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歌括四百味·汤头歌诀浅解(中医入门必读)

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歌括四百味·汤头歌诀浅解(中医入门必读)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药学,综合,
  品牌: 肖俊平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西出版集团,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44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37733083

·条形码:9787537733083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其他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医入门必读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医药书籍卷帙浩繁,汗牛充栋,初学者不免有望门兴叹之感。明、清学者编撰了一些初学入门之书,颇受读者欢迎。其中有名者如《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歌括四百味》、《汤头歌诀》等,都是初学入门的良好读物。

这四本书皆以诗歌体裁写成,言简意赅,押韵和谐,便于诵记,故在医学界流行颇广,影响颇大,一直为后学者传诵。但由于歌体文字比较简奥,初学者有时难于完全理解。

目录

《医学三字经》浅解

《濒湖脉学》浅解

《药性歌括四百味》浅解

《汤头歌诀》浅解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中医药书籍卷帙浩繁,汗牛充栋,初学者不免有望门兴叹之感。明、清学者编撰了一些初学入门之书,颇受读者欢迎。其中有名者如《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歌括四百味》、《汤头歌诀》等,都是初学入门的良好读物。

这四本书皆以诗歌体裁写成,言简意赅,押韵和谐,便于诵记,故在医学界流行颇广,影响颇大,一直为后学者传诵。但由于歌体文字比较简奥,初学者有时难于完全理解。

文摘(一) 浮脉

【原文】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脉经》)。如微风吹乌背上毛,厌厌聂聂①;如循榆荚(《素问》),如水漂木(崔氏),如捻葱叶(黎氏)。

【解词】 ①厌厌聂聂,在这里作“舒缓、轻微”的形容词。

【浅解】 诊脉时,医生为了探求脉象,常用三种不同的指力来详细体察。初持脉,轻手候之,称之为“举”,即“浮取”;用重指力按至筋骨间者称之为“按”,即“沉取”;指力不轻不重,中而取之,称之为“寻”,即“中取”。诊察浮脉时,手指轻用力,即可触知脉搏,感到搏动有力,但稍加重按,反而觉得搏动力量减弱。打个比方说,摸到浮脉时,好像摸到微风吹动鸟背上的羽毛一样,指下感到脉搏舒缓而轻虚地跳动着;又好像摸到轻柔和软的榆钱一样,浮而不实,又如木头漂在水中一样,轻浮于水面,稍按之即没入水中,又如捻葱叶一样,表面似乎有劲,稍用力则很虚软。

【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

三秋得令知无恙①,久病逢之却可惊。

【解词】 ①恙:音样,疾病的意思。

【浅解】 诊察浮脉只要在肌肉的浅层便能触到它的搏动,指下具有像摸到榆钱那样的感觉,又像触到舒缓的羽毛一样。如果在秋天见到这种脉象,一般来说属于正常脉象,不是有病的表现。但如果是一个久病的患者见到这种脉象,则是一个危险的征兆,可能是久病体衰,阴竭或阳脱之证,应注意采取救护措施。因此,临床上久病之人出现浮脉,不可误作外感论治,即浮脉不可概言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