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智慧(附光盘)(套装共2册)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医预防、卫生学,
品牌: 曲黎敏
基本信息·出版社:鹭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806714751
·条形码:978780671475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其他
·开本:16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套装共2册)再品《黄帝内经》,书中详细阐释了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病变及相关中医对治,讲授了中医望闻问切常识等,帮助人们简明认知人体发生病变时的微小征兆,指导人们尽早发现身体的疾患并及时医治。这既是实用的人体智慧之书,也是养生与生命智慧之书。
注:附光盘
作者简介曲黎敏,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名家论坛》专家。有深厚的国学素养,精通文字学、传统医学,西方人类学。
近年来,曲黎敏不仅在大学里主讲“中医文化”、“周易与中医学”、“道家思想研究”、“中国文化经典导读”等课程,还致力于传统医道的公外推广,经常受邀到各大机构演讲。她的演讲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让听众既能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玄妙,又能学到切实好用的养生智慧,实现对自身生命切实的人文关怀……
主要著作有《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华养生智慧》、《易学气功养生》等。
编辑推荐《黄帝内经》是中国最著名、最古老的中医典籍之一。也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奇异之书。它不像西医书籍那样总在解析生理、病理等专业词汇,它还在帮助我们认知日常事物中的玄妙智慧,比如东西南北、春夏秋冬……
在《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套装共2册)中聆听曲黎敏教授的精彩解读,是一次对自我身体与心灵的全新认知与精心呵护,是一次捕捉天地自然光影流转的美丽旅程。曲教授不是在机械地教我们如何“治疗”疾病,而是像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让我们既能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玄妙,又能学到切实好用的养生智慧;如何改掉导致身体衰弱的坏习惯,如何养成符合生命本性的生活习惯,掌握十二时辰养生秘诀、四季养生精髓……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著名、最古老的中医典籍之一,也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奇异之书。它不像西医书籍那样总在解析生理、病理等专业词汇,它帮助我们认知日常事物中的玄妙智慧,比如东西南北、春夏秋冬……
目录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
书系总序
自序 医道,就是生活之道
第一章 为什么要学《黄帝内经》
一 《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地位独特
二 学习《黄帝内经》可以让我们认知自我
三 人身难得,真法难闻,中国难生
四 可以培养我们内在的洞察力
第二章 中医与日常生活
一 为什么北京城东有崇文门,西有宣武门
二 为什么秦皇汉武要封禅泰山
三 中国人为什么说”左右”,不说“右左”
四 “终始”的意思
五 何谓“仁、义、礼、智、信”
六 为什么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七 为什么大蒜、辣椒不入药
八 “咽喉要道”的真正含义
第三章 因天之序——十二时辰养生法
一 子时——胆经当令
二 丑时——肝经当令
三 寅时——肺经当令
四 卯时——大肠经当令
五 辰时——胃经当令
六 巳时——脾经当令
七 午时——心经当令
八 未时——小肠经当令
九 申时——膀胱经当令
十 酉时——肾经当令
十一 戌时——心包经当令
十二 亥时——三焦经当令
第四章 上古天真论
一 生命是一个过程
二 法子阴阳,和于术数
三 人为什么会得病——习性造病
四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五 脏腑本性
六 阴阳论——女七男八
第五章 四季的养生
一 四气调神大论
二 春天怎么养生
三 夏天如何养长
四 秋天怎么养收
五冬天如何养藏
六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第六章 关于饮食
一 食物和药的区別
二 食物为什么最重要
三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四 孔子的饮食观念
五 不同节气的进补
六 人参为什么补气
七 食物的偏性
八 五昧过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九 桂枝汤
第七章情志病
一 女子伤春、男子悲秋和生活对治法
二 人为什么会有烦恼
三 人生四惑——酒、色、财、气
四 百病生于气
五 情志生克法
第八章 中医如何对治亚健康
一 健康的定义
二 人为什么会得病
三 “五劳”和“七伤”
四 中医解读亚健康
第九章 医道总纲
一 《黄帝内经》和《伤寒论》
二 顺其自然
三 健康长寿靠自己
四 天人合一
五 医易同源
六 医的本意
七 药的本意
第十章 中医的要点
一 人为本,病为标
二 调动人体的自愈力
三 强调身心互动
四 重视人文关怀
五 不治已病治未病
六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
第一章 中医的定义
中医使生命长生——“方技者,皆生生之具”
中医是对生命的细致体会与关切——“医者意也”
第二章 健康的生活方式——养生的四个方面
养性情
养睡眠
养居处
养房事
第三章 五脏与中医意象思维
什么是五行
人体五脏之象
第四章 《灵兰秘典论》的五脏解读
《灵兰秘典论》解析
心为君主之官
肺为相傅之官
肝为将军之官
脾为谏议之官
肾为作强之官
五脏之外——膻中
第五章 不可轻视的六腑
胆为中正之官
胃为仓廪之官
小肠为受盛之官
大肠为传道之官
三焦为决渎之官
膀胱为州都之官
第六章 中医是如何看病的
扁鹊使虢太子起死回生
中医看病之“望”
中医看病之“闻”
中医看病之“问”
中医看病之“切”
生病的四个层次与中医对治
第七章 人生智慧与养生智慧
扁鹊的医术与境界
寿限与养生
人生的道德修养与养生
……[看更多目录]
序言自序 医道,就是生活之道
《黄帝内经》是一本奇异的医书,它不像西医书籍那样总是生理、病理及外行人根本看不懂的数据和指称,它恰恰谈的都是我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事物,比如东西南北、春夏秋冬……于是,我们学习它的过程就成了一次捕捉天地自然光影流转的美丽旅程。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经典中,“医道”始终独立而鲜活地存在着:一方面,“道以医显”——医道是中国文化最集中的体现,阴阳、五行、中庸等观念在医道中无不尽其所极地铺设张扬;另一方面,“从医入道”又是掌握传统文化精髓的捷径,大到天地宇宙,小到个体生命,天与人尽在此中融和,象与数也不再虚无飘渺,而是如我们的每一次呼吸那样真实而令人感动……学习它,玩味它,按照圣人的指点去挖掘探寻我们的身体及灵魂之秘,将是我们重整人生、完善人生的重要航程。
世界上最高的学问都是研究人的学问。思想、哲学上的差异并无法阻隔对人类生命肉体认识的一致性和共通性,只要是人,就会有喜怒哀乐或悲伤恐惧,人类情感和肉身的共通性最终也会导致人类关于医学观念的某些共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医学又是人类学中最高的学问。而这门学问在中国又体现为生活之道。中国的圣人为了说清楚其中的道理,统统采取了打比方的方法,他不去说这个概念“是”什么,而是说它“象”什么,在《易经》里他画出卦来让你看它“象”什么,然后去感悟真理;在《诗经》里他用“比、兴”的方法来描述人心;在历史书里他讲故事;在医书里他说春夏秋冬……他从来都不用大概念压人,而是发掘生活的点滴来映照我们的心灵,因此中国的经典都是智慧之书,而不是知识之书,是可以让一个民族怀着隐秘的热情世世代代反反复复去阅读的书。
老百姓可能不大明白为什么要“冬吃萝卜夏吃姜”,为什么中国人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为什么子为鼠、寅为虎、午为马等等的原理,但千百年来中国的百姓因循着古训就那么自自然然地生活着,被称之为“中医”的医学护佑着……当探究到它的深处我们方知道,原来很多真理都是从身体里变现出来的,是自自然然的东西,因此参悟这门学说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人体与自然的奇妙和谐,两者的和谐程度越高,就越接近“至善”、,而如何依准我们的生命本性去生活和做人,则是我们每个人所必须认知的事情,《黄帝内经》的养生智慧则可以帮助我们尽量地完成这场对自我生命本体的认知过程。
这是一门仁术,它源于一种根本的、深沉的爱,源于一种沉静的力量及心灵的阅读。它熨贴着我们生命的根,传统医学的真正作用不是机械性地对疾病进行“治疗”,而是像一位老师,告诉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改掉导致我们身体衰弱的坏习惯,如何建立起良好的、符合我们生命本性的生活习性,并引导我们顺应自然的力量。
这是我们的一次关于身体的认领和解读,它发生在五千年前,甚至更远,在远古的讲堂上,一群圣人围坐在一起……在遥远的今天,我们开始了自己阅读的旅程,在模糊的字迹背后,我们找寻,关于宇宙、关于生命、关于灵魂的秘密……
我们现在阅读《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似乎有些难度,但这绝不是一次跨文化的对话与阅读。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当中都流淌着美丽而空灵的汉字的基因,只要我们能享受孤寂,我们便可以像阅读李白和杜甫那样去阅读《黄帝内经》,它一样有着超凡的洞察力、博大的精神和动人的韵律,一样有着中国文化所具有的所有美德,它确定权威与法则,讲究和谐与稳定,注重教化与实证,它不仅引领我们游走于宇宙太空,感受旷古时空的荒谬与空寂;而且引领我们不断地向内、向着那似乎不可知的黑暗,不断地问难探索,直至找到我们生命的真实的每一次悸动……
曲黎敏 二00七年十月
文摘黄帝内经·养生智慧
第一章 为什么要学《黄帝内经》
一 《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地位独特
《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非常独特,它是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这就意味着生命之学在我国古代文化当中,被认为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和大慈悲。
那么,圣人为什么重医药?首先,圣人就是能掌控自己的人。这个“圣”字怎么讲呢?我们先来看看“圣”字的写法——
左边一个口,右边一个耳,口耳放在一起就是繁体字“听”的意思,底下在甲骨文是一个“人”字,后来写做“王”。所以,所谓圣人就是听从自己本性的人,也就是能掌控自己身体和欲望的人。如果既能够掌握自己的身体和欲望,又能够使别人听从自己,那么就可以由“人”而“王”。这是圣人重医药的第一个说法。
第二个说法是:古代文化认为,天下即人身。古代的“天”字是这样写的——
人的头顶上面是天,所以在古文里又叫做天、颠、顶。天下即人身,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人体在所有的组织系统里面是最为精密的自组织结构。自组织就是它依赖于本性而存在、而平衡、而和谐,不需要人为的强制和主观意愿,也不是你想把药补到哪里就可以补到哪里的。所以在古人眼里,身体就是天下,就是国家。中国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皆以修身为本。生命是自自然然的一种活泼的存在,是自足的,它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和谐机制。也就是说,身体比头脑更聪明,头脑是有为,身体是无为。
所以中医有一句话,叫做“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上医医国的意思,就是“天下即人身”,就是掌控好了人身的人就可以治理整个国家。
千百年来,什么都变了,但是人没变,人的本性没有变,而所有的思想都是从身体中发出来的。因此,无论世界如何风云变幻,世界上最高的学问始终是研究“人”的学问,而中国文化更是以人为本的文化。比如《大学》讲至善,但最后要落实到人心的静与定;《中庸》讲太过与不及,实际上,太过与不及都源于脏腑功能的太过与不及。比如人的肝火太旺,人的心就不静,做事就急躁;肾精不足,人就没精神,思考问题就不周全,做事就会失败。
拿破仑有句名言:“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而中医理论认为,人的身体结构及功能即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讲,生命医学又是人类学中最高的学问。所以,中国文化一向都强调“从医人道”、“道以医显”,就是说,如果你能把人体领悟了,把医道领悟了,那么你就有可能领悟天下之道。
二学习《黄帝内经》可以让我
……[看更多书摘]