的说明义务】

案例15公司有权辞退凭虚假材料入职的员工

案例16企业未告知劳动条件真实情况致使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

第九条 【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证件和要求提供担保】

案例17员工离职企业能否扣押相关证书?

案例18超市能否在合同约定的前提下对收银员收取保证金?

第十条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案例19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

案例20offer Ltter的法律效力

案例21 员工本人不愿意订立书面合同的处理

第十一条 【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

案例22在未订劳动合同的1个月宽限期内劳动报酬应如何处理?

第十二条 【劳动合同的种类】

第十三条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四条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案例23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转换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五条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案例24何种情况下可以订立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的生效】

案例25他人代为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的内容】

案例26没有法定必备条款是否意味着劳动合同无效?

第十八条 【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约定不明确的解决】

案例27薪资约定为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法律后果

第十九条 【试用期】

案例28先签试用期合同再签劳动合同?

案例29调整工作岗位能否再次约定试用期?

第二十条 【试用期工资】

案例30试用期可以支付半薪工资并不用支付社保费吗?

第二十一条 【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

案例31 试用期考核不合格可以随时解除合同吗?

案例32违反法定程序的试用期解除无效

第二十二条 【服务期】

案例33试用期内签订的培训服务期协议无效?

案例34 员工在服务期内被违纪解除是否需要支付违约金?

案例35对培训出资的理解及与违约金的对应关系

第二十三条 【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

案例36没有保密协议是否就意味着员工不存在保密义务?

案例37企业能否在劳动合同期间提前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

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范围和期限】

案例38合法约定的竞业限制协议受法律保护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

案例39新法背景下天价违约全能否存在?

案例40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的员工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劳动合同的无效】

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

案例41 劳动合同中约定自主调整工作地点和禁止结婚是否无效?

第二十八条 【劳动合同无效后劳动报酬的支付】

案例42劳动合同被认定为无效后劳动报酬如何确定?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二十九条 【劳动合同的履行】

第三十条 【劳动报酬】

案例43如何理解各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案例44销售人员款到提成制度是否有效?

案例45员工离职仍有权要求企业支付年终奖吗?

案例46员工休病假情形下的工资支付

案例47女职工“三期”薪资支付管理

第三十一条 【加班】

案例48员工加班加点的薪资计算基数可以自行约定吗?

第三十二条 【劳动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

案例49企业强令冒险作业员工不服从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

第三十三条 【用人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等的变更】

案例50单位企业性质和法定代表人名称变更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合并或者分立】

案例51 用人单位分立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第三十五条 【劳动合同的变更】

案例52企业可以随时延长或缩短试用期吗?

案例53依据规章制度调薪与劳动合同的变更

案例54 岗位设定不明确导致的法律风险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六条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案例55 员工辞职单位批准是协商解除还是单方解除?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案例56高级管理人员提前30天就可以离职?

案例57员工在提交书面辞职书以后能否撤销?

第三十八条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案例58企业不支付奖金和津贴员工可以解除合同?

案例59企业违法在先员工就免除服务期和竞业限制义务?

案例60强迫劳动情形下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合同

第三十九条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案例61 录用条件约定不明导致解除不能

案例62试用期以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解除合同

案例63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第四十条 【无过失性辞退】

……

第五章特别规定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附录

……[看更多目录]

文摘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立法宗旨】

应用提示

劳动合同又称“劳动契约”、“劳动协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签订的书面协议。《劳动法》第16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重要依据,也是双方当事人明确各自权利与义务的基本形式。《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法律规定的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第5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9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所以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条、第5条、第9条的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后,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途径解决劳动争议,除此之外,还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中,提起诉讼必须以先进行仲裁为前提条件,但是对用人单位来说,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47条进行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用人单位不服的不得起诉,只能根据该法的第48条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案例解读

案例1《劳动合同法》立法取向是双方保护还是单方保护?

2007年下半年,香港凤凰卫视曾经举办过一次谈话节目,主题是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高校教授、中小企业代表、外资公司代表、农民工、劳动局官员、律师等各方面代表都受邀参加,主持入就《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取向、适时性等方面组织各方进行了相应的讨论。讨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取向时,企业界代表和部分学者主张《

……[看更多书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